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信箱:1131376436@qq.com T: 13671606831 《译龙风云》

 

新物种“神龙毛皮贝”(Chaetoderma shenloong)受到关注

原标题:
神龙毛皮贝当选 2024年 WoRMS 十大物种之一
进化所宣传组,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所,2025年3月19日

  2025年3月15日,国际权威海洋生物数据库 WoRMS(世界海洋物种登记簿)揭晓“2024年度十大海洋新物种”榜单,榜单如下:

  1,……

  2,Chaetoderma shenloong C. Chen, X. Liu, X. Gu, J.-W. Qiu & J. Sun, 2024
  首个化能生态系统尾腔动物,中国首报尾腔物种。

  ……。

相关文摘:

神龙毛皮贝——见首不见尾
进化所宣传组,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所,2024年6月21日

  ……。

  本研究描述了在中国南海海马冷泉发现的一尾腔动物新种——神龙毛皮贝,首次报道并命名了化能合成生态系统下的尾腔动物。样品采集自水深 1385 米的冷泉,深埋于底质中。样品最大体长 15cm,而通常尾腔动物体长一般不超过 5cm,这种较长的体型只出现在 Chaetodermatidae 下的 Chaetoderma 属(例如 C. felderi)。……。

  状似“游龙”,身披“鳞甲”,神龙毛皮贝正如其名所指,且尾腔动物多深埋于底质,除非特意采集,难以被人发现;加之本样品采自深海冷泉,人们了解更少,更是为这种动物平添一种神秘感,让人联想到中国成语——神龙见首不见尾,故取名为“神龙毛皮贝”(C. shenloong)。

  神龙毛皮贝是第一个被报道生活在化能合成生态系统的尾腔动物,也是首次被发现与深海冷泉有关的无板类,更是中国首个报道的尾腔动物。它生活在位于海底冷泉沉积物下数十公分,故常规的采样方式很难采集到相关样品,从而造成对深海底内生物群落的研究偏差。由此可以说明,人们对其他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也很有可能存在未调查详尽的情况。见首不见尾的“神龙”可能还存在于其他地方,相关的研究与调查亟待开展。

  来自日本 JAMSTEC 的陈充研究员(中国香港籍)与进化所博士研究生刘旭同学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进化所孙进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香港浸会大学邱建文教授与博士研究生谷欣雨同学对本文亦有贡献。在文章的审理过程中,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 Franziska S. Bergmeier、Kevin M. Kocot 与日本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 Hiroshi Saito 亦为本文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该项工作得到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项目资助。

  文章发表在国际领域分类与系统学期刊 Zoo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上面,文章链接如下:https://doi.org/10.3897/zse.100.125409

黄佶编辑配图,2025年3月28日)

相关链接:

专题:电影《哪吒》的译龙方法:从 dragon 到 Loong

专题:翻译经济学的原理和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运用

Loong 在国际上的应用情况汇总

中国外交系统改译龙进展情况

译龙为 Loong 实际使用案例按分类排列

【全民狂欢,创造历史】Loong 纷纷空降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

推广 loong 的广告(黄佶)

中华儿女,为龙而忙:记那些呼吁和推动改译龙的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QQ互动群:417754415 主编黄佶信箱:1131376436@qq.com Tel:13671606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