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投稿信箱:1131376436@qq.com 《译龙风云》 |
我们的翻译方式,是出了问题的 (转自微博,作者不详,欢迎提供信息) 中国人在汉译英上太委屈自己,在英译汉上又太抬举别人了(英吉利/圣诞节/枫丹白露,怎么文雅优美怎么来)。很多我们的节日、文化、食品,明明可以用音译却偏要翻译成“中国版本的别国的 xx”,比如“Chinese dumplings, Chinese steam buns”,韩国中秋用的是 Chuseok,但我们的是感觉不出所属地的“mid-autumn festival”。 |
之所以我们的翻译方式出了问题,是因为这样的翻译方式实际上更加深了中国没有原创、只有 copy 的刻板印象。熟悉英文幽默段子的人可能会记得点菜梗,比如“小姐,你点的两首音乐已经给你奏完了”(不认识菜名梗)。就是因为大多数外国菜都没有类似“sweet and sour chicken”这样的名字而是“bibimbap, kebab, Aloo Gobi”这样的音译配上菜品简介,所以很多不熟悉某菜系的就会容易闹笑话,比如一顿饭点一堆前菜,和刚刚的点成现场音乐。大多数菜品翻译就是这样,顾客适应餐厅,自己默默掏出手机搜索什么是 tempura。 |
我之所以反对我们的翻译方式,是因为这样矮化自己文化的最后结果就是,gyoza(饺子的日文音译)大家都知道,jiaozi 却没人认识,Ramen(拉面的日文音译)大家都知道,lamian 却仍然还被翻译成 Chinese noodles。 不光如此,我们的文化比如七夕,被翻译成 Chinese Valentine's day,瓦伦丁甚至不是个中国人,而七夕也远远不止是一个情人节。这都是在增加对我们自己文化的误读,和导致大家产生“情人节才是正统,七夕只是个 Chinese version”的印象。 语言是有力量的,如果我们自己发给自己孩子的课本,都教她们背诵“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肉夹馍是中国汉堡,七夕是中国情人节,端午是划龙舟节”,那我们就是在主动失去我们的力量,主动放弃传达我们的文化。 读者评论: 大漂亮傻事:我早就这么觉得了,我们的中文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应该考虑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保留我们自己的特色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去迁就外国人的理解,强行翻译成外国人熟悉的的东西,你如果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去输出文化那基本就是输出了个寂寞。(2023年1月13日) 江波2084:是啊,像龙的翻译,是绝对不应该使用 dragon,用 loong 这样的词不好吗?(2023年1月26日) 彭程音乐旁边:哈哈哈,同意。大家都是一样的想法,我也说过好几次:http://t.cn/A69Y8s8X(2023年1月26日) (黄佶编辑配图,2023年5月29日) 相关链接: 文化走出去:日本的 gyoza 全面领先中国的 jiaozi “端午节”译为 Dragon Boat Festival 是非常错误的 -------------------------- (返回顶部) |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