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信箱:1131376436@qq.com T: 13671606831 《译龙风云》 |
我非常不赞同将中国专有名词翻译成 Chinese + 西方名词 原标题:“春节”和“龙”到底应该怎么翻译?其实大家都译错了! “龙”应该翻译成 dragon 还是 loong?“春节”应该翻译成 Chinese New Year 还是 Lunar New Year?其实都不对! 今年是龙年,想聊一聊关于“春节”和“龙”的翻译。 ……。 将“龙”翻译成 dragon 固然不妥,但译成 loong 也并不十分恰当。Loong 这个单词虽然可以溯源,但是其本质是对“龙”的音译。那么,在已经有完善的汉语拼音的当代,已经没有理由去用两个世纪前英国人的注音了。正确的译法是直接采用龙的汉语拼音——lóng。 是的,不是 dragon,不是 loong,也不是 long,而是带声调的 lóng。不仅“龙”应该直接用拼音来表示,在翻译其他专有名词时也同样应该采取这个策略。 汉语专有名词在译成外语时带声调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声调是汉语音节中的三要素之一,汉字拼音的四个声调是辨别字词意义的重要因素。汉字本来就一音对应多字,如果声调还不加以区分,那么势必造成严重的理解错乱。 第二,带声调可以与其他语言做出区分,避免混淆。如,lóng 就可以很好地和英文单词 long 区分开来,避免造成误解。 |
同理,“春节”也应该翻译成它对应的拼音——Chūn jié。 近些年,每到过年期间,“春节”翻译成 Chinese New Year 还是 Lunar New Year 就争得火热。但其实,在早些年,这两个翻译方式都是通用的,这两个词的争议直到近些年才出现。 我非常不赞同将中国专有名词翻译成“Chinese”+“西方名词”的做法,这种译法实际上以西方语言为本位,而失去了汉语本位。例如,当把二胡翻译成 Chinese violin 时,实际上没有进行任何文化输出,西方人记住的仅仅是中国有一种类似提琴的乐器,而非二胡本身,甚至有一种山寨感。 |
同样,将春节翻译成 Chinese New Year 的时候,实际上就相当于承认中国春节只是春节的一个分支,那么同理就还有韩国春节、越南春节、日本春节等等,它们被放在了与中国春节并驾齐驱的地位,而无法体现出这些国家的春节实际上是从中国春节演化出来的。 相反,近些年被声讨的 Lunar New Year 反倒没有这个问题,是相对于 CNY 更正确的一个翻译。虽然很多人指出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历,并非单纯的阴历,但事实是阴历的叫法已经约定俗成,而且,中国历法的月份的确是按照月亮(lune)的运行规则而制定的。因此,农历新年叫 Lunar New Year 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其实,翻译成这两个词都不妥当。这里涉及到中文专有名词翻译的另一个误区——把释义当翻译。 不论是 CNY 还是 LNY 都是对“春节”一词的解释——春节是什么?春节是中国的新年/春节是阴历新年。类似的翻译还有“二胡”——Chinese violin(中国的提琴)。二胡的法语释义如下:L'Erhu est un instrument traditionnel chinois à 2 cordes de la famille des violons(二胡是一种两根弦的中国传统乐器,属于提琴家族)。Chinese violin 显然是其释义的精简版。 从词汇学的角度来讲,“春节”与“新年”并非完全对等,它们是两个有共同点的不同词汇。不论是 CNY 还是 LNY,在从外语往回译时,都无法翻译还原成“春节”,相反,它们可以分别还原成“中国新年”、“阴历新年”。 那么,Spring Festival 这个翻译可行吗?这是一个典型字面翻译,它从字面上对应上了——春天的节日。但有个问题:中国春天的节日有很多,并不仅仅是春节,还有立春、春分、花朝节、上巳节等等,那么这个 Spring Festival 就显得很笼统、很业余了。而 Festival 这个词本身就不应该出现在节日名称的翻译中。试问,西方的节日有哪个以 Festival 为后缀? |
Thanksgiving,美国感恩节
Holi,印度的春天节
同理,几乎中国所有节日的翻译都存在这个问题: 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 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 这些都是不合适的。是时候让这些节日回归它们原本的名称了—— 春节就是 Chūn jié 元宵节就是 Yuán xiāo jié 中秋节就是 Zhōng qiū jié 重阳节就是 Chóng yáng jié 龙就是 lóng 只有当一个国家自己尊重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特色,才会获得其他国家的尊重。 最后,祝大家龙年安康、诸事顺遂! |
作者简介:翻译、作家、诗人,新索邦大学法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曾任国家援外项目翻译,目前主要从事法国诗歌翻译与研究,代表译著《法国文学的里程碑》。 (资料来源:微信公众号“庾如寄”) 【编后记】 法语里有大量声调符号,庾同学在法国留学,因此建议音译龙时保留声调符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世界上的主流语言是英语,全世界使用的电子输入工具,绝大多数是按照英语设计的,因此输入声调符号是非常麻烦的。即使中国人规定音译中国文化负载词时必须保留声调符号,也会被外国人有意无意地放弃不用。 土耳其等地的春天节“希得莱斯”的英文单词里夹杂了一个土耳其字母:没有点的 i。我作为中国人根本无法输入这个字母,只能用英文字母 i 代替它了。检索发现,介绍这个节的外国人自己也是这样写的。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网站
https://alleygirl.com/every-color-day-hidrellez/
在外译中国文化负载词时,我们的确应该尽量保留中国特色,但是也要实事求是,要方便外国人使用。法国的东西进入中国时,也没有使用法语原文,而是使用汉字去音译的,例如芭蕾(舞)、香槟(酒)、拉菲(葡萄酒)、埃菲尔铁塔等等。 (黄佶编辑配图,2024年12月30日) 相关链接: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QQ互动群:417754415 主编黄佶信箱:1131376436@qq.com Tel:13671606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