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信箱:1131376436@qq.com T: 13671606831 《译龙风云》 |
把龙年翻译成 Loong Year 体现着国人对话语权重构的尝试 原标题: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世界历史 ……。 记者张德莹隆:您对世界史学科发展有怎样的展望? 马克垚: 人类对世界历史的重新审视应该说早已开始,欧美人构建的延续数百年的知识大厦已经受到挑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阿拉伯裔美国学者萨义德就点明“东方主义”是西方人构造出来的思维方式,充满了西方的文化霸权,一时间引发巨大反响,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构造世界历史的问题。 |
这几年,打造中国的世界史学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流派等呼声很高,大部头通史、国别史、专题史相继出现,似乎我们正在世界史坛上高歌猛进,窃以为这也许正反映了我们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急躁情绪。学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的学派是否存在不是自封的,也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而是要在交流中获得别人的认可。缺乏一流专家、没有一流著作,如何能让学术界承认你是一流呢?当我们的学者能够构建出中国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有足够能力引领国际学术界的思想和理论,才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完成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确实能看到世界史学科的进步。而且近几年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增强,更多的人有了破除“西方中心论”的思想自觉,这样的例子不仅存在于学术研究领域中,在日常生活中也广泛存在,如去年年初很多人主张把龙年翻译成“Loong Year”,而非“Dragon Year”,就体现着国人对话语权重构的尝试。 |
当然,破除“西方中心论”不是摒弃一切西方概念、理论,更不是说发表否定一切西方历史的奇谈怪论,而是要秉持着一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冷静分析现有的概念,建立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我们的世界史学者既要做好学术研究,也要承担知识普及、国际传播的社会责任,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书写真正的反映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世界历史,在国际交流中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 |
人物介绍:马克垚,男,1932年6月生,山西文水人。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度百科) (黄佶编辑配图,2025年2月21日) 相关链接: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QQ互动群:417754415 主编黄佶信箱:1131376436@qq.com Tel:13671606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