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投稿信箱:1131376436@qq.com  《译龙风云》

  

牛津英语辞典收入 Chinese dragon 完全是多此一举

  长期研究英文辞典中来自汉语的词汇的曾泰元老师近日告诉大家:世界上最牛掰的牛津英语辞典收入了词组 Chinese dragon。曾老师的兴奋溢于言表,他在文章标题中使用了“跃入”这个词:“中国龙”跃入《牛津英语词典》。

  很多中国人知道后也欣喜若狂,不仅光明日报和文汇报发表了曾老师的文章,而且中央电视台网站也转发了(见曾老师的微博)。

  然而,牛津辞典在中国龙年来临前夕想沾光掀起一波流量,或者想讨好中国人的这个举动,完全是多此一举。曾泰元老师在 2021年写过一篇文章:“‘脱裤子放屁’英语怎么说?”牛津辞典此举也的确是一次 taking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

  就在 2024年前夕,中国国际电视网等国家级外语媒体把龙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龙舞、龙年邮票等等里的龙都译为 loong 了,随后上海市和北京市政府官网的英文网页、华为和天猫等大量著名企业也都先后这样翻译了。外国人也在跟进,例如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有线电视网等的新闻报道、中非共和国和斐济共和国发行的龙年邮票。实际上,之前十几年就已经有无数中国人、大量企业和一些管理部门和外国人改译龙为 loong 了。

  2021年,我收集整理了大量译龙为 loong 的实例后,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万众已把龙译 Loong”。在译龙这件事情上,牛津词典就是众多沉舟之一。

  2018年,我看见牛津英语辞典号召世界各地的人把当地的英文表达方法告诉它,于是我就提交了 loong,并且附上了大量运用实例。因为它似乎很看重 Chinadaily 上的实际运用,于是我找了几个《中国日报》上的最新使用实例,巧的是它也的确报道了 Wing Loong(侦查打击一体无人飞机“翼龙”)和 The War of Loong(电影“龙之战”)这两个最典型的、而且有官方色彩的应用。实际上,loong 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在 1809年,英国传教士就这样为龙注音,在 1882年,美国传教士就用它作为对应龙的名词。

  但是提交后渺无音讯。2021年,我再次提交 loong,仍然如泥牛入海。

  现在,中国人已经大量译龙为 loong 了,牛津却收入 Chinese dragon 了,且不说这完全是一次马后炮,而且在逻辑上也完全是错误的,既然牛津词典自己说 dragon 是恶魔,那么 Chinese dragon 不就是中国的恶魔吗?

  曾老师在文中写道:“有一部分论者认为,把中国的龙英译为 dragon 是个巨大的错误,必须严肃处理,彻底纠正,如今看来,似乎已经不是那么必要了。种种证据显示,dragon 可兼指有别于西方龙的中国龙。”

  dragon 真的可以“兼指有别于西方龙的中国龙”吗?所谓“西方龙”和中国龙的象征意义截然相反,怎么能够用同一个单词来“兼指”呢?“流氓”这个词可以兼指无赖和绅士吗?“砒霜”这个词可以兼指毒药和美食吗?连“板凳”都不能兼指凳子和椅子,却要用 dragon 来兼指欧美魔兽和中国祥龙?

  曾老师还说:“倘若语义出现疑虑,语境模棱两可,又必须明确这条龙是中国龙,在 dragon 之前冠以 Chinese 即可轻松化解。”

  但是,语言是要实际使用的,每次说写中国龙时都要啰里啰嗦多花一倍的精力,多花一倍的版面,能“轻松”得起来吗?能竞争得过简洁的同义词 loong 吗?

  浙江长龙航空公司在 2013年改译为 LoongAir,loong 是龙,又和 long(长)相近,loongAir 一语双关,而且非常简洁,这个译法广受好评。如果按照曾老师的建议,就要译为 Long Chinese Dragon Air,即便飞机外壳上写得下这么一长串英文,空中交通指挥员在瞬息万变中每次都要读这一大串单词,会不会误事?

  曾老师还说:“当然,如果‘龙’的英文想要另辟蹊径,借助音译的 long,也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龙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特色之一,文化特色词的英译,常从语音切入,放诸四海皆准。音译彰显文化主体,表达文化自信,然而英文非我族语,不是我们说了算,要广泛得到英语人士的认可才有效,这条路比较漫长。”

  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尝试 long 的问题了,而是无数中国人和部分外国人早已全面实际使用 loong 了。曾老师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牛津书”啊!任何人只要上网一查,loong 早已铺天盖地。进商场逛逛,很多地方在巨大的龙模型旁边写着醒目的 Loong Year。北京世纪坛、水立方举办的龙文物展览,去年就译龙为 loong 了。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观光层元旦前就在落地玻璃窗上贴出了 Loong。

  英语的确“非我族语”,但是并非只有外国人才“说了算”,译龙为 dragon 是妖魔化中国,我们中国人当然可以也应该主动改译。汉语也不是韩国人的“族语”,但是他们就自说自话地把首都的中文名字改为“首尔”了,中国官方并没有站出来说“韩国人说了不算!”

  中国人创造新的英文单词的确应该努力“广泛得到英语人士的认可”,但是这不等于中国人应该被动地等待外国人来给中国人改译龙,等待外国人先大量使用。实践已经证明,中国人自己先大量使用 loong 了,外国人自然会跟上。更何况,loong 这个词本来就是英国人创造的,欧美人两百年前就开始使用了,清廷官方也使用过,华人华侨用得更多,即使最谨慎稳重的中国外语专家也完全可以大胆使用。

  我建议学界不要再讨论龙能不能译为 dragon 了,学术刊物应该拒收所有这个课题的论文。学界现在应该研究 loong 从弱到强、得到广泛运用的过程,寻找中国文化负载词跨文化翻译的客观规律,思考如何翻译好更多的其它文化负载词。

  最后,祝大家 Loong 年快乐!

黄佶,2024年1月30日)

相关文摘:

  ……,2024年元旦前后中国国际电视台 CGTN、中国日报、新华社等官媒皆译“龙”为“loong”,相比甲辰龙年前夕《牛津英语词典》首次正式收录的 Chinese dragon(中国龙)明显地“简捷不啰嗦,痛快之至”!与其在“Dragon”这棵枯树上面插一个新枝“Chinese”,还不如索性“译”植一棵新树——有“Loong”则灵!

  李绍青,田翠芸(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高校汉英翻译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育人目标与实施路径
  汉字文化(半月刊),2024年第八期

------

黄佶评某人发言:

  不是把龙译为 Chinese dragon 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牛津词典长期坚持译龙为 dragon,拒绝改译龙为 loong(这无可厚非,毕竟编辑可以有自己的考虑),但是在 loong 被大量采纳时(这个时间点很诡异,当然,也可能是巧合),突然加入 Chinese dragon,看上去是把龙区别于 dragon(实际上仍然区别不了),但实际上是以此使持中间立场的人不再支持 loong。

  “看上去是把龙区别于 dragon”——拜年。

  “实际上使持中间立场的人不再支持 loong”——使坏。

  所以我说牛津词典突然加入 Chinese dragon 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你回头看看你的回复,大多数都是纯粹的狡辩。

  狡辩毫无意义,不能使大家更好地理解问题。

  我觉得你的思辨水平很低。

(2025年7月28日)

  牛津词典不收入 loong 不是使坏。

  使坏,是牛津词典想用 Chinese dragon 阻碍 loong 的普及。

  使坏,是牛津词典早不搞 Chinese dragon 晚不搞 Chinese dragon,loong 开始被大量使用了,它来搞 Chinese dragon 了。

  长期以来,牛津词典用 dragon 一个词代表两个意思,不加 Chinese 是他们的权力,不收入 loong,也是他们的权力,都无可厚非。但是在 loong 得到爆发式应用了,他们来搞 Chinese dragon 了。这是使坏。

  既然搞 Chinese dragon,就说明他们是知道 dragon 是不能代表中国龙的。

(2025年7月28日)

--------

相关链接:

牛津词典突然收入 Chinese dragon:黄鼠狼给鸡拜年

中国人要勇敢一点,“春节”的英语就是 Chunjie(黄佶)

译龙为 Loong 大事记(1809年 - 2024年【→简版在此】

专题:2024 是 Loong 年

译龙为 Loong 实际使用案例按分类排列

四十三年的持续努力,中国学者论译龙:

  跨世纪的先见之明:中国学者论译龙(1980年 - 1999年)

  绝无仅有的异口同声:中国学者论译龙(2000年 - 2005年)

  译龙风云拉开帷幕:中国学者论译龙(2006年 - 2014年)

  大多数人选择 Loong:中国学者论译龙(2015年 - 2023年)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