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信箱:1131376436@qq.com T:13671606831 《译龙风云》

 

河北博物馆拒绝音译龙导致一系列后继问题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作为博物馆,应该积极地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中国的龙下面有很多细分品种,例如螭,一种没有角的龙。河北博物馆对中国传统建筑构件螭首做介绍时,标出了“螭”这个罕用字的汉语拼音,这非常好,但是英文介绍却把“螭首”译为 Dragon-mask Head。

黄佶摄于河北博物馆,2025年10月6日

  暂且不说 dragon 是欧洲神话中的怪兽,和龙完全是两码事,龙根本就不应该译为 dragon,就好像不能把 hamburger 汉译为“包子”一样,因为汉堡和包子完全是两回事。

  就算可以把龙译为 dragon,那也丢失了“螭”这个文化概念,在一般场合,放弃螭这个文化遗产倒也问题不大,但是在博物馆,这就是一种失职了。

  不仅如此,译龙和螭为 dragon,等于放弃了龙及其它之下所有分支神话动物的独特性,就好像把一个单位里的所有职工的姓名都英译成 Person(人)一样。

  实际上很简单,首先应该译龙为 loong,保护好龙这份文化遗产,然后译螭为 chi,并且做一个短注释:Chi, a kind of loong without horns.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仅应该研究文物,也应该研究如何正确翻译文物的名称,能够准确地向外国参观者介绍中国文化。

  河北博物馆的讲解员骆菲菲于 2021年在《中国文物报》发表文章指出:在介绍文物时,应该“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比如专有名词‘鼎’的翻译,可直译为‘Ding’,或‘Ding-tripod’,同时增译‘cooking vessel / sacrificial vessel’,观众在理解器物的同时也保留了‘鼎’的独特意向。”“讲解过程中,龙不能简单译为‘dargon’,而应该用‘China loong’这样的专有名词进行解读,并向观众解释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说得很有道理,体现出了一个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应有的文化责任感。

  但是笔者近日慕名参观河北博物馆时,看见文物标牌仍然译龙为 dragon,令人遗憾。

  把“凤”英译为 phoenix 也不合适。1940年代,上海有一种龙凤牌香烟,英文名称是 Loong Voong Cigarette,可以参考。

  “佩”是中国古人挂在衣带上的装饰品,音译为 pei 可以体现出中国这一文化现象的独特性,但是同义的 pendant 似应放在括号里面。

黄佶,2025年10月11日)

相关链接:

在博物馆的讲解过程中,龙不能简单译为“dargon”(骆菲菲)

中国文物、景点和菜肴名称翻译的四层结构设计(黄佶)

专题:翻译经济学的原理和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运用

Loong 在国际上的应用情况汇总

中国外交系统改译龙进展情况

译龙为 Loong 实际使用案例按分类排列

【全民狂欢,创造历史】Loong 纷纷空降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

推广 loong 的广告(黄佶)

【龙 loong 网总索引】

中华儿女,为龙而忙:记那些呼吁和推动改译龙的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QQ互动群:417754415 主编黄佶信箱:1131376436@qq.com Tel:13671606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