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投稿信箱:1131376436@qq.com 《译龙风云》 |
音译打头阵,意译为补充,二十四个节气都这个模式 ——曾泰元老师论中国节气名称的翻译 中国的节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涵,立冬的英文 Beginning of Winter 清楚易懂,却也容易让人到此为止,少了继续探究的动力。若把立冬音译为 Lidong,这个全新的“能指”(signifier,即语言符号)更能彰显主体性,让人想继续探究,但无可讳言的是,这也会暂时给沟通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 立冬是个重要的节气,英文是 Beginning of Winter 还是 Lidong?将来或可考虑以 Lidong 为主,表达态度,以 Beginning of Winter 为辅,兼顾理解,两头并行。至于最后的答案为何?这需要时间的沉淀,广大的语言用户说了算。 (“立冬”到了,我们聊聊英文怎么说,曾泰元,英语世界,2022年11月7日) 美国最大、最权威的英文词典是《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大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Unabridged,英文常简称 W3,中文通称《韦氏大词典》),这部巨著以传统威妥玛拼音(Wade-Giles)的 Ch'ing Ming(清明)收录了“清明节”。 |
清明,指的是此时草木萌翠,春意盎然,大自然清洁明朗。Clear and Bright 和 Bright and Clear 词序不同,都表达了“清洁明朗”之意,但都是形容词,节气的英译当以名词为妥。北京冬奥会和汉英词典的 Pure Brightness 是名词,意思到了,也是英译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许多西方汉学家都采用的说法。 这两股见解综合起来,也是我英译文化特色词的理想:以音译打头阵,以意译为补充。比如清明,以 Qingming 为主,以 Pure Brightness 为辅,二十四个节气都可以按这个模式来。 (“清明”到了,我们聊聊英文怎么说,曾泰元,英语世界,2023年4月5日) “节气”的英文用 solar term,在 OED 也得到了认可。OED 提到的唯一节气就是谷雨,以带声调符号的汉语拼音 gǔyǔ 打头阵,再以逐字解释的直译 grain rain 为补充。 OED 所展现的,也是我们英译节气(或其它文化特色词)可以参考的模式——以音译为主,以意译为辅。声调折腾外国人,我们不妨妥协不用。将来能不能这样,谷雨,以音译的 Guyu 为主,以意译的 Grain Rain 为辅? (“谷雨”到了,我们聊聊英文怎么说,曾泰元,英语世界,2023年4月20日) 放眼世界,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音译(即转写、借词)为大宗,借译(即直译)次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化的特色,我们要展现文化自信,英译时理当也依循这样的做法,首推音译。不过对于英语人士而言,音译恐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出于体贴,也为了促进沟通,最好再以借译为补充。 按照这样的思路,将来这个立夏的英文,能否先以音译的 Lixia 为主,以借译的 Beginning of Summer 为辅? (“立夏”到了,我们聊聊英文怎么说,曾泰元,英语世界,2023年5月6日) |
放眼世界,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音译(即转写、借词)为大宗,借译(即直译)次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化的特色,我们要展现文化自信,英译时理当也依循这样的做法,首推音译。不过对于英语人士而言,音译恐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出于体贴,也为了促进沟通,最好再以借译为补充。 按此思路,将来小满的英文,能否先推音译的 Xiaoman,再以借译的 Near Fullness(或其他选择)补充说明? (“小满”到了,我们聊聊英文怎么说,曾泰元,英语世界,2023年5月21日) 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是个老问题。二十四节气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更是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之中。放眼世界诸语言,在把自己的文化特色词翻成英文的时候,均以音译(即借词、转写)为主要的手段,借译(即直译)次之。那么,“芒种”的英文,能否先推汉语拼音的 Mangzhong,再佐以“有芒有种”的新译 Awn and Sowing,以作为补充说明,加速受众的理解和掌握? (“芒种”到了,我们聊聊英文怎么说,曾泰元,英语世界,2023年6月6日) 放眼世界,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音译(即转写、借词)为大宗,借译(即直译)次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化的特色,我们要展现文化自信,英译时理当也依循这样的做法,首推音译。不过对于英语人士而言,音译恐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出于体贴,也为了促进沟通,最好再以借译为补充。 按照这样的思路,将来这个立秋的英文,能否先以音译的 Liqiu 为主,以借译的 Beginning of Autumn 为辅? (“立秋”到了,我们聊聊英文怎么说,曾泰元,英语世界,2023年8月8日) |
作者简介:曾泰元,上海杉达学院英语系教授兼外语学院院长、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原系主任、国家语委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英语世界》编委。 |
(黄佶编辑配图,2023年8月9日) 相关链接: 四十三年的持续努力,中国学者论译龙: 跨世纪的先见之明:中国学者论译龙(1980年 - 1999年) 绝无仅有的异口同声:中国学者论译龙(2000年 - 2005年) 译龙风云拉开帷幕:中国学者论译龙(2006年 - 2014年) 大多数人选择 Loong:中国学者论译龙(2015年 - 2023年) -------------------------- (返回顶部) |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