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投稿信箱:1131376436@qq.com 《译龙风云》 |
西方 dragon 本质上是恶的象征,没有深远的文化内涵 中国龙与西方 dragon 的比较研究 总之,龙与 dragon 在中西方民族中都是先民们于神话中虚构的凶猛、神异的动物,但因民族意识、生存环境和风俗信仰的不同,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也有着质的区别。在中国,几千年来龙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除其作为中华民族血缘同根的依据之外,还一度成为王权等级的象征。在王权色彩消褪之后,龙文化积淀而成的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又成为振兴祖国的一面旗帜,一种无形的力量。因此,龙已不再是简单的图腾,已升华为民族文化的象征。而西方 dragon 本质上是恶的象征,并没有深远的文化内涵。 |
所以语言本身作为文化的标志与载体,使我们能够窥其一斑而见之全貌,因此应以客观的态度有区别地看待二者,不能牵强等同。 作者简介:宋文娟,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室博士研究生。 ---------------------------- 文化隐喻视角下中国“龙和西方“Dragon”的比较 ……。其三,加强龙文化的语言推广。通过龙文化研究机构和孔子学院等教育机构进行相关语言的推广,因为语言是文化的子系统,语言表达文化现实,语言的使用印有浓重的文化色彩,所以语言的推广对文化的传播有极大推动作用,能让西方更直接地接触中华龙文化。中英翻译中,把汉字“龙”按汉语发音译为 long 或 loong,但此译法的统一非朝夕可达,不过我们可译为 Chinese dragon 以避免文化误读。 |
这其实涉及中英翻译里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规范化问题,随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个问题急待解决。如果能建立“中国英语”语料库,甚至编纂《中国英语词典》,将更助于以龙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传播。 作者简介:朱珺(1980- ),女,江西玉山人,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李旋(1988- ),女,江西上饶人,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 “译创”理论视角下的徽文化外宣翻译 2.3.5 替换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主要途径。翻译活动一方面需要确保各自文化某种程度上保留其异质性,另一方面也会因文化差异而遭遇各种瓶颈。在不同文化中,语言的象征意义会不尽相同,在翻译时,译者不能只求文化词语表面上的对等,而是需要通过文化负载词替换等译创方法来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亚洲四个发展迅速的经济体,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然而,“亚洲四小龙”的英语译文是“Four Asian Tigers”,这是因为 dragon 在西方文化中的意象是邪恶、贪婪,和中国文化中的吉祥、正义、兴旺和力量背道而驰,于是用 tiger(代表勇气和力量)来替换 dragon。 |
文化负载词替换是为了精准传递信息,再现源语文化特色并确保译文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徽文化的翻译也可以运用这种译创手段。 例 6 中文:“枕山”即村后有山,徽州人认为这是靠山,俗称“来龙山”。 英文:"Backed by hills" means a mountain is behind the village, which Huizhou people think is a patron -- commonly known as "the mountain that attracts phoenix". 在例 6 中,原文中“来龙山”的“龙”寓意吉祥如意、飞黄腾达;而译文则是“the mountain that attracts phoenix”。因为,在西方,“龙(dragon)”完全没有汉语中积极正面的文化信息和内涵,故翻译时替换成“phoenix(凤)”。“phoenix”在西方有长生、复活、重生之意,代表希望、美好。 |
替换文化负载词,用译语的文化符号来翻译,成功达到同等文化信息和意义传递的效果。 作者简介:秦英(1985- ),女,安徽阜阳人,硕士,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文化翻译;孔标(1983- ),男,安徽阜阳人,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翻译、跨文化研究 。 (黄佶编辑配图,2023年5月14日) 相关链接: 闹半天外国人最初说的是 Asian Four Tigers(亚洲四小虎)(柘兰) “凤凰”的音译实例(Fung Wang, Fung Hwang, Voong,fenghuang,Foong) 美国康奈尔大学有一个 Dragon Day,它被 Phoenix 打败后烧死 -------------------------- (返回顶部) |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