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投稿信箱:1131376436@qq.com 《译龙风云》 |
译龙为 dragon 的负面影响广泛深远且内隐 原标题:紧握文化主权,从“龙”、“凤”译名开始 ……。 时逢国家号召,复兴中华,施行“一带一路”把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那么,在传播过程中,正确的表达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有着难以忽视的前车之鉴——“龙凤”译名。 中国龙:指仙为鬼的蠢译名 龙,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何其重要的一个象征,却在漂洋过海后,被糟践成弃之如敝履的邪物,经久不改,长期将翻译话语权拱手他人,让人唏嘘。 自古被视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龙被视为祥瑞之物,仙气满满、王气十足;而西方也有龙,却正好相反,它不仅丑陋,还总是代表邪恶。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我第一次知道中国龙在英语对外翻译时被翻成“dragon”,整个人都是崩溃的,那时还是高中生,确实非常难以理解,高三的脑子怎么也想不出,什么样的译者能蠢笨到将一个祥瑞仙物翻译成邪恶之怪? |
尽管为此好奇而提问过,但老师并未就此给予明确的答案,大致的理由就是约定俗成的译法。到了大学,自己不幸地就读了英语专业,对龙的译名念念不忘,本以为对此能有答案,再次请教老师后才发现,答案如出一辙,但有了更进一步的译法,在“dragon”前面加了个限定词“Chinese”: 龙(中国)= Chinese dragon 可这在我看来并没差别,这跟中国龙并不一样,从字面来说,这只是一条在中国的邪恶龙怪。对这个译名的执念贯穿了我的整个大学,以至于在毕业论文时,我选了当时最激进的话题——中国文化不可译,并将“龙”与“dragon”的误译作为一个实例放了进去。 我的论文导师还是比较认可我的论文,即使属于拖延党,最晚才交,但似乎却最早收到批改回,并将这篇论文推荐为优秀毕业论文。结果,我落选了,当时我一直以为是自己的话题过激,或者措辞和结论过于反“和谐”,可从老师后续发来的邮件得知,不是我论文本身的原因,是因为我是她带的学生,导师还委婉地跟我表达了歉意…… 那时我意识到了三件事: 1,中国文化确实不可译:缺少对等文化意象或词语。 2,就中国文化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医学、地理、天文等等)而言,但凡翻译必有损伤。 3,但凡翻译,必有(政治)立场。 抱着这样的认知,我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关于“龙”的翻译竟还是从前的状态? 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翻译界非聋非哑,这么多年,无论是学术翻译还是 Z 界翻译,竟没半点进展!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近年来一直振臂高呼为龙正名的人,竟是位工学博士黄佶老师,不得不让人唏嘘…… |
早前基本的共识是“dragon”或者“Chinese dragon”,直到大概七八年前才有重新审视关于中国龙的译名问题,其时间之久让人咂舌,过程之复杂,让人无奈。 ……。 龙译名背后是翻译弊病引起的媒体狂欢与常年的自我黑化 现在已经是 2022年,自 2017年又过了五年,这五年里,我们的龙并未得到正名,已经在世界上被扭曲,被污名化,像极了野蛮的西方盗匪和嗜血倭族对中华民族长年诋毁诽谤。 在汉典中,以及百度百科和各大网络上对龙的翻译解释实在让人直呼恶心。 错误仍在继续 我深知龙和 drgon 的区别是天与地、善与恶的不同,根本无法接受两个成为对等翻译,这样翻译会对文化心理带来负面的深远影响: 中国人无法接受自己的信仰和文化图腾被污名化,从祥瑞变成噩兆。 外国人一听到 dragon,下意识将种花家与邪恶的 dragon 进行关联对等。 ……。 在浏览过诸多当时的新闻舆论后,很清晰的能感受到,西方主流媒体对于“dragon”的印象贬义负面色彩深刻,当提到中国的龙时,如果对方听到了词是“dragon”,即使知道中国龙跟外国龙不一样,却不一定知道中国龙是正面意义,更不明白中国龙对我们的意义着什么,更多的普通大众会下意识地把中国跟 dragon 最普及常见的邪恶印象挂钩。 dragon 这一译法在国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仅广泛深远且内隐,不像“傅满洲”这个词,是坏在明面上。 |
dragon 译法在过去几十年来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印象究竟有多重,从 2005年预选 2008年奥运吉祥物时,奥委会直接排除中国龙这件事就能得到答案。 其次,在国内语言界、政界,以及民间群众,其中对译名的态度不一,主要分为支持、反对和无所谓。 就我个人而言,是极力反对将中国的龙翻译成“dragon”,更推荐翻译为“loong”,虽然有人说不正式,但我更想强调的是,这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只要我们公布了那就是正式,轮得到别国说三道四?再说,这个译名是有使用先例的,比如新加坡的李显龙,这够正式吗?李小龙的英文名就是 Lee Siu Loong。 |
再比如曾经的老牌香烟龙凤香烟。 |
就连“龙芯”都从 Godson 改为 Loongson,中国航空出产的“翼龙”多用途侦察攻击无人机也叫 Wing Loong。 即便如此,官家们依旧岿然不动: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于 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牵头,多部委联合参与。2017年,该工程公布了四百条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诠释与英译,但是“龙”仍然被译为 dragon。 比如上述实例中的周参赞,但凡她那次(2017年在故宫向美国总统)对外翻译使用的是“Loong”,相信,各界都会一致看齐! 其实不仅是龙,连凤凰的翻译也是非常荒谬可笑。 ……。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有数十年,可我们的文化主权,翻译主权却始终未得到重视,一直假手于人。 近年来国家发展大方向是传统文化的复兴,我想,是时候一步一步地拿回我们的翻译话语权了! 我们不仅要为“龙”正名,要为“凤凰”正名、还要为“麒麟”、“缘分”、“灵”、“魂”、“魄”、“风骨”、“平等”、“义气”等等中国词语正名,我们应该振臂高呼,应该坚持我们的定义,而不是听之任之,毕竟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皆自作自受。 除了词语的正名,我们的文化输出,比如网文出海,和游戏出征都应该正视其翻译! 如果你觉得这个提法小题大做,那请试想一下,你是否能接受《仙剑奇侠传》被翻译成“Chinese Paladin(中国圣骑士)”?是否能在刷《刺客信条:启示录》时,容忍 NPC 跟你来一句“哥特式金属……私生子”(其实人家原意是:愿逝者安息,混蛋)?以及好好的《上古卷轴》成了“老头环”,“老头滚动条”? |
古时候的寨子里,总是有大当家和二三四当家,如果大当家日理万机,那么二当家则会帮着料理寨中事物。 种花家大当家肯定是不可能有精力去关注追溯这种细节,可作为专业的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一环,有必要把好关,不该容许这样的翻译经年累月地继续下去! (黄佶编辑配图,2023年11月13日) 相关链接: |
四十三年的持续努力,中国学者论译龙: 跨世纪的先见之明:中国学者论译龙(1980年 - 1999年) 绝无仅有的异口同声:中国学者论译龙(2000年 - 2005年) 译龙风云拉开帷幕:中国学者论译龙(2006年 - 2014年) 大多数人选择 Loong:中国学者论译龙(2015年 - 2023年) -------------------------- (返回顶部) |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