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航地图 论坛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
从“龙”的英译实践谈“龙”的英文名修改(上) 张顺生(苏州科技大学外语学院 215009) 摘要:“亚洲四小龙”最流行的译法恐怕数“Four Little Tigers”,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亚洲四小龙”应当译作“Four Little Dragons”。不难看出,二者彰显的都是地道的目的语语言,不地道的源语言文化。究竟该如何翻译汉语中的“龙”?有人认为应将“龙”译为“long”,也有人认为应将“龙”译为“loong”。然而,二者都明显存在着不足。 关键词:“龙”的英译;“龙”与“dragon”的区别;文化差异;两种弘扬策略
上一世纪后半叶汉语中出现了“亚洲四小龙”这一说法,有位常驻中国的西方记者首先把“亚洲四小龙”译成了“the Four Little Tigers”,后来汪滔(1998)在“‘亚洲四小龙’应译为‘Four Asian Tigers’吗?”对此提出了质疑,主张“亚洲四小龙”应当译作“the Four Little Dragons”,汪韬的观点得到了吴伟雄(2000: 51-53)等先生的赞成。吴伟雄指出:译文应起桥梁作用,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文化精髓;译文应有效地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世界人民对“龙”的文化底蕴和引申意义的理解会逐步加深,不会对“龙的传人”充耳不闻、熟视无睹等三个方面出发,表达了他的不同看法,认为“亚洲四小龙”还是译为“four Asian dragons”好。 吴伟雄先生的文章后来还被2002年11月清华大学出版的《中华翻译文摘》收录。不过,迄今为止,似乎人们更认可前者,2003年1月8日,《青年参考》刊登了“为什么汉语的‘龙’变成了英语的‘虎’?”一文,文章指出了将“四小龙”中“龙”应译成“tiger”的原因。接着,很多人(如刘世一等)都追捧“the Four Little Tigers”这种译法,几乎把“the Four Little Tigers”看成“四小龙”天经地义的译法。 2007年7月1日星期一晚11:30,我们用 google 搜索引擎将 Four Little Dragons 键入搜索,发现相关词条 1,660,000 条,而将 Four Little Tigers 键入则能发现词条 6,770,000 条,可见,后者使用的频率远远超过前者。 然而,人们也逐步认识到,无论将“四小龙”译成“the Four Little Tigers”或者“the Four Little Dragons”都不尽人意,因为二者彰显的都是地道的目的语语言,不地道的源语言文化,于是,“龙”的英译再度成为关注的热点。
据《江南时报》2006年12月5日报道,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因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正领衔重新建构并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而且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据称,反对继续以“龙”作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的理由是:“‘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 这则消息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因为,龙或作为开天辟地的创生神,与盘古齐名;或积极参与了伏羲女娲的婚配,繁衍了人类;或帮助黄帝战胜蚩尤,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或协助大禹治理洪水,为千秋万代造福。鉴于神话传说与民族起源难以割离的关系,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的炎黄子孙,都领受过龙的恩泽,都可以被称为“龙的传人”。(郭松民,2006)故而,“龙”已经是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象征,正如歌曲《龙的传人》所唱: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吴友富教授等怎么可能“去龙化”呢。而且,“去龙化”的结果势必会牵涉到一些列问题,“龙的传人”改成什么呢?改成“凤凰的传人”还是“熊猫的传人”?“乘龙快婿”、“龙马精神”、“藏龙卧虎”、“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有大量汉语文化特色的词汇怎么处理呢? 我们怀疑,吴友富教授的意思可能被误读了:一来,作为精通英语文化并且饱受祖国文化熏陶的吴友富教授谅必深谙中英文化的差异,“龙”和“dragon”压根就不是一回事;二来,2005年11月12日,其本人还参加北京举办“中国形象·龙的正名”学术交流活动,提到了“要通过大力宣传、挖掘和阐释类似‘龙凤呈祥’等表达出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追求美好、祥和的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等”;再者,也不可能实现让龙不再是中国的形象这一目标,他可能只是想试图改进中国龙的形象。 果然,2006年12月4日下午5点20分,吴友富教授在接受《光明日报》独家采访时表示,自己此前从未就此事接受过媒体采访,所谓龙不再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报道纯属无稽之谈。他还强调:“中国龙的形象一定要坚持!”(曹继军、谢文等,2006)。 然而,不管怎么说,这则消息以及其引起广泛的关注表明,已经到了厘清“龙”和“dragon”的关系的时候了。
中国文化中的“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王同亿,1996:850)。它不仅形体修长优美,吉祥威严,靠腾云驾雾飞翔,而且具有王者风范,因此深受中国以及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民族。在中国古代文化里,龙是传说中的四种祥兽之一。《礼记·礼运篇》提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相传,麟是兽中之王、凤是禽中之王、龟是介中之王、龙是鳞中之王,它们的出现都是嘉瑞的先兆。(见左下图)再者,龙本身也是一种融合。宋代郭若虚指出“龙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马)、眼似兔(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的前额代表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现威严;魔爪表现勇猛;剑眉象征英武;狮鼻象征宝贵;金鱼尾象征灵活;马齿象征勤劳和善良。 然而,纵观英文各种词典对“dragon”的解释,我们却不难发现,“dragon”指的是一种爬虫类怪物,它体形庞大,有翅膀,靠巨大的肉翅飞翔,口能喷火,无恶不作,常常被用来指“凶恶的力量”和“凶恶可怕的女人”(新牛津英汉词典,1998:558)等,“dragon”,因而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怪物,深遭西方人厌恶。(见右上图)故而,西方一直存在着屠“dragon”文化:过去西方的小说中屠“dragon”成了高尚之举,现如今西方的电子游戏中屠“dragon”游戏不胜枚举。而汉语文化中不存在屠龙文化,“龙”主要是好的形象。 故此,无论从外貌(“龙”有鳞有须、矫健优美,“dragon”则为巨大的怪鸟形、有翅、可怖),还是从行走方式(“龙”靠腾云驾雾,“dragon”靠翅膀飞),还是从行为(“龙”兴云布雨、利于农作物生长,“dragon”喷火、作恶),还是从色彩(“龙”为金黄、暖色,“dragon”为暗色、冷色),还是从象征(“龙”主要代表善,西方的dragon则一边倒地代表恶,the Old Dragon 和 the great dragon 指的是“撒旦、魔鬼”),还是从比喻(“龙”为王者或栋梁,而“dragon”为恶妇),还是从给人的心理感觉(“龙”为神,“dragon”为妖)来说,“龙”和“dragon”都风马牛不相及,八竿子打不着。而且,二者在各自文化中的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西方的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地位不高,无足轻重;而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是吉祥嘉瑞、和谐长久的象征。 我们民族创造和选择龙(当然还有凤)这样的文化符号,经历了七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漫长时光,它凝结、寄托着各个时代、亿万中国人的智慧和理想,体现着五分之一地球人的心理认同。不说放弃了可惜,事实上也放弃不了。(曹继军、谢文等,2006)不幸的是,由于翻译的不严肃,1919年翻译《圣经》者硬是将“dragon”译成了“龙”。(陆永昌,2006:213)于是,“龙”与“dragon”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一妖一神自此被画上了等号,演绎出多少篇中触目惊心的英文化差异比较的文章,磨破了多少嘴皮,招致了无数的误会。(注意:“龙”与“dragon”的关系与猫头鹰给中国人和西方人留下的印象不同完全是两码事,前者反映的是中西方各自特有的文化,而后者体现的才是同一事物方面文化的多元性。) 我们认为,尽管汉语和英语之间依然存在许多惊人相似的表达,但是,由于两种语言所产生历史语境和文化背景不同,二者之间不可避免会出现的某些独特的表达方式,而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不必而且也不应当非得要牵强附会地从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中硬找出一个语词以与源语言(source language)达到所谓的对应,否则就可能丧失甚至歪曲源语言(source language)的文化色彩。既不能望文生义,也不能硬性“归化”(domestication)。 当我们把“龙”和“dragon”等同起来时,我们就人为地造成了无数不可逾越的文化障碍,“四小龙”就不得不译成不对应的“the Four Little Tigers”(四小虎),这样一来,源语言读者就会感到莫名其妙,而如果将“龙”译成伪对应的“dragon”,那么目的语的读者又会感到诧异,尤其西方那些对中国素有偏见的人,他们甚至会借此大做文章,把中国人妖魔化,因为中国人竟然称自己是“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dragon”的传人),即是将“龙”翻译成“the Chinese dragon”也无济于事,因为你还是“妖魔的后代”。正因为如此,“龙”在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筛选过程中终于在最后一轮中落选,因为一旦“龙”译成“dragon”或“the Chinese dragon”,神又会变成了妖。 故此,我们认为,如果这种现象不改变,即,今后还一直将“dragon”和“龙”画上等号,那么“龙”的英译说不定会成为汉英翻译史上永久的遗憾。从一定意义上讲,小说《倚天屠龙记》这样的名称会对青少年产生误导,尤其是在西方主导世界话语权的时候。 闻知“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各网上都有网友参与投票,反对声不绝于耳。网络媒体调查发现,大部分网友支持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他们认为,龙是中国的象征,没必要为了迁就外国人而改变。比如,截至12月5日16时许,搜狐网的投票结果如下:调查票数为 92756,93.16%的投票者不同意改变中国“龙”标志;关于“如果中国“龙”标志要改,你认为改什么合适”,凤凰以46.97%的票数居第一,熊猫、雄鸡则分别名列第二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仅占4.27%的被调查者同意改变中国“龙”标志,其理由是“中国‘龙’的标志确实影响中国国际形象,应该改。”(而这些为数不多的人中,部分改变中国形象的网友的理由是“反对以虚构的东西”为图腾,而反对者则回击说,西方所谓的上帝也是虚无的,是否也该废弃?)2.09%的人为“不好说,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0.48%的人表示“没意见”。而赞成“要改,改成‘凤凰’”的人的理由是“凤凰是中国自己创造出来的神兽”。可是,必须指出的是,和“凤凰”一样,“龙”恰恰也是中国自己创造出来的神兽,西方国家的那个怪物不是“龙”,而是“dragon”,因此,影响中国形象的,或者说给西方某些人以口实的,不是“龙”而是“dragon”。
4.1 问题的根源 根据陈德彰(2000)对中国人和母语为英语的人(英、美、澳、加)的调查,多数中国人喜欢“龙”(尽管英译名并非真正的“龙”),认为“龙”代表着吉兆(auspice)26%,高贵(dignity)18%,力量(power)10%。而多数母语为英语的人对于“dragon”有不好的联想:火暴(fiery)18%,神秘(mystery)16%,恐惧(scare)8%,残忍(ferocity)8%。(潘晓武、邢宏,2005:67-69)龙在中国是吉祥和高贵的象征,而 dragon 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是邪恶和凶残的象征,因此,从文化背景角度而言,dragon 在操英语受众心中与龙在操汉语受众心根本无法实现近似等效,更不用说完全等效,因为龙和 dragon 压根不是一回事,故此,龙译成 dragon 是不妥当的。 吴伟雄指出,译文应起桥梁作用,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文化精髓,应有效地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吴伟雄,2000),这我们十分赞成,可是,将龙译成 dragon 既无法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源语言的文化精髓,也无法有效地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翻译不能一厢情愿,忽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忽视对源语言的词义全面理解,忽视目的语词汇的基本意义。虽然语言总在不断变化发展,但是,翻译实践表明,指望世界人民从“dragon”看出“龙”的文化底蕴和引申意义,通过“descendents of the dragon”来想象“龙的传人”,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 依我们看,实质上,所谓龙影响中国形象问题只是问题的表面。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崛起,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不断地有些人力图诋毁中国的形象,他们频频拿“dragon”大做文章,刻意丑化中国的国际形象,暴露了自己内心的恐惧心理。实质上,他们真正受不了的是中国强大得威胁到自己的霸权地位的事实,因而频频出现“‘中国龙’在撕破美国的星条旗”和“‘中国龙’嘲弄美国鹰”等漫画。(见下图)
所以,所谓中国的形象问题,并非是“龙”本身的问题,甚至并非是翻译失误——伪对应(pseudo equivalents)问题,即,“龙”的英文词“dragon”的问题,而是西方某些人,尤其是美国某些政客,对中国崛起产生恐惧而找借口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某些西方人仇视中国恐怕不是因为我们的图腾是龙,甚至不是因为误译后的“dragon”,因为他们骨子里容不得的是我国的日益强大。当然,将“dragon”与“龙”画等号,不仅不应该,而且确实已经对中国的形象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主张,应当综合汉译特殊词语英语的成功经验,学习韩国(要求我国将 Seoul 不译成“汉城”而改译成“首尔”)做法或吸取福娃翻译经验(先翻译成 the Five Friendlies,后改为 fuwa),有必要重新翻译英语中的“dragon”和汉语中的“龙”,国家语委和一些专家、以及其他一些学者和网友都在支招,有些人认为可以将英语中的“dragon”音译成“拽跟”或“劫根”(我们建议可将“dragon”译成“梗”),而将汉语中的“龙”也采用音译,译成“long”(本身有“长久”和“渴望”之意)等,也有些人认为应当将“龙”译成“loong”,因为新加坡和港澳台不少人都人名中的“龙”都译作“loong”(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英文名为 Lee Hsien Loong,而香港功夫明星李小龙的英译为 Lee Siu Loong)。 然而,这样翻译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正如黄佶(2006)指出,把“龙”翻译成“long”会造成意义上的混乱,因此不能简单地用“龙”的拼音字母作为“龙”的英译名。“long”无法来特指“龙”,因为“long”是英语中业已存在的一个形容词,要想让“龙”译成“long”获得认可或许还得调查一下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不能只是一厢情愿,因为一般的音译,如功夫(kungfu)、饺子(jiaozi)和(fuwa)等都是英语中原先没有的词;而后者我们也不能苟同,尽管英语中从汉语中的音译借词有的来自方言(如广东话),有的使用普通话,但是,一来并非新加坡和港澳台谈到“龙”的英译都用“loong”(吴伟雄,2000),二来现在采用普通话音译汉语名词已经成了国际标准,翻译不应当逆历史潮流。 不过,这表明,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中国的“龙”不应译成“dragon”,必须找出一个能够指向源语言文化的词才能够解决问题。2007年4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领导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三局副局长吴伟在她的发言“中国文化走出去呼唤翻译事业的勃兴”中也谈到制定汉语词汇(如“龙”等)翻译的规范问题。可见,“龙”的规范翻译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兰州晨报》记者李国林2007年11月20日报道,“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于10月在甘肃兰州圆满落幕,备受关注的《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宣言》经多日酝酿后终于正式发布,这个“兰州宣言”发出了一个令国人产生强烈共鸣的声音:改弦易名,大力弘扬龙文化,中华龙应有新的英译名,让西方人重新解读中华龙。《兰州晨报》11月21日进行追踪报道,说明将龙译成“long”的先天不足以及将龙改译为“loong”理由,言外之意:尽管将龙改译为“loong”不尽人意,多数网友还是持赞成态度。 4.2 解决办法 (待续) |
|
首页 导航地图 论坛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龙 Loong 网主编信箱:mail@loong.cn |
* 题图装饰背景图片取自荷花塘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