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首页  导航地图  论坛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不愿更改“龙”之英译背后的儒学思想根源

张珊珊(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摘要:
  英语中对中国龙的翻译,用的是“dragon”这个有邪恶含义的字眼,与中国龙的本质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这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化的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它让妄图妖魔化中国的阴谋者有机可乘。但大多数中国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或者觉得更名是小题大作:外国人已经习惯了这个词,人家难以接受新的翻译,等等。其潜在思想根源是儒家的处世哲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忍则忍”。

  近期国内有学者提出要更换“龙”之英文译名“Dragon”。因为“Dragon”一词在英语语系中有邪恶的含义,西方用这个词代表中国的龙,有妖魔化中国的嫌疑。

  但是,这一提议只得到少数国人的支持。大多数人则认为这一改动没有太大意义。还有一些反对者声称:用“Dragon”指代“龙”,这在英语国家已经形成习惯。一个惯用的词突然被更改,会令人家不适应。

  如果外国人当真这么怕麻烦,为什么韩国又要动用政府之力,要求我们将其首都的中文译名由“汉城”改为“首尔”呢?在我们看来,这一改动同样没有太大意义,至少表面上看来如此。

  所以,怕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只不过是一个托词。真正的反对原因,恐怕是出于对英语国家强势的畏惧,源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避世态度。

  这样的心理,这样的态度,不得不说是儒学对国人思想束缚的表现。

  “儒家思想漫谈”一文相当精练和精辟地总结了儒学思想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儒学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总体来讲,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关系,强调人要谨守自己的位置:对待上司要忠诚,对长辈要有礼貌,朋友之间要守信用。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

  从历史的角度看来,宋朝之前的儒学还是健康的,但宋朝以后的儒学则成了束缚人们思想的巨大枷锁。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看准了儒教能驯养人的奴性,并使其奴性深入骨髓。因此,历朝历代多奉儒教为国教,尽管偶尔也渗透些佛教和道教。掌握了儒家思想,小能安身立命,大能安邦定国。

  尤其在满人入关后,满清皇帝们机智灵活而有意识地将儒学转化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一种象征性控制的机制。正是借助于这个机制,他们成功地化解了满人和汉人的民族矛盾,使汉人最终心甘情愿地臣服于满清统治者。本来孟子就曾说过,只要老百姓过得好,君主的出处不是个问题。既然满清皇帝有“诚意”,愿意让汉人做官、帮助他们治理国家,汉人也就承认了来自外族的君主。

  事实上,不少汉人成了满清朝廷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国家所起的作用比满人大臣还要大。正是利用了儒教这个法宝,满清皇帝成功地把无论人数还是文化都远在满人之上的汉人由随时都威胁自己政权的外狼驯服成了忠实于自己的家犬。在以后的镇压太平天国的运动中,正是这些精良的家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以汉治汉,是清朝皇帝的高明之处;而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归功于他们融会贯通了儒家文化。

  借助儒家思想,清朝统治中国长达三百年之久,也扼杀了明朝末年已经出现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将中国的封建社会延长了三百年。

  从历朝历代的兴衰,尤其是满清将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三百年的事实,儒家思想的巨大威力及其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可见一斑。梁启超曾指出:“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诚然儒家之外,还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儒家思想已经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成了中国人最基本的主流价值观。“礼、义、廉、耻、仁、爱、忠、孝”的儒家思想一直是指导绝大部分中国人日常行为的基本意识规则。中华民族礼貌友善、温良忠厚和认真刻苦的气质,也是在儒家的教化下逐渐形成的。

  儒家思想的魔力之大,使得任何一个外族的文化想要影响中国人都非常的困难。满人的彻底汉化便是一个明证。二十世纪初期,时人发愤于国之积弱,诟龟呼天。一批深受西学影响又急欲救亡图强的激进青年,以胡适、陈独秀为主将,发起了一场中国近代以来反孔非儒的高潮——“五四运动”。他们抱着“打倒孔家店”的决绝姿态,否定了作为中华两千多年文化主流的儒学。一个世纪快要过去了,儒学被打倒了吗?我们又从西方学到了什么?儒学还是儒学,因为儒家思想已经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无法清除。如果说确实从西方文化学到了些东西,那也只是形式上的。有句笑谈说得好:中国人从西方文化中学到了三点:男人留短发,女人不缠足;外衣变短了,也穿内衣了;一夫一妻了。[1]

  几千年过去了,中国人在国际“秀场”上的表现仍足以让孔老先生在天上笑出声来:站在血淋淋的历史前面洒脱的不要求日本战争赔款;身为发展中国家,却给霸权当道的发达国家以经济援助;挑选符合本民族特色的吉祥物却要考量外族人民的文化……

  韩国在古代是臣服中国的,看似懦弱的民族,却拥有敢于断指抗议日本占其独岛、坚决抵制日货支持国货的民众。反观中国,且不说十指齐全,就连身外之物,日货也是无孔不入,不能不说是惯于对强势屈服的奴性表现。而归根结底,这种奴性,是儒家思想这座五行山压制下的产物。

  全球化潮流中天下趋于大同,个性与原则的“坚持”越来越罕见。韩国政府坚持到底,最终让我们改称“汉城”为“首尔”。不论其坚持的原因何在,这种精神都令人肃然起敬。只有自尊才能被尊重,有特色有个性的民族才有存在的价值。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了炎黄本色,庄严吉祥不可亵渎。而现在英语中对中国龙的翻译,取用的是“dragon”这个有邪恶含义的字眼,与中国龙的本质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这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化的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它让妄图妖魔化中国的阴谋者有机可乘。但大多数中国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即使意识到了,却由于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作祟,不敢或者不愿去涉及此事。

  事实上,儒家思想在中国沿袭至今,逐渐与工业文明中产生的现代观念相糅合,已经变得非常矛盾。现在的国人,倘若遇到自己的名字被误解为不良含义的情况,相信没有几个能够保持缄默以求“和谐”。而自己的民族象征蒙受着类似的屈辱,却貌似宽容大度地选择忍受。如果在这种关键问题上还要迂腐的先替对方着想,未免太可笑了。或者,不赞成更改中国龙英文译名的人们,只是不赞成向强国提出这种要求。若对方是比较弱的国家,恐怕早已等不及地站出来指责了。这种欺弱怕强的态度在我国自古以来从不缺乏实例,真正是奴性十足,属于儒学思想的变态。

  在中国跻身世界舞台,准备大显身手的今日,正因为英语国家已经习惯将中国龙称为邪恶的“dragon”,极有可能对其代表的中国已经产生了误解,以至于会阻碍中国的发展,所以我们才迫切的需要更正这个引起误会的译名。

  若要让人真正的接受并且尊重本国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阐释她。这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至于别人是否能接受,那是另外一个需要用坚持去解决的问题,而不能成为我们推卸责任的借口。

参考文献:
[1]《儒家思想漫谈》,作者不详,来源于奥一深圳网,发布日期2006年1月15日。http://see.sz.oeeee.com/Channel/2006/200601/20060115/Preview_20060115_2.html

(文字编辑:黄佶)


首页  导航地图  论坛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龙 Loong 网主编信箱:mail@lo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