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首页  导航地图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翻译·时代·文化——翻译进程思考

陆永昌(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教授)
发表日期:2005年12月2日
http://xzf.2000y.net/mb/1/ReadNews.asp?NewsID=23052

重要观点摘录:(点击这里可跳过摘录,直接进入正文)

  翻译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语言转换,而应该最大程度地传达出原文中的所有文化色彩,传递各种不同文化信息,再现出各国不同的深刻的文化背景,否则被认为是不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表现,是不负责任的态度,起不到促进民族之间理解的作用,埋下容易引起误解的隐患,也被认为是剥夺读者的知情权。

  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不了解而爆发的流血冲突太多了。

  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翻译,必须淋漓尽致地传递文化因素,克服文化障碍,原汁原味的翻译是实现世界文化平等交流的根本途径之一。

  我们对外的翻译也不尽如人意。很多在国外生活过的中国人,他们的共同感受是,国外很少听到中国的声音,外国人了解中国微乎其微,而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还常常“绕道”走,“绕”过丰富的中国文化。比如,“胸有成竹”,我们翻译成:have definite ideas to meet a situation(在所遇到的场合有明确的想法),或者 have in mind a plan worked out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经过慎重考虑后头脑中已有计划),其中的“竹文化”丧失殆尽。

  我们中国人有着丰富的“龙文化”,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希望自己的后代有出息即“望子成龙”,成语如“藏龙卧虎”、“鱼龙混杂”、“攀龙附凤”、“生龙活虎”等都表达出对龙的崇敬,可西方人则把龙看成是妖怪、恶神,看成是残酷的人。

  为此,我们在处理“四条龙”的翻译时,因为俄罗斯人不喜欢“龙”,我们往往就把它翻译成“四只熊”(因为俄罗斯人喜欢熊),中国“龙”的文化变成了俄罗斯“熊文化”。像这类例子,俯拾即是。

  我们要大力把中国特色的文化推向世界。应该把中国的“竹文化”推出去,应该把中国“龙文化”推向世界,尽一切力量把中国丰富的文化介绍给世界,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今天,由于对外开放与民间的交流,人们已经具备接受的基础。事实证明,各国文化的交汇,只会丰富世界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经过了解,可以融汇在一起,完全可以共存。翻译应该加强世界文化交融,使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融入国际信息社会。

  翻译,作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的最重要的桥梁与媒介,多少个世纪以来,在人们的生活中举足轻重。人们正是通过它,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同时,人们在不断探讨如何完善翻译,总是期望给它定一个永恒的标准,以求一劳永逸。

  其实,翻译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国的翻译发展史,就是一部“动态”史。

  从内容看,在漫长年代大量翻译的是佛经,到了16、17世纪才开始面向自然科学,之后深入到哲学、社会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翻译逐渐渗透到人类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译名看,多少年前,在我们认识外国的初期,我们将“America”翻译成“美国”,“England”翻译成“英国”,把“France”翻译成“法国”;我们把外国人,如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简化成“托氏”,费多尔·米哈依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简化为“陀氏”。然而,今天,我们不会再把国名“Madagascar”(马达加斯加)、“Mauritania”(毛里塔尼亚)再分别简化成“马国”、“毛国”。再长的国名、地名,我们一般都会用音译的方法全部翻译出来,例如阿根廷的首都“Buenos Aires”译成“布宜诺斯艾利斯”,加拿大的“Chesterfield Inlet”译成“切斯特菲尔德因莱特”,德国的“SchleswigHolstein”译成“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

  从具体作品的译本看,同一作品不同时期出版,不同译本也在不断变化,这里以《列宁全集》中译本中的几段处理为例,其中带有异国风味的表达方式都发生了演变。

  “像口袋里藏不住锥子一样”,第一版简单地处理为“这是谁也隐瞒不了的真理”,第三版恢复原来的形象。

  “普罗克鲁斯提斯床”由初版翻译的、完全有着中国文化背景的典故“削足适履”,到第五版直接改译为“普罗克鲁斯提斯床”,并加注说明: 源于希腊神话,普罗克鲁斯提斯是强盗达马斯忒斯的外号,强盗抓住行人,就把行人按在床上,如果行人比他们的床短,他硬是把行人拉长,如果行人比床长,他则砍掉行人的脚。

  俄罗斯的“冬天的尼古拉节”在1963年的版本中译成中国24个节气中的“冬至”,到1984年的版本改成了“冬天的尼古拉节”,这实际上更贴切:俄罗斯冬天尼古拉节是俄历12月6日,与我们的冬至不是一天,其含义也不一样。尼古拉是宗教传说中的圣徒,被看成是耕种和收获的庇护神。这类翻译的例子不胜枚举。

  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不同时期的读者对翻译的要求也不一样。一个世纪前,林纾(1852—1924)翻译时,由于他不懂外语,完全靠他人口述,翻译的作品与原著有很多地方大相径庭,风马牛不相及,而且在翻译中大量地用中国的表达方式替代原文的表达,有时连外国侍候小姐的名字也换成中国式的“秋香”。为了不影响某女性的“美”,他大刀阔斧地砍去她们男女之间的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私生活的描写……然而,人们不但“原谅”他,而且非常感谢这位“开拓吃螃蟹的人”。

  他翻译的作品,激荡人心,让人读了如醉如痴。他翻译的法国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他的译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风行海内,如他同时代人严复所形容的那样:“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但是,今天如果再有谁像林纾这样翻译,必然遭来非议。非但如此,即使按照一般的“常规”,按照老一套的“习惯”翻译,也会受到新的挑战。比如,不久前,外国文学评论家余一中先生在《大炼“钢铁”炼出的废品》一文中指出了如今翻译中许多令人深思的现象:

  在俄罗斯赞美一个人时,我们译为“儒雅”; 俄罗斯人妒忌时,我们译成“吃醋”; 译文中还大量出现“把他送上西天”、“王八蛋”之类的语言……难道儒学在俄罗斯如此流行?大多数俄罗斯人也信奉佛教?他们也与中国人一样用共同的典故——吃醋?一句话,难道俄罗斯与中国有完全相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样的翻译岂不成了误导?!

  显然,翻译与时代紧密关联,无论是翻译的内容,还是人们对翻译的要求,都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翻译是一种“动态”。因此,探讨翻译,不能脱离时代,不能脱离人们的认识水平、接受水平,离开时代谈“直译”、“意译”,谈“归化”、“异化”,试图给翻译定一条比如“信达雅”之类的永恒的标准,来把翻译看成一个一成不变的静止过程,都是难以奏效的。

  因此,研究翻译,首先应该研究时代,研究人们接受的程度、人们的理解水平、人们的精神需求等,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确立符合时代的“标准”。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用过去的习惯,或者用过去传统的方式来衡量和理解翻译过程。

  不同时代赋予翻译不同的理念,今天人类进入21世纪,步入全球化的国际信息时代,现代科学的发展几乎成爆炸式、跨越式,成几何级数。今天的时代——全球化的进程,赋予翻译一个全新的观念——文化概念。

  这里所谈的文化是大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种特定人群普遍自觉认同的观念和规律系统,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的知识、艺术、结构、符号、风俗、习惯、信息、价值和理念。1982年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墨西哥宣言》中说:“……文化是体现出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特定的那些精神的、物质的、理智的和感性的特征的完整的复合体。”

  尽管自诞生之日起,翻译就与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但翻译与文化联系的要求从未像今天如此紧密。如今,文化建设已经被提到战略的高度。在国家政策方面,已经把先进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相提并论。先进文化是社会的一种特殊的力量,它促进社会的发展,推动着人类进化的进程,决定着民族进步的时代,文化成了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各国文化有共性,但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每个民族独特的特征,独特的思维,独特的生活方式,又决定着各国文化带有鲜明民族特性的差异。不同的地域与传统产生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文化氛围左右人们的生活,会成为不同民族交往的障碍。

  实际上人们几乎每天都在努力跨越不同地域而产生的文化障碍,人们之间需要了解。一个民族内是如此,比如,在中国的海南省,你称女服务员或者小姑娘为“小姐”,她们会满脸的不高兴,因为在海南,“小姐”与不大体面的“服务小姐”挂起了钩。

  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了解更是如此。原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尽管在中国时间不短,但当一位女记者为了表达自己对于国家队的期望之情,激动地向米卢说“今年是马年,祝愿中国队能在世界杯上‘马到成功’,您能对球迷说点什么吗?”时,他只能理解为“马”的含义,只表示“要培养出很多‘马’……” ;

  中国人见面说“您身体很棒”,但是对俄国人说这样的话,他们会马上连敲三下桌子,或者连吐三声“呸”来除“晦气”;

  俄罗斯人高举着紧握的双手,以示“友好”、“握手言和”,美国人认为这样的动作“傲慢”、“盛气凌人”;

  美国“OK”的手势动作表示和平,可巴西理解为“轻视人”;

  在谈到说谁、谁正好来时,俄国人说“说到狼,狼就到”,英国人说“说魔鬼,魔鬼到”,法国人说“一说到狼,就看到狼的尾巴”,意大利人说“刚说到狼,狼就趴在你的背上”,而中国人则说“说曹操,曹操到”,有的地方还说“说王八,来了鳖”;

  在表示小题大做时,我们喜欢说“把芝麻说成西瓜”,俄国人说“把苍蝇说成大象”,英国人说“把鼹鼠当成了大山”,德国人说“把蚊子说成大象”,而西班牙人则说“把跳虱说成大象”;

  在说动歪脑筋时,俄国人说“拉的是孩子的手,动的是孩子妈的脑筋”,英国人说“许多人都是因为喜欢保姆去吻孩子”,法国人说“贵妇人都是因为爱骑士而去吻他的侍从”,德国人说“吻的是孩子,想的是孩子的妈”,中国人则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同一现象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如“落汤鸡”一词,中国人理解为:一个人从头到脚被水淋透,而俄罗斯人在它的身上则看到了“可怜虫”、“意志薄弱者”、“懦弱的人”……

   文化障碍小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日常小事,大到关系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人们时常由于思维不了解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翻译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语言转换,而应该最大程度地传达出原文中的所有文化色彩,传递各种不同文化信息,再现出各国不同的深刻的文化背景,否则被认为是不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表现,是不负责任的态度,起不到促进民族之间理解的作用,埋下容易引起误解的隐患,也被认为是剥夺读者的知情权。

  一位读者说得好:“翻译作品就是翻译作品,我阅读的时候就知道是在看翻译作品,我的感受很好……”,“中西文化思维习惯、表达方式不同,应尽可能让其存在……”(见《译林书评》2000年第二期,3月15日)

  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不了解而爆发的流血冲突太多了。

  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翻译,必须淋漓尽致地传递文化因素,克服文化障碍,原汁原味的翻译是实现世界文化平等交流的根本途径之一。

  翻译应广泛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其中包括优秀的表达方式,突破自我中心民族意识,以包容万方宏阔气度,容纳异邦英华。

  我们不但说“猫哭老鼠——假慈悲”、“三思而后行”等,而且也应会说“流着鳄鱼的眼泪” 、“七次量衣一次裁”等,要把“时间就是金钱”、“条条大路通罗马”等世界优秀文化因素输入中文的语库!

  然而,翻译与时代,翻译与文化问题,还没有完全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近年出版的理论著作中我们仍然屡屡看到,对于像“压在自己肩头上的这座大山终于卸下了”、“一封封信地狂轰烂炸”这样的外国表达方式,有的学者至今认为要“根据中文说法”分别译成“一再来信”,“我终于卸下了一副千斤重担”(事实上,俄罗斯根本没有“斤”的概念)。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第一张饼不好煎”要用中国的“头一炮没有打响”代替;“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坟墓”非得译成“已经半截身子入土了”或“行将就木”,外国的墓碑要译成中国式的墓碑:某某某之墓,而不能翻译成“……在这里安卧着上帝的奴仆……”等等。

  前不久出版的一本大型的翻译词典在前言中,还坚持认为像 “没有玫瑰不带刺的!”这类外国的表达方式就应该翻译成“有利即有弊”之类的中国的表达方式。其实像“没有玫瑰不带刺的!”这一说法惟妙惟肖地反映出玫瑰“既芳香,却又多刺”的特征。

  如果我们只以“中文说法”为标准,优秀的外国文化永远进不来,我们的现代汉语(更确切地说是华语,或中文)就不会形成,中国的语言中也永远不会有标点符号!

  我们对外的翻译也不尽如人意。很多在国外生活过的中国人,他们的共同感受是,国外很少听到中国的声音,外国人了解中国微乎其微,而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还常常“绕道”走,“绕”过丰富的中国文化。比如,“胸有成竹”,我们翻译成:have definite ideas to meet a situation(在所遇到的场合有明确的想法),或者 have in mind a plan worked out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经过慎重考虑后头脑中已有计划),其中的“竹文化”丧失殆尽。

  我们中国人有着丰富的“龙文化”,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希望自己的后代有出息即“望子成龙”,成语如“藏龙卧虎”、“鱼龙混杂”、“攀龙附凤”、“生龙活虎”等都表达出对龙的崇敬,可西方人则把龙看成是妖怪、恶神,看成是残酷的人。

  为此,我们在处理“四条龙”的翻译时,因为俄罗斯人不喜欢“龙”,我们往往就把它翻译成“四只熊”(因为俄罗斯人喜欢熊),中国“龙”的文化变成了俄罗斯“熊文化”。像这类例子,俯拾即是。

  我们要大力把中国特色的文化推向世界。应该把中国的“竹文化”推出去,应该把中国“龙文化”推向世界,尽一切力量把中国丰富的文化介绍给世界,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今天,由于对外开放与民间的交流,人们已经具备接受的基础。事实证明,各国文化的交汇,只会丰富世界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经过了解,可以融汇在一起,完全可以共存。翻译应该加强世界文化交融,使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融入国际信息社会。

  总而言之,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认真研究翻译发展变化规律,根据人们接受的程度、理解水平、精神需求、时代的要求,不断确立符合时代的“标准”,与时俱进,无愧于历史赋予翻译的伟大使命。

  


首页  导航地图  论坛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龙 Loong 网主编信箱:mail@loong.cn
* 题图装饰背景图片取自荷花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