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首页  导航地图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建立“中式话语”,在世界话语权中占一席之地

  编者按:今天在检索文献时发现以下两篇文章,作者们都说得非常好,这里先摘录几句:“长久以来,人们心安理得、习以为常地接受了英译强加于京剧头上的这顶‘洋帽子’!究其原由,其中未必没有‘西方中心论’的影响,未必没有缺乏自信、‘挟洋自重’的心理在作祟。”“走出国门的中国文化首先是带有中国符号的文化产品,中国元素、中国概念、中国故事采用汉语拼音表达才能使中国文化保持民族性,从而建立起‘中式话语’,在世界话语权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华文化走出去,不能以牺牲中华文化本来含义为代价。”。(黄佶,2009年5月3日)

摘掉英译强加的“洋帽子”

邵一峿,2006年12月15日,光明日报
http://www.gmw.cn/01gmrb/2006-12/15/content_522717.htm

  最近关于“中国龙”的争论,将汉语的英译问题又提了出来。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不同语言的翻译或转换,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文化交流形式。但语言翻译或转换的困难在于,并不是每一种语言的所有单词都能在其他语言中找到完全对应的符号。特别是有些单词所承载和传递的是本民族独有的文化信息,所代表的是本民族那种独特的心理体验和思维方式,有着极为丰富的民族人文内涵,几乎不可能照搬其他语言中的现成符号来加以对应,进行翻译。

  汉语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词。在对这些词进行翻译时,存在着不少不准确、甚至错误之处,影响了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试举英译中的几例证之:

  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英文译作“the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如果我们把英译再翻回中文,就变成“谦卑的行政地方官员的花园”。大家知道,明嘉靖初年,御史王献臣辞官回乡,买下大宏寺,改建为私家花园,并借用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语意,取名“拙政园”。所以,这里的所谓“拙”,是归田者的自谦;所谓“政”,指的是“浇水卖菜”一类赋闲后的田园生活,传达和强调的是“退休”后的闲适,将其译作什么“Humble Administrator(谦卑的行政官员)”,就与原意相去甚远。这种翻译,不要说外国人难以理解,中国人也看不懂!笔者初次见到这个英译词时,尽管其中组合的几个英文单词都不陌生,但怎么也猜不着它的所指就是“拙政园”。

  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京剧”一词的英译:“Beijing opera”。将其译回中文,就成了“北京歌剧”。歌剧(opera)是西方最重要的古典(classical)艺术形式之一,它的前身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演唱剧在 16 世纪已出现。16 世纪末西洋歌剧基本成型,17 世纪中叶(1644年)opera 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歌剧早已成为西方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西方广大听众耳熟能详。京剧和西洋“歌剧”是在各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独立发展起来的,各自传承了太多的独具特色的东方或西方人文内涵,具有很大的差异,是两种极不相同的艺术样式。

  所以,“Beijing opera”(“北京歌剧”)倘若只是作为一种比喻、一种戏说,倒也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就十分附会牵强,不科学,也不准确。按照这种翻译逻辑,我们未尝不可将 opera 的中文译作“意大利京剧”或“西洋京剧”。但如果真的这样翻译的话,恐怕一定会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问题在于长久以来,人们却心安理得、习以为常地接受了英译强加于京剧头上的这顶“洋帽子”!究其原由,其中未必没有“西方中心论”的影响,未必没有缺乏自信、“挟洋自重”的心理在作祟。在笔者看来,Beijing opera 这个英译最大的问题,是模糊了京剧自身的特点,会给不了解或没有听过、看过京剧的外国人造成误解,误以为京剧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 opera 多大影响,甚至可能是 opera 的北京“变种”。

  京剧是中国的国剧,是最能集中代表中华文化特点的、中国独有的艺术种类之一,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民族文化底蕴,但 Beijing opera 这个京剧的英译,除了能给人一些方位感或地理上的概念外,京剧的全部精义、神韵和绝无仅有的文化特色,都让一个极其专门的西方术语遮掩掉了!问题还不仅仅如此,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剧种也都被英译戴上 opera 的洋帽子,如 Shaoxing opera(越剧)、Guangdong opera(粤剧)、Hubei opera(汉剧)、Shanxi opera(晋剧)、Sichuan opera(川剧)、Chu opera(楚剧)、Shaanxi opera(秦腔)、Kunqu opera(昆曲)等等。如此众多的 opera,难免会让西方人产生混淆,摸不着头脑,显然是不利于外国人了解中国戏曲独有的文化特色的。因此,应该摘掉英译强加给京剧以及众多中国地方戏曲头上的“洋帽子”,抛弃这种生造的、似是而非的译名。

  其实,各种语言中,都有不少承载着本民族特有文化信息的专有名词,用其他语言是难以精确对译、甚至是无法意译的。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吃力不讨好地意译,不如进行音译,这是翻译中常见的做法,也符合翻译的一般规律。现在看来,对汉语中这类专有名词的翻译,比较可行的还是采用汉语拼音标明原文读音的办法。如“拙政园”可译作 Zhuozheng Garden;“京剧”译作 Jingju;“昆曲”译作 Kunqu 等等。即使有些专有名词意译也许并不十分困难,如“故宫”、“颐和园”、“长城”、“紫禁城”等,但由于其内蕴涵着极为丰富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信息,也以音译为宜。如“故宫”译作 Gugong(或 Gugong Palace),“颐和园”译作 Yiheyuan Garden,“长城”译作 Changcheng 等等。

  顺便说一下,“故宫”现英译为 Imperial Palace,字面意思就是“皇宫”,“故”的意思一点也未翻出来,原文中的历史感也在英译中丧失殆尽;与此相联系的“故宫博物院”,英译作“the Palace Museum”,也有同样的毛病。“颐和园”现译作 the Summer Palace,意为“夏宫”,意思倒是不错,只可惜世界上的所谓“夏宫”不止一个,原文本身所透出的民族文化特性也因此译而消解。

  对上述一类专有名词进行音译,起码有三条好处:一是不生硬滞涩,可以让西方人一看就知道是源自中文的专有名词;二是不会造成误导,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概念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三是如同许多外语的中文音译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一样,这些汉语的英文音译也肯定会丰富英语的词汇。

  当前,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断扩大,希望了解中华文化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准确地向外国人译介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的杰出创造,是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需要举国家之力,协调并汇集文化、教育、科技、体育、旅游、新闻出版和社科等方方面面的力量来进行。虽然它的难度很大,但由于这项工作不仅事关对外文化交流,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对外形象、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因此值得花大力气去做。

------------

在对外交流中译好中华文化名词术语

2008年7月16日,光明日报
http://www.gmw.cn/01gmrb/2008-07/16/content_805198.htm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记者汪大勇)中国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日前在京呼吁,开展对外交流要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翻译工作,名词术语翻译应坚持以我为主,尽可能保留中华文化独有特色。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谢正观认为,走出国门的中国文化首先是带有中国符号的文化产品,中国元素、中国概念、中国故事采用汉语拼音表达才能使中国文化保持民族性,从而建立起“中式话语”,在世界话语权中占有一席之地。比如,京剧不再是 Peking opera,而是 Jingju;相声不再是 Cross talk,而是 Xiangsheng。

  专家们强调,在语言传播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应将是否能达到交流的目的、最接近于完美的表达,作为采用外文意译还是用汉语拼音音译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原则也很重要,对于一些使用已久的翻译方式不要轻易改动。两种不同语言间有些词汇的义项是难以一一对应的,英文中如有对应的词就可用英文翻译,对于那些不具有可翻译性的,可用汉语拼音音译。这样用汉语拼音转写的词汇也是对世界语言的丰富。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对方的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强行的态度都不可取。

  有专家还对目前国际传播中曲解中文或一味附会外文的倾向提出批评。如电影《赤壁》英文名称叫做“red cliff”(红色的峭壁)。“赤壁”是专有名词,是三国时期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应该用汉语拼音音译,将其翻译成 red cliff,完全不能传达这一词汇所表达的中华文化内涵,也是对外国人的误导。

  专家们指出,中华文化走出去,不能以牺牲中华文化本来含义为代价,要组织学术力量对中文词汇翻译情况进行收集、整理,编写名词术语统一翻译辞典和汉语拼音音译手册,对名词术语的翻译进行规范引导,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切实把中华文化传播工作做好。

  


首页  导航地图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龙 Loong 网主编信箱:fishman_uu@hotmail.com
* 题图装饰背景图片取自荷花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