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
外国时政漫画中的中国舞龙梗 中国人的舞龙(dragon dance)艺术很早就被传到欧美国家去了。在 1848年出版的《中国总论》里,作者中国通卫三畏写道:“在春天或秋天举行的节日上可以看到最漂亮的彩灯表演,渔民这样做是为了取悦水神。游行中不可或缺的主角是一条十五英尺或更长的龙,它是由轻质的、像水桶那么大小和式样的竹子框架构成的,相互用彩色的棉布或丝绸连接和覆盖着,两端分别是张着嘴巴的头部和活泼地摇摆着的尾巴。这个怪物象征着大海的统治者,它的头部和每个关节处都有一根棍子支撑着它,男人们举着它穿过街道。他们一边走一边让龙扭曲蠕动和波浪起伏地活动着。同样被照亮的巨大的鱼模型走在龙的前面,一路伴随的还有音乐和烟火,持续不断地警告着路边的恶魔远离道路。当整个队伍蜿蜒走过黑暗的街道时,它们构成了一幅非常明亮的景象。”(Samuel Wells Williams, The Middle Kingdom, vol.2 (New York & London: Wiley and Putnam, 1848), p.83.) |
舞龙,1867年
1850 年代,大量华人来到澳大利亚的本迪戈(Bendigo)淘金。本迪戈每年在复活节会举行庆祝活动,为当地慈善机构募捐。华人于 1879 年开始参加复活节游行表演活动,1892 年的复活节,华人开始在游行时舞龙。这条龙是在中国制造的,到了本迪戈再组装起来,约六十米长,是用纸型、丝绸、棉花和竹子做成的,装饰着镜子和羽毛,有很多舞蹈者举着它加入游行的队列。这条舞龙道具至今保存在本迪戈金龙博物馆(the Golden Dragon Museum)内。 后来外国人反而成了舞龙的主力军。有些人对道具布龙做了改进,龙身体的直径很大,舞龙者钻在龙的身体里面。 |
The special Chinese ceremony to earn the good will and indulgence of the evil spirits.
New York Journal(纽约日报), 1896年11月15日
1982年,美国
这种巨大的龙头太沉,后来装了轮子,被称为 Dragon Wagon(龙车)。 |
Dragon Wagon(龙车),1983年
因此,外国的漫画家们受到启发,用舞龙来表现内外不一,不仅在涉及中国话题时使用这个梗,在不涉及中国话题时也会使用。 |
美英日悄悄地支持清王朝对抗俄国,1903年
图中的舞龙道具象征中国,但画家为它画了两只杜拉根兽(dragon)特有的蝙蝠肉翅,可见漫画家不知道中国龙是什么样的,就按照自己心里的杜拉根兽的形象画了一条龙。根据图中舞龙者的服饰,可知他们分别是英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他们舞着龙驱赶着象征俄国的熊。漫画描绘的是二十世纪初,俄国想独占中国东北,但英国、美国和日本为了自己的利益,坚决反对,他们鼓动清政府把俄国赶出东北地区。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外表强大,内部分裂,1965年
法国总统戴高乐(De Gaulle)一贯坚持民族主义立场,主张法国独立、欧洲独立,抵御美国对欧洲事务的干涉。他还反对美国与西欧国家建立的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缩写是 NATO)。法国最终于 1966 年退出了北约。上图把北约组织画成一条中式舞龙用的布质道具,其它演员都朝右边跑,唯独戴高乐向左边跑,使北约组织面临瓦解的局面。 |
欧盟(EU)悄悄地和中国一起对抗美国山姆大叔,2005年
图中龙的牙齿都被画成了导弹,意思是中国的武装力量日益强大。美国山姆大叔正在疑惑为什么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得这么迅速,他突然看到了舞龙的人中有一个人的手提箱上写着 EU、画着一圈五角星,这都是欧盟的标志。漫画的意思是:美国想遏制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但它的盟友欧盟却在暗地里帮助中国发展军事力量。 |
关键词:Putin,Russia,Ukraine,invasion,2022年7月11日
上图也使用了中国舞龙这个梗。但是图中的“龙”不是中国龙,而是欧美文化中象征恶魔的杜拉根兽。因为两者在英文里都被称为 dragon,于是被外国人混为一谈。 这幅漫画的意思是:普京领导的俄罗斯杜拉根兽看上去很强大,但是它的军队在乌克兰受到重创,充满了残兵败将。 |
局部放大
错误翻译导致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传播也发生了错误,外国人接受到的信息和本意截然相反。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国内学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了。 (部分漫画和介绍摘自《译龙风云》一书) (黄佶,2022年7月13日) 相关链接: “端午节”译为 Dragon Boat Festival 是非常错误的 -------------------------- (返回顶部) |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