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首页  导航地图  论坛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浅谈龙的文化内涵:龙和 dragon 是小同大异

赵培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师)
来源:驿路梨花 http://blog.daqi.com/article/52318.html

  汉语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包括知识性文化和交际性文化。其中交际性文化“主要指暗含在语言内的文化因素,例如暗含在汉字内的文化因素”(盛炎,《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第80页),而这种暗含的隐蔽的文化,是埋得很深的,难以发现的,不易被人察觉,更不易被外国人察觉。

  外国人和中国人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时这种差异很大。因此就带来了交际上的困难和障碍,本文尝试从微观的角度阐释这种差异,找一找出路。

  不少对外汉语教材都提到了为全世界广大华人都能理解的“龙”。如:《说汉语》(吴叔平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下册第一课说中国人起名时,“男人用‘虎’、‘龙’、‘海’的多一些”,“有的小名是按属相起的,比如‘小虎’、‘龙龙’ ‘牛牛’什么的”。第二课练习“我属×”这一句式,“明年是龙年”、“明年出生的属龙”、“张老师的儿子叫龙龙,他一定是龙年出生,属龙”,“今年24岁的人属兔,23岁的属龙”。《阅读理解》(北语、华语联合出版,89年2月版)第八课讲“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耍龙灯,端午节赛龙舟。《汉语口语Ⅱ》(华语教学出版社)第二课北海“有九龙壁和五龙亭”,《实用汉语课本》(商务印书馆)第四册第二十四课,说长城“象一条就要起飞的巨龙”等等。

  以上这些只是笔者信手翻来的。在这些课文里都给“龙”作了注释:

  龙(名词)long:dragon


一、问问清楚,龙为何物?

  许慎《说文解字》讲“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辞源》说,龙是“四灵”之一,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李时珍《本草纲目》提到“龙,其形有九,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曹操(《三国演义》,第21回)青梅煮酒论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韩非子·说难》写道:“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估计真有其事,“神人”“不食五谷,吮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庄子·逍遥游》),屈原“驾飞龙兮北征”(《楚辞·九歌·湘君》),古人相信,龙经常生活在水中,但“不处网罟之水”(《竟林》引《任子》)“食乎清而游乎清”(《吕氏春秋·离俗览》),倘若“川渊枯则龙鱼去之”(《荀子·致士》)。三国的周瑜说刘备“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唐朝的杜甫感慨“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秋兴八首》)。看来,不管是江中,还是池中,龙确跟水有关。


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

   有一首台湾校园歌曲,“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她的名字就叫中国;遥远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这首歌曾唱遍大江南北,海内外华人大多都知晓。华人常常以“龙的传人”自居。

  自先秦时代起,龙就被视为祥瑞动物,和“凤麟龟”一起并称为“四灵”。到了西汉时代,“四灵”又与“四方”观念结合,称为“四方神兽”,即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对于龙,中国人是真的喜欢,除了春秋时楚国的一个贵族叫叶公的以外。


点击图片可欣赏歌曲《龙的传人》

  叶公,名子高,封于叶(河南叶县)。汉代刘向在《新序·杂事》中记载:“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叶公被吓得“失其魂魄,五色无主。”他只是表面上喜欢,龙真的来了,他反而害怕了。

  但北京故宫的主人就不是这样。据统计,故宫太和殿共有龙 12654 条,仅太和殿前后四十扇大门,每扇门就有五条木刻雕龙,至于门窗上的精致花纹鎏金铜叶龙,共有 3504 条。中国人多,中国龙多,外国人置身其中,他们会作何感想?


三、英文“dragon”与“龙”同否?

  汉语里有个“龙”,英语里有个“dragon”。说汉语的人多,说英语的人也不少。大多用英语注释的对外汉语教材都把“龙”这个字解释为“dragon”。看起来龙与“dragon”的意义是一一对应的。是否果真如此?

  英国的 G·Leech 曾在《语义学》中把词汇的意义区分为七种:1、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2、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3、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4、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5、反映意义(reflected meaning);6、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7、主题意义(thematic meaning)。

  实际上,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背后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决定了操汉语和英语两种不同语言的人会对概念意义相同的词汇有着不同的解读。更何况“dragon”在概念意义上和汉语的“龙”就有很多不同。

  刚才说了,在大多时候,在大多中国人眼里,汉语的“龙”在概念意义上是:龙是一种“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的能“登天”能“潜渊”、人可骑可驭的温驯动物。

  现在比较一下“dragon”:

  1、a large fierce, imaginary reptile usu. able to fly and breathe
  (The dictionaty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外研社,2000年9月第一版,第431页)。

  2、an imaginary monster that was supposed to be a huge winged reptile, often spouting fire.
  (Webster's Dictionaty of American English, Random House, Inc. FLTRP,1997年8月第一版,第415页)

  3、a large imaginary animal that has wings and a long tail and can breathe out fire(附插图)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外研社,1995年最新版,第408页)。

  4、a large angry, imaginary animal usu. able to fly and breathe fire(附有插图)。
  (The Basic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外研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184页)。

  5、imaginary amimal with wings and claws,able to breathe out fire(附有插图)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Extended 4th edition,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2年1月版,第437页)

  6、a large, fierce, imaginary animal, usu. represented with wings, a long tail, and fire coming out of its mouth(附有插图)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Am. English,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第259页)

  7、In stories and legends, a dragon is an animal like a big lizard. lt has wings and claws, and breathe out fire.

  笔者不避繁琐,就所搜集到的较权威的词典里有关“龙”的解释,一一枚举,观其大略,英语的“龙”大概有以下特征。这是一种传说中或想象中的动物,类似蜥蜴(lizard),体形宠大(large),性情凶猛(fierce),长着双翅(wings),一条长尾(a long tail),爪象鹰爪(claws),通常会飞(able to fly),口中喷火(breathe out fire)。

  结合所附插图看:通常是凸眼、双耳、四足、尖牙、长舌、有须,双翼像蝙蝠,全身有鳞片,取坐姿时好像袋鼠,尾置于地。这是英语里的“龙”的形象,令人感到恐怖,在中世纪,“龙”是罪恶的象征。这来源于圣经中的故事。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被称为 the great dragon,因此,在基督教美术中,“龙”总是代表着邪恶。一些圣徒如圣麦克尔、圣乔治等都以杀死“龙”为其业绩。“龙”这种形象很早就被用在战旗上,在诺曼人征服英国以前,“龙”是英国皇家的主要战争徽记。(见胡文仲主编《英美文化辞典》,1995年10月第一版,第203页)。由此可见,汉语的“龙”和英语的“dragon”不是完全相同、一一对应,也不是大同小异,而是大异小同。


点击图片,更多 Loong 的公益广告


四、龙的情结,华人都有

  在华人世界里,在华人心目中,大多把龙作为一种最为荣耀的动物,华人都把自己叫做龙的传人。

  《太平御览》引《春秋合成图》云:“尧母庆都与赤龙合昏(婚),生伊耆,尧也。”可见尧是由龙演生的。尧、舜、禹,都是传说中的上古的贤明君主。

  远古神话中,有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鲧因盗神土为帝所杀,死后“三岁不腐,刻之以吴刀,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可见远古时期,华夏的先人就被视为龙的化身。

  在华人看来,龙是吉祥的神物,是“四灵”之一,它是尊严的化身。因此华人大多有龙的情结,在心理取向上,在群体文化特征上,在漫长的文化积淀里,很多都在向龙靠拢,不是吗?

  (编者注:只要看看有多少人的姓名中有“龙”这个字、多少企业的名称、商店的招牌、商品的商标中包含“龙”,上述问题不难得到肯定的答案。——黄佶,2006年10月16日)

  十二属相里有龙,有大龙、有小龙、有龙年,据说龙年出生的孩子有出息,能沾龙光。《史记·项羽本纪》里刘邦去赴鸿门宴,范增“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无采,此天子气也”,劝项将军急击勿失。可怜将军心太软,失了机会,结果四面楚歌,乌江自刎。

  以前,中国人都过二月二,二月二又叫“龙抬头”,实际上是指百虫经过冬眠,开始苏醒了。这一天吃的春饼叫吃“龙鳞”,吃的捞面叫吃“龙须”,吃的馄饨叫吃“龙眼”,吃的饺子叫吃“龙耳”。吃了就富贵,吃了就吉祥,吃了就一顺百顺。虫子就是虫子,是一种节肢动物,腹部有节,但不叫“虫抬头”,而叫“龙抬头”。

  中国的福建简称“闽”,大家都说福建人“门里是条虫,出门是条龙”。确是的。

  唐朝的李太白《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什么原因?很简单,“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

  这龙门在哪儿?《艺文类聚》九六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大鱼积龙门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为鱼)。”一朝成龙,则能呼风,能唤雨,受千人敬仰,万人膜拜。据《三国演义》六十回,刘玄德前军 “所到之处……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要焚香,要顶礼。难怪老百姓都望子成龙:希望子孙成为出人头地的人物。

  就连“配搭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这句话,也说成了“配套成龙”或“成龙配套”。看来,不成龙就不配套。还有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紧密联系和配合也叫“一条龙”,比方说:“产运销一条龙”就好听。

  在汉语里,在华人眼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所以,水嘴儿,叫龙头;有的地方管自行车把也叫龙头。救火的工具叫水龙,灯火游动起来,叫火龙;桂圆叫龙眼,戏装叫龙套;英语的 nylon,有的翻成“锦纶”,有的翻成“尼龙”,但人们对叫“尼龙”更习惯。方言里讲故事叫摆龙门阵;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巴黎的艺术家经常接受贵妇的招待,在客厅里集会,谈论文艺政治等,这个客厅叫 salon,译过来就是“沙龙”。

  考古学上,把一些哺乳动物的牙齿化石叫龙齿,骨骼化石叫龙骨;工程学上,把从两端相向施工,最后剩下的缺口,叫龙口,截流这个口,叫合龙。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华人好龙,向龙靠拢,由此可见一斑。


五、文化相遇,谁该让步?

  上文提到,华人好龙。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封建时代,龙是皇帝的象征,皇帝是真龙天子。《天国演义》第一回,刘、关、张解了青州之围,有诗写道:“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刘玄德就是一龙,关张是二虎,开篇就交待了。唐代章碣的《题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里的“祖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皇帝。龙作为帝王的象征能起到神化帝王的作用,“神龙见首不见尾”。

  帝王是真龙天子,要说龙体、龙颜、龙准;帝王用的东西,要说龙驭、龙床、龙袍;像龙的东西,有龙舟、龙灯、龙车等。

  跟龙有关的成语不少:“虎啸风生,龙腾云起”,“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周易·乾》)。龙虎常并提:龙蟠虎距、龙潭虎穴、龙呤虎啸、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骧虎步等;封建时代,龙象征皇帝,凤象征皇后,龙凤常并提:龙章凤姿、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盘凤逸等。

  蛇又叫小龙,龙蛇并称:龙头蛇尾、强龙不压地头蛇等。“龙食乎清而游乎清”(《吕氏春秋·离俗览》),鱼儿又离不开水,也有龙鱼并称的:鱼龙混杂、曼衍鱼龙、白龙鱼服等。不难看出,成语里的“龙”,有“龙”的成语,褒义居多。

  在华人世界,龙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包容了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思索,让人们进入一种无言的思维境界,就像基督教的十字架和苏维埃的锤子镰刀(林语堂《中国人》)。看到“龙”就想到了尊严、荣耀、智慧、力量。这是华人对“龙”的联想意义。

  而在西方人的心目中,“dragon”是凶恶的象征,所以在英语中,“dragon”所引起的联想与“龙”在汉语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是两样。If someone calls a woman a dragon, they mean that she is fierce and unpleasant.(Collins COBUILD, Learner's Dictionary,2000年10月第一版,第332页)。在英语中,dragon 常指 a fierce bad tempered old woman(泼妇,性情暴烈的老妇人)。例如:

  1、That old woman'a real dragon! 那个老太婆简直是个母夜叉。
  (Longman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外研社,92年5月第一段,第408页)

  2、When she's angry, She is a dragon. 她生起气来像个母夜叉。
  (The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外研社,2000年9月第一版,第431页)。

  3、The woman in charge of the accounts department is an absolute dragon. 会计科那个女科长是个十足的母夜叉。
  (Oxford Advor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Entended 4th edtion,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2年1月版, 第437页)。

  看来,这里的“dragon”,都是指脾气暴燥的老妇女,译过来,“母夜叉”最好。但汉语的“母夜叉”也指长相十分丑陋的妇女。这样的人有没有?如果对号入座,可能陈季常的老婆能胜其任。“季常……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季常又好谈佛,自称龙丘居士。苏东坡戏之:“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是古郡名,柳姓是世居其地的显贵家族,故以河东代柳姓。河东狮吼,用以比喻嫉妒而泼悍的妻子发怒撒泼,汉语叫“泼妇”。(《容斋三笔》卷三·陈季常)。


点击图片,更多 Dragon Lady 资料

  从这个角度说,“龙”与“dragon”联想意义差别之大,有似天壤。对于一个外国人,尤其是有英语语言之背景的外国人来说,有这么大的文化障碍,这么大的文化差异,怎么接受第二文化?学习汉语,这种障碍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两国或两个民族的社会差异越小,接受得就越快;反之,这种差异越大,接受得就越慢。怎么办?入乡随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句话,我尊重你,你也要尊重我。


六、今日看龙,不能顽固

  有的书上说,“理想的事物总是完美无缺的,现实的事物总是优劣兼俱的。龙、凤、麒麟,都是理想的,它们的形象和神性,谁也没有真正见过。人们几乎找不到它们的缺点,由它们产生的故事和语言也几乎都是美好的。”果真如是吗?

  先找找故事。“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这个神话很著名,女娲是世界的创造者,人类万物的始祖,她杀了黑龙,为什么杀?可想而知。

  周处除三害,山上虎,水中龙都是“害”。“害”是什么?于人不利,人想除之。
再说说跟龙有关的语言:屠龙之技,比喻技术高超,却不切实用;龙行熟路,指夏季的雷阵雨,落雨的地方反复下,不落雨的地方总是旱,这里面有没有不满的意思?“攀龙附凤”是个地道的贬义词;龙潭虎穴,比喻极其险恶的地方;降龙伏虎,这里有周处除的两害;“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蛋”,跟“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一样,是责备的口气,不是赞扬;跟着龙王吃贺雨,这是帮凶;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该不该冲?“不认得”说不过去吧。

  龙怕揭鳞,虎怕抽筋,传说龙性温驯,人可骑乘,“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有人婴之者,则必杀人”(《韩非子、说难》)。这是说封建统治者也有“逆鳞”,即他所忌讳的话题,不要去“批鳞”,否则“龙”性大发,治你的罪。上面这些,人们都找到了“龙”的缺点,而且缺点还真不少,如果继读找下去,可能发现的更多。

  另外,“龙”的喻义也有变化,这要辨证地看。社会在前进,一个词的意义有点变化,也是正常的情况。古代蒙学课本里讲“九尾狐,讥陈彭年素性谄而又奸;独眼龙,夸李克用一目眇而有勇”。这里的“独眼龙”绝对是褒义,但今天的“独眼龙”,就含有“讥讽、轻蔑”的意思(《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98页)。

  汉语里的“龙”意义有变化,英语里的“dragon”也非一成不变。

  1999年4月7日,克林顿总统就美对华外交政策有一段讲话:

  More recently, many Americans have looked to China to see either the world's next great capitalist tiger and an enormous motherlode of economic opportunity for Amirican companies and American workers, or the world's last great communist dragon and next great threat to freedom and security.(译文:最近,许多美国人或者将中国视为世界未来的一只资本主义猛虎,可以为美国的公司和工人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机会,或者将其视为世界最后一条共产主义巨龙,对自由与安全构成又一次巨大威胁。)
点击图片,更多西方政治漫画中的“龙”

  (Foreign Leaders Perspectiye on Chin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年1月第一版)

  很明显,克林顿总统在这里希望中国成为一只资本主义猛虎(capitalist tiger)而不希望成为一条共产主义巨龙(great communist dragon),这也是“dragon”的常见意思。但也有所变化,举两个例子:

  1、Japan's chasers are the new industrialised “dragons”——Taiwan,
Singapore, South Korea and Hong Kong。
  紧追日本身后的是新兴的工业化“小龙”——台湾、新加坡、韩国和香港。(LRNW)

  2、As one of the region's “Four Dragons”, Taiwan's economic success has been observed and admired around the world.
  台湾作为这个地区的“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成功一直受到全世界的注目和欣赏。(93/10/4 Newsweek, Ad)
  (1、2 出自《英汉大词典》补编,上译社,1999年7月第1版)

  当然,现在仍有不少人把“四小龙”称作“Four tigers”。但毕竟有变,并且已为不少人接受,已为不少语言学家们所接受。

  (编者注: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因为“四小龙”翻译成“Four Dragon”在西方人听来有贬义,所以才改译为“Four Tigers”。如果这种说法属实的话,那么至少在这里,“Dragon”的贬义仍然没有变。——黄佶,2006年10月17日)

  这样看来,“dragon”与“龙”概念上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文化内涵上也不一样,而且差别很大。但这样差别并不是没有任何变化,这些变化也反映了一个民族价值观的变化。我们不能忽视,更不能排斥。需要的是互相尊重,互相照顾,互相理解。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克服第二语言的文化障碍,为第二语言更好的学习铺好路。

(2006年10月9日)

  

首页  导航地图  论坛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龙 Loong 网主编信箱:mail@loong.cn
* 题图装饰背景图片取自荷花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