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学术论文摘选:

中国学生易对英汉词典、教材、读物中的汉语释义抱绝对相信的态度

原标题:英汉词典应避免误导读者

张培成(曲阜师范大学外语系 273165),辞书研究,1999年第三期

  中国人学习英语,要依靠和使用英汉词典。可是,近十几年来,随着语义学、跨文化交际理论、英语教学法的研究,特别是英汉对比(比较)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有一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英汉词典靠得住吗?其释义是否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误导作用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点初步看法。

一、中国学生对英汉释义方法的高度依赖

  ……

  从以上调查数据不难看出,虽然英语教师常耐心劝告、鼓励、督促学生(特别是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要尽量多查阅和学习英语释义,自觉培养使用英英词典的良好习惯,以避免汉语的干扰,但收效甚微。

  可以说,对无论何种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英汉词典所起的作用都是极大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

  既然英汉词典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起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其释义里是否存在误导现象便是非同小可的事情,不容等闲视之。

二、英汉词典的误导现象

  我们知道,英语中有大量的词在汉语中并不存在对等词或完全对等词,如果英汉词典在解释英语词词义时,仅满足于在汉语中寻找一个或几个在词义上貌似的词,并把它们当作词义对等词来对待、处理,忽视了源语词与译语词之间的差异以及对这些差异的充分解释与描述,那就会向词典使用者传达错误的信息和印象,使他们产生一种错觉,一种误解,以为这些词在各个意义层面上都完全对应,在说、写、译时都可以拿英语词去对译汉语词,或反之。这样,误解带来误用,许多讹误便由此而生。

  英汉词典产生误导现象,是受两个因素制约的结果。其一是英汉词典最基本、最常用的释义方法是对译;其二是英汉两种语言中词义完全对等的词汇极少极少。

  ……

  由此可见,双语词典极易“先天不足”,如果再“后天发育不良”——有些编纂者不重视两种语言词汇意义间的差别,一味简单采用“拉郎配”的方法,那么误导现象这种病症对双语词典来说就定是在所难免了。

  英汉词典释义中的误导现象主要体现在未对下列各种差异作妥善处理,从而使读者产生误解。

  1. 概念意义的不同。……

  2. 内涵意义的不同。……

  3. 文体意义的不同。……

  4. 感情意义的不同。……

  5. 搭配意义的不同。……

  6. 联想意义的不同。

  英语某些多义词含有不雅、不洁的词义,会引起不好的联想;甚至随着时间 的推移,这种词义会压倒其它词义,上升为主要词义。但这些词的其它词义所对应的汉语词却没有类似不雅、不洁的词义,引不起类似的联想。

  比如,gay 的词义有四个,其中“同性恋的”现已成为主要意义,而其它词义(“快乐的、愉快的、鲜艳的”等)英语为母语者已极少使用。但英汉词典中没有有关说明,中国学生不明就里,朗朗说出“We are happy and gay”的句子,留下笑柄。

  另外,英汉语中两个概念意义相似的词往往引起不同的“文化联想”。例如:“猫头鹰”在汉语中使人联想起不祥、凶事,而 owl 在英语中则被作为聪明机智的象征。

  但由于不涉及词语本身的意义内涵,英汉词典一般不给予任何说明,从而引起中国学生使用上的错误。

  7. 上下义关系的不同。……

三、产生误导现象的其他原因

  如果说中国学生对英汉释义的高度依赖和英汉词典本身缺乏对源语词与译语词之间差异的必要解释,是英汉词典产生误导现象的主要原因,那么下面几个次要原因也不容忽视。

  1. 英语教师缺乏英汉词义的对比知识和对比意识,授课时不注意进行对比和比较。

  2. 由于没有适当、及时、充分的指导,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普遍缺乏英汉词汇对比意识,对英汉词汇之间存在的差异知之甚少或完全不知。

  学习时,他们很难自觉地、有意识地去比较英汉词义,进而找出其间的差异,甚至在查阅双解词典时,也不能根据英语释义发现与汉语词的差异。

  3. 自觉进行英汉词义差异的对比,有一个条件是必须具备的,就是要有深厚的汉语词汇知识功底。

  而现今绝大部分英语本科学生和一部分英语本科教师在这方面恰恰极为薄弱,即使有着强烈的英汉词义对比意识,也“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达到目的。

  4. 中国学生由于缺乏对英汉词义差异的了解,易对英汉词典、教材、读物中的汉语释义抱绝对相信的态度。

  例如,当老师向学生解释 dragon 不是“龙”时,他们会抱来一大摞各类英汉词典与老师“据理力争”!

  以上几个原因虽然大多是中国英语教师和学生主观上的问题,但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些原因与英汉词典存在误导现象的客观实际也多多少少有着关系,实际上对误导现象的产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

四、消除英汉词典误导现象的有效措施

  ……

  1. 在英汉词典说明部分增加介绍英汉词义对比(比较)知识和英汉词典编纂方法的指导性文章。

  此举的目的是明确告知英汉词典使用者:英汉词义之间存在差异,用汉语词为英语词释义,并不等于汉语词与英语词就形成完全同义的对等词。

  这样可使词典使用者提高自觉对比英汉词义、独立寻找差异的意识,成为学习上的有心人。

  2. 在大中型英汉词典中增加英汉词义对比内容。

  随着英汉语对比(比较)研究的不断扩展与深入,我国英语界和翻译界在英汉词义对比(比较)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取得了一系列具体成果。

  英汉词典编纂者如能及时地将这些成果吸收进词典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出努力,增加英汉词义对比的数量与质量,那就会使英语学习者在查词义的同时了解到英汉词义的差异,从而大大提高他们使用英语词的准确性。

  3. 编纂英汉词义对比词典,笔者以为,这种词典的目的不在于“查”,而在于“读”,甚至可作为英语学习的教科书。

  在这方面,胡文仲先生主编的《英美文化辞典》是一个可贵的尝试。其中,“衣食住行”部分中的某些词条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部分为这种词典的编纂提供了极有参考价值的范例

(点击图片可以打开该书有关龙和 dragon 的内容)

作者简介:

  张培成,山东齐河人,1956年出生。1982年1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外文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至1987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学助教进修班学习。2001年1月至6月在美国伍斯特大学做访问学者,教授《中国先秦哲学》等课程。原为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曾讲授精读、词汇学、英语中国文化、对比语言学、语义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英对比、英语词汇学、英语教学。主持校级精品课《英语词汇学》。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有:《使用目的与国别变体——也谈中国英语》(《现代外语》1995.3),《英语(N→)V 第五类与汉语摹状动词比较》(《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2),《关于 Metaphorical Concept 的几点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英汉词典应避免误导读者》(《辞书研究》1999.3),《关于汉语比喻词的几点思考》(《汉语学习》2000.4),《汉语偏正式半喻名词词汇化认知分析》(《国际修辞学研究》第一辑),《汉语摹状动词和英语(N→)V 第五类词词汇化认知分析》(《英汉对比与翻译》2013)。

转载自网页“文学院 - 齐鲁理工学院,张培成教授简介”

https://www.qlit.edu.cn/wxy/msfc/2017/0911/11268.html

张培成教授

  【编后记】英汉词典和英语教材本来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编撰者的问题,居然让中国的孩子学了一大堆洋泾浜外语,自称同性恋(gay),自称魔鬼的后代(the descendants of dragon),太恐怖了!(黄佶编辑配图,2020年11月30日)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