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学术论文摘选

“龙”和“dragon”的国俗语义相差千里

原标题:从“龙”的翻译看国俗词语的英译策略
李锡纯(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 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提要:“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国俗词语,译者可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以传达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本文以“龙”的翻译为例综述国俗词语的翻译策略。

1,导论

  从古至今,“龙”一直是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然而它的英译“dragon”在西方被普遍认为是一个邪恶的动物。基于这一原因,有关专家指出“龙”这一形象易导致外国人的误读、误解和歪曲,中国应重塑国家形象品牌,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龙”作为一个国俗词语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特色,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它在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内涵意义。为准确的传达其文化内涵,很多译者在翻译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下面将概述国俗词语的含义、国俗语义差异,并以“龙”的翻译为例讨论国俗词语的翻译策略。

2,国俗词语的定义

  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倡进行国俗语义学研究。“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吴友富,1998:31)根据国俗语义的定义,国俗词语也就是含有国俗语义的词,它们是民族文化的实体。

  国俗词语的范围很广,包含了带有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色彩的所有词语。“龙”就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汉语的国俗词语,除此之外,还有文化方面的“松”、“竹”、“梅”、“兰”;历史方面的“宦官”、“文景之治”;政治方面的“三个代表”、“精神文明”等。

3,国俗语义差异

  国俗词语在其他语言中很难找到对应的等值词的,这就出现了国俗语义差异的现象。以“龙”为例,虽然汉语英语中都有这个词,但是各自的内涵意义并不相同。在中国“龙”的意义大体有几个方面:

  1)龙是一种能在陆上走、海中游,空中飞,能腾云驾雾的神物。

  2)象征帝王。比如“真龙天子”、“龙袍”、“龙颜”、“龙种”。

  3)比喻有才华的人。比如“卧龙”、“龙眼识珠”、“龙生龙,凤生凤”。

  4)象征吉祥福瑞,幸福美满。比如“龙凤呈祥”、“双龙戏珠”。

  5)象征威力和气概。比如“龙虎”、“龙骧虎步”。

  6)象征生机与活力。比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生龙活虎”。

  然而,与“龙”相对的“dragon”在西方神话中是一种形似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和尾巴,口中能吐火的凶残怪物。西方的很多英雄都被附加上有过屠龙壮举来衬托他们的伟大,比如圣乔治和亚瑟王。

  在英语古诗《贝奥伍夫》中,主人公贝奥伍夫与邪恶势力恶龙搏斗并取得了胜利。在西方文化中,“龙”总是与邪恶联系在一起,撒旦就被称作 the Dragon, the old Dragon。“Dragon”还用来比喻凶恶的人,多用作比喻悍妇。如:

  The woman in charge of the accounts department is an absolute dragon!

  会计科的那个女科长是个十足的悍妇!

  I will starve him to death, the son of a dragon.

  我要饿死他,这个恶魔的儿子。

  由此可见,“龙”和“dragon”的国俗语义相差千里。“龙”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离开中国的文化背景,很难理解它的含义。

  国俗语义的差异大体有几种类型:1)国俗语义一语独有;2)国俗语义截然相反;3)国俗语义大相径庭;4)国俗语义部分相同;5)国俗语义基本相同。(吴友富,1998:54)“龙”与“dragon”的差异属于第二种类型。

4,国俗词语的翻译策略

  国俗语义是一个语言所独有的,而国俗词语在其他语言当中是没有对应的等值词的,因此国俗词语的翻译可以看作是文化信息的传递。为有效传达蕴含在国俗词语当中的特有的文化信息,很多学者做了很有价值的翻译探索。比如说,与“龙”有关的翻译就有多种不同版本。一般说来,国俗词语的翻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音译、替代、还原、直译或意译加注、补述。

4.1 直译

  采用直译的方法可保留源语中形象。这种方法多用于国俗词语的语义部分相同或基本相同时。比如:

  这个美丽的姑娘如羔羊般温顺。

  The beautiful girl is mild as a lamb.

  ……。

  也有部分译者认为,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国俗语义差别较大的词语也可以直译。他们认为龙的形象和喻义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因此在翻译中采用直译法。(包惠南、包昂,2004:277)例如影片《卧虎藏龙》就被直译成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4.2 意译

  在翻译过程中,国俗词语在目的语中常出现语义空缺。部分译者舍弃源语中的形象,直接表达出相应的语义。例如以下有关“龙”的翻译:

  为头一人,头带武巾,身穿团花线袍,白净面皮,三络须,真有龙凤之表。(吴敬梓:《儒林外史》)

The leader of the band wore a military cap and flowered silk costume. He had a clear complexion, his beard was fine and he looked every inch a king.(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

4.3 直译加意译

  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带有国俗语义的词语虽保留了形象,但是无法准确传递其文化意义。意译的方法译出了词语的文化意义,却丧失了民族特有的形象,无法达到形似的境地。部分译者采取了折衷的方式,把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例如:

  望子成龙

  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 (i.e. win success in the world)(《汉英成语词典》)

  ……

4.4 音译

  汉文化中某些独有事物的名称在译成英语时,找不到对等的词语,译者常采用音译,创造民族特有的文化形象。比如,气功(qigong )、饺子(jiaozi)、炕(kang)、阴(yin)、阳(yang)。

  也有人提倡用音译的方法翻译“龙”,其主要的音译方式有:

  1)根据汉语拼音把其译为 Long

  2)根据威妥玛拼音译成的 Lung

  3)根据古音和闽南话语音译成的 Liong

  4)将拉丁译名和读音结合的 Loong

4.5 替代

  由于社会文化的原因,相同的事物可能有不同的联想,相反,不同的事物也可能有相同的联想。这就为替代法创造了条件。(周志培,2003:501)例如上文提到的“四小龙”,有的译者将其译为“four Asian tigers",因为在西方人眼里,“tiger”是朝气蓬勃、坚忍不拔、努力奋斗、充满希望的象征,所以用“tiger”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4.6 还原

  汉语中有许多带有数字的国俗词语和简写的国俗词语,翻译这类的词语可将其还原为完整表达从而译出全部语义。例如上文中的“四小龙”可以还原为“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还有汉语中的很多口号和术语,比如:……

4.7 直译或意译加注

  在诗、文和学术著作中,译者较多地在音译或意译后加注。……。

4.8 补述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许多国俗词语,如人物、朝代、历史事件等都有特殊的内涵意义,常常需要在译出字面意思之后做一些补充或附加说明。

  ……。

5,结语

  奈达曾在 Meaning Across Culture 一书中把龙作为“附在同一物上的相冲突的价值”的例子。

  龙在中英两种文化中有不同的内涵意义。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译者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传达它的文化内涵。笔者以“龙”的翻译为例,综述了国俗异义词的翻译方法,以期对翻译实践有所帮助。

参考书目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2004

郭著章,李庆生.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刘必庆. 文化翻译论纲 [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吴友富. 国俗语义研究 [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

相关链接:

翻译学泰斗奈达叮嘱注意译龙事项(黄佶)

(黄佶编辑配图,2021年7月日)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