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弃龙还是改译龙?光明日报采访专家教授

原标题: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
本报记者:曹继军,谢文,杜冰
光明日报,2006年12月5日第四版

  12月4日有关网站转摘了一条“专家建议不再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报道,引起一片反对之声。

  4日下午5点20分,上述报道所指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首先表示,自己此前从未就此事接受过媒体采访,所谓龙不再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报道纯属无稽之谈。他强调:“中国龙的形象一定要坚持!”

  新浪网当天进行的相关网民调查表明,截至下午5点,近十万网民参加了投票,其中 90%多的网民认为,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象征,早为中外所普遍认同,应该继续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

截至 2006年12月13日晚

  龙的标志已成为全民族共识

  “龙的标志地位不可动摇”,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庞进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西方的 Dragon 不能与中国龙相混同。”

  他说,西方的 Dragon 只是对少数几种动物的集合,神性小而单一;中国龙是对许多种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产生的神物,其神性大而丰富;西方的 Dragon 主要代表恶,可以说“充满霸气和攻击性”;中国龙则主要代表善,不存在所谓的“攻击性”,中国龙有威严的一面,更有和悦的一面;西方的 Dragon 在西方文化中地位不高,无足轻重,中国龙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是吉祥嘉瑞的象征。我们民族创造和选择龙(当然还有凤)这样的文化符号,经历了七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漫长时光,它凝结、寄托着各个时代、亿万中国人的智慧和理想,体现着五分之一地球人的心理认同。不说放弃了可惜,事实上也放弃不了。

  吴友富认为,龙象征中华民族团结、勇敢、一往无前的精神,这些反映了中国传统和谐理念的文化元素必须坚持。

  全球化应保护文化多样性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关世杰认为,中西方关于龙的不同认识主要是由翻译引起的。众所周知,dragon 在西方语境里,比如在《圣经》里是一种脖子很长、有两翼,很凶猛很可怕的动物,是人们设法要诛除的对象,而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龙是一种身体瘦长、吉祥威严的动物。最先翻译 dragon 的人,可能并不理解 dragon 在英语文化中的涵义,把它翻成了中国的“龙”,习惯成自然,造成了今天的这种情况。

  国家语委和一些专家曾经建议,把“龙”翻译成“long”,而把“dragon”翻译成中国古语里的某种和西方语言中 dragon 比较类似的动物。庞进觉得,将 Dragon 直译为“劫更”或“劫根”,将龙英译为“Loong”(拼音 long 英文发“朗”音,所以要多加一个“o”,且将第一个字母大写)以示区别。这个前人翻译上的讹误,我们后人应该加以解决。

  关世杰建议,可以由国家有关方面出面,召集权威专家研究制定龙和“dragon”的翻译标准,供翻译和使用时参照执行。他说:“我们不能因为西方文化怎么样,我们便怎么样。”

  其实,庞进与他持有相同的观点:“在文化问题上,既不可以用东方的讲究来要求西方,也不可以用西方的说法来框范东方。世界是多元的,文明是多样的,我坚信,全球化绝不是一种文明的一元通吃,而是各种文明的交相融合。”

  中国龙形象需要正确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认为,从传播者的角度看,我们应当更多地从接受者的角度考虑交往的效率及实际效果等问题。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单方面的意志不能有过度的张扬,否则就很难有共享、共赢。从传播的角度看,也需要我们下一些功夫。我们要改变中国龙在外国人心里凶恶的形象,也可以通过广告、电影、文学故事等方式。譬如美国大片《怪物史莱克》中的大怪物,可以成为家喻户晓、备受喜爱的形象,而中国龙是否也可以通过影片等方式改变其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吴友富说,要通过大力宣传、挖掘和阐释我们的文化内涵,形象地表达出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追求美好、祥和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来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始终不渝地坚守和孜孜不倦地追求爱好和平、谋求和谐、颂扬美好、向往幸福的理想境界。

  喻国明指出,对“龙”这一形象,外国人与中国人之所以会有不同的认识,不仅在于文化结构、认知结构、历史积淀等的不同,也在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我们设想如果中文影响力如同英语对全世界的影响力之大,那么中国龙可能会更容易被人们认同和接受。

(黄佶编辑配图,2021年11月26日)

相关链接:

弃龙风波十五年(2006年12月4日-2021年12月4日)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