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 |
译龙问题学术论文摘选 【附黄佶评论】 --------------- 动物词汇在英语新闻中的运用 杜国东,《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英文部,北京 100037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一跃成为亚洲发达地区,被称为亚洲四小龙。香港《南华早报》在2016年12月22日一篇谈到中国和亚洲经济展望的稿件中提到:“That, in turn, reflects the transform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so-called four Asian tigers.”需要指出的是亚洲四小龙被外媒广泛称为亚洲四小虎,因为龙在中英两种文化中的指代意义不同,具有明显的文化内涵差异。 如前所述,龙(dragon)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喜欢以“龙的传人”自居。西方国家则把龙视为恐怖的怪兽,与“邪恶”同义,深为英语民族所厌恶。《圣经》里把龙看作是罪恶的象征,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于 2010年9月21日发表了一篇中印关系的文章,其中特别谈到中英文化对于龙的认知差异,认为龙在中国具有智慧和积极的力量。原文为:“In Chinese folklore a dragon is a wise and positive force,not a menace to be slain by St. George.”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交往以及不同文化间相互渗透,龙在汉语里“权威、力量、吉祥”的象征意义已经逐渐被西方读者所接受。2011年11月24日,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在 BBC 撰文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原文标题为 China,the leading "dragon" of the world economy。 作者简介:杜国东(1982- ),男,北京人,现任《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英文部资深编辑,英语语言学硕士。 【黄佶评论:杜编辑太过乐观了。从美国《外交杂志》的文字可以看出,不是《外交杂志》认为“龙在中国具有智慧和积极的力量”,而是《外交杂志》介绍说中国民间传说(Chinese folklore) 认为“龙具有智慧和积极的力量”。这不仅不代表《外交杂志》改变了自己对 Chinese dragon 的负面印象,反而是在表达一种讶异:“中国人居然把‘恐怖的怪兽’视为‘智慧和积极的力量’。”林毅夫是中国人,他理解的 dragon 就是中国的龙,他当然正面地使用这个词。但是外国人未必。上个月,《环球时报》在知乎提了一个问题: |
再看看外国时政漫画家笔下的中国“龙”,就知道 Chinese dragon 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实际形象了: |
发布日期:2019年5月13日
龙是中国的象征,希望中国的外宣部门在翻译它时,对译文的要求高一些。我相信,只要外宣部门的领导同志们能拿出给自己的孩子取名时的认真劲的十分之一,就不会坚持译龙为 dragon 的。】 ------------------------------------------------ “再创作”翻译思想下的北海民俗饮食文化英译 莫传霞(广西外国语学院欧美语言文化学院) 3.1 饮食意象的“再创作” 意象,简单来说就是寓“意”之“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生活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不同的客观物象甚至对同一物象具有截然不同的主观情思。比如,同一物象“龙”,对于中国人而言就是吉祥之物,而对于西方民众而言,“龙(dragon)”却是“邪恶”的代名词。北海饮食文化中不乏各种饮食意象,英译这些意象时,需要考虑中英文化背景下的意象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意象的情感差异在菜名中普遍存在。中英菜名最大的不同在于,中文菜名重写意,往往通过意象来传递美食背后的文化韵味,而英文菜名重写实,常以食材和烹调方法给菜品命名。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所依托的文化土壤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所具有的文化图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英译菜名时,译者往往不能将菜名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象做简单的对照翻译,如:“龙抄手”译为“Easter Bunny Wonton”,原菜名中西方人观念中的“恶龙”意象不复存在,换以西方民众喜爱的“兔子 (Bunny) ”意象。同理,译者在英译北海民俗饮食菜名时,同样需要在充分理解原菜名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意象上的“再创作”,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意象淡化处理。 【黄佶评论:把“龙抄手”译为“Easter Bunny Wonton”,在商业上可能是成功的,但是“龙抄手”这一传统文化菜肴的身影就消失了。名称必须简洁,只能三言两语,所以名称无法直接传递很多信息是正常的,可以通过注释继续详细介绍。传统菜肴名称的翻译使用三层结构比较好:1,菜名音译,例如 Long chao shou;2,菜肴主要原料和制法简介;3,菜肴历史故事。菜名音译,可以保存文化传统,也便于外国人点菜,便于中国服务员理解。原料和制法简介有助于外国人快速了解这个菜是不是适合自己。菜肴历史故事,则可以进一步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也增加外国食客对该菜肴的兴趣,给宾主带来新的话题。】 |
成都美食英文介绍 ppt 选页
------------------- 浅析云南少数民族特色菜肴英译 任正巧,胡燕娜,浙江树人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3)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信仰文化、宗教文化、传统习俗等不一样,在翻译云南少数民族特色菜肴时,应考虑这种差异。例如云南地区很常见的“龙爪菜”,属于植物界的蕨类植物,也就是蕨菜,喜欢生长在湿润、凉爽的地方,因为形状像龙的爪子,所以叫龙爪菜。在翻译这道菜时,要了解“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代表意义完全不同,“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如意,是一种可以除邪、避灾、祈福的神圣生物,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代表着邪恶、恶魔、怪物、可怕的敌人等,在翻译龙爪菜时,就不能直接翻译为 Vegetable Like Dragon's Claws。倘若这样翻译,容易引起误解和不适感,事实上,直接翻译为 Fern 即可。 【黄佶评论:既然知道“‘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代表意义完全不同”,为什么还要把 dragon 和龙互译?外国人遇到新鲜玩意动辄音译其名字的,中国的外语教师应该对这种现象并不陌生,遇到没有对应译文的东西,也应该大胆音译。】 -------------------------------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探析 潘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海外英语. 2020年第十三期 2.2 语言表达差异 受各自语言文化与哲学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加之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所以不同名字针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有所不同。部分事物在一种语言文化中的内涵与外延十分丰富,且可引起美好的联想,但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却十分普通,甚至褒贬完全相反。以“龙(dragon)”这一形象为例,在中国人眼中,其是民族的图腾,具有吉祥的含义,神圣不可侵犯,因而在中国的很多品牌中,最热门的选择就是“龙”;但西方却完全相反,在西方人眼中,“龙”是魔鬼的化身,非常邪恶,不容亲近。除此之外,在西方的商务英语翻译中,“dragon”也有“泼妇”的含义。 【黄佶评论:很多人说香港的港龙航空公司英文名是 Dragon Air,外国人不是照样乘坐它的飞机吗?是的,但是应该知道,这个名字给外国人的感觉不会再是吉祥和神圣了。在中文里,“狗”是一个贬义词,但是“狗不理”照样能成为名牌;在中国,“傻子”也是贬义词,但是“傻子瓜子”也广受欢迎,但是它们都不可能具有吉祥和神圣的含义。所以,不是绝对不能把中国商标里的“龙”译为 dragon,但是译者和甲方应该知道,翻译出来的外文品牌名称从此不再有吉祥和神圣的含义。如果甲方无所谓,那么完全可以继续译龙为 dragon。】 |
(黄佶编辑配图,2020年12月1日) 相关链接:译龙问题黄佶学术批评汇编 (返回顶部) |
|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