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
微信群语音讲座讲稿及录音:错误译龙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事情的起源:北京奥运会 2005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揭晓,原来呼声最高的龙落选了。奥组委说:因为龙在世界各地的理解不同,所以没有选龙。 所谓各国对龙的理解不同,就是中国人认为龙主要象征吉祥和力量,但是西方人的“龙”的象征意义主要是邪恶的。 但是,这是把“龙”翻译为 dragon、把 dragon 翻译为龙造成的误解。 两者不仅内涵截然不同,而且外形也有显著差异,本来就不应该同名。 中国文化中的确有恶龙,但是中国人逢年过节舞龙,成语说“望子成龙”,“龙凤呈祥”,大量人名、企业名和商标名,使用了“龙”字。我们看见“李小龙”三个字,脑子里出现的意思是“生龙活虎”,而不是“屠龙宝刀”、“叶公好龙”或“龙颜大怒”里的龙。 奥运会吉祥物事件后,一些学者建议按照拼音字母翻译龙:long;这样不太好,发音像“狼”,不像“龙”,而且很容易和英语常用词 long(长,久) 混淆,我想应该有所区别,就增加一个字母 o,翻译为 loong,就好像“大小”的“大”加一点,就是“太阳”的“太”,用简单的办法区分了两个字。 然后去注册了域名 loong.cn,意思是“中国龙”。 dragon 实际上和龙完全是两回事,为了避免混淆,我把 dragon 汉译为“杜拉根兽”。 杜拉根兽是欧洲神话中的虚构动物,它的身体一般是蜥蜴的身体,上面长着巨大的蝙蝠肉翅,它要吃人,吃动物,会喷火攻击,贪财,不许别人接近它的金银财宝。 杜拉根兽的象征意义非常负面。欧美各国之间如果发生冲突,各自的宣传机器会把对方比喻为杜拉根兽,把己方比喻为杀死杜拉根兽的英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是这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也是这样,冷战时,反恐战争时,都是这样。 欧美国内敌对势力之间,也把对方比喻为杜拉根兽。例如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时,反对者把他画成杜拉根兽,而支持者则把他画成杀死杜拉根兽的英雄。 外国时政漫画家还把各种负面事物比喻为杜拉根兽:火灾,经济危机,空气污染,二手烟,各种病毒,艾滋病,埃博拉,还有最近的冠状病毒,等等等等。 把中国的龙翻译为 dragon 有三大危害。 1,不利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剂,也是一个民族的财产。 龙是中国独有的东西,翻译成 dragon,似乎是从欧洲过来的东西。就好像张三的儿子不姓张,却叫约翰逊,别人不会相信这个约翰逊是张三的儿子,即使告诉他们,他们也会将信将疑。 这种事情已经发生了,豆腐的英文是 tofu,这是日本人按照日文音译的,现在外国人以为豆腐是日本人发明的。还有“盆景”,也是按照日本发音音译:bonsai。 日本人自己的文化产物都是音译的,例如清酒 sake,中国人熟悉的“寿司”,sushi。 日本、韩国和越南,“端午节”都是音译的,只有中国人译为 Dragon Boat Festival,字面意思是:欧洲魔鬼船的节日。不伦不类,中国文化信息完全被扔掉。 现在龙舟运动在全世界非常发达,但是,外国人把划龙舟视为驯服或杀死恶魔杜拉根兽的运动,和中国龙舟文化截然相反。 2,不利于树立正面的国家形象 在全世界东亚以外地区,杜拉根兽的含义都是负面的,伊朗画家把冠状病毒画成杜拉根兽,埃及画家用杜拉根兽象征腐败,南非漫画家用杜拉根兽象征暴政和失业。俄罗斯联邦的国旗上画着英雄正在杀死杜拉根兽,莫斯科市的市徽(徽章的徽)上也是这样。 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有一座巨大的雕塑,一个英雄正在杀死一头杜拉根兽,这头杜拉根兽的身体是由美苏两国核导弹的残骸构成的,象征核战争。联合国的网站介绍这座雕塑的名字叫“正义战胜邪恶”,这充分说明杜拉根兽在国际社会是邪恶的象征。 几百年来,国际社会一直用龙象征中国,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他说:“我们叫龙的传人”,龙被翻译成 dragon,等于是中国人自己亲口告诉外国人,我们是恶魔的后代。这为反华势力为打击中国制造舆论创造了便利条件。 特朗普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有一本书对他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致命中国”(又名“被中国杀死”),这本书的副标题翻译成中文是:对抗龙—— 一个全球行动的呼吁。 Death by China: Confronting the Dragon ---- A Global Call to Action 这里的“龙”在英文里是 dragon,有着双重含义,既指中国,又暗示这是一头魔鬼。 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漫画家本加里森把特朗普描绘成为杀死“政治正确”杜拉根兽的英雄,年轻英俊,驯服中国红色龙的牛仔。今年瘟疫,他把中国龙画成吃野生动物的魔鬼,最近又把中国红色龙画成分裂搞乱美国的恶魔,身上依次写着“抖音”,“宣传”,“行贿”,“间谍”,“控制舆论”,“盗窃知识产权”。 译龙为 dragon 还会造成外交事故。欧美街头经常可以看见英雄杀死杜拉根兽的雕塑,博物馆里有不少英雄杀死杜拉根兽的绘画,如果中国国家领导人经过,外国人问:“你们是 dragon 的后代,你怎么看待这件艺术品:英雄杀死了你们的祖先 dragon?”这叫国家领导人如何回答? 俄罗斯二战胜利纪念碑前就是英雄杀死法西斯杜拉根兽的巨大雕塑。如果搞纪念活动,中国领导人去不去参加? 3,对中国的稳定和统一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海内外大多数华人自称“龙的传人”,中国国家主席对美国总统说:“我们叫龙的传人”;但是,中国有一亿基督教徒,他们认为“龙”是恶魔,因为 dragon 是《圣经》中最大的恶魔,中文版《圣经》把 dragon 翻译成“龙”,于是他们把一切和龙有关的东西视为邪恶:龙年,绣着龙的绸缎,雕着龙的红木家具,等等等等。 和合本《圣经》中文版对 dragon 做了一个注释:“原文音译‘杜拉根’,指万恶之兽”,很多中国牧师反复向中国基督教徒解释“此龙非彼龙”,但是没有用处,有基督教徒说:“《圣经》里一个字也不能改!” 这一亿基督教徒如果为此和十几亿龙的传人对立起来,其破坏力不可估量。 译龙为 dragon 始末 根据目前找到的资料,在十三世纪,马可波罗就可能这样翻译了;影响最大、一锤定音的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十九世纪初。 但是,十六世纪就已经有外国传教士指出龙和杜拉根兽不同,1922年美国人写书进行了详细论证。 1980年代,国内学者也开始指出这个问题。 但是,中国翻译学界的主流学者和外宣管理部门的官员至今反对改译,他们说:外国人知道中国的 dragon 是好的,即使不知道,对他们解释一下就可以了。 这是很荒谬的想法,如果英语单词 gentleman(绅士)在翻译成汉语时,翻译成了“外国流氓”,这时候只要对中国人解释一下:外国的“流氓”不是流氓,而是彬彬有礼的绅士,中国人就不认为 gentleman 是流氓了? 把 pizza 汉译成“意大利砒霜”,对中国人解释一下:在外国,砒霜不是毒药,而是美食,中国人就敢吃了? 在研究马经问题时我遇到大量愚昧的学者,在研究译龙问题时又遇到大量的愚昧学者,使我认识到中国人的问题不是欠缺知识和技术,而是思维方法有问题,于是提出中国需要进行一次启蒙:恢复常识。 他们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外国影视片里已经有好的杜拉根兽 但是,这些影视片同时又反复强调杜拉根兽要吃人,会喷火,很凶残,必须杀死。实际上,所谓“好的杜拉根兽”仅仅是被人类降服了的杜拉根兽,被人类驾驭着去打击敌人,但是在外国人心目中,它们的本质仍然的邪恶的。不能因为这些正面角色的存在,就坚持译龙为 dragon。 难道因为影视片里有米老鼠这个正面角色,人类就不讨厌老鼠了?
目前呼声最高的译龙方案是 loong。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我是后来查资料才知道的。 1814年,英国传教士在撰写中文辞典时,把“龙”字注音为 loong。 1817年,英国外交官在中国游记里,把“龙王庙”里的“龙”音译为 loong。 1882年,美国传教士把 loong 作为名词使用,后来一直延续不断。 1940年代,上海龙凤香烟,译龙为 Loong 海外华人的姓名译龙为 Loong,例如李小龙。 2004年台湾学者呼吁译龙为 loong;2006年,我和一些大陆学者开始写文章,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海外报纸都介绍了这个建议;2007年,龙文化学者开会,发表“兰州宣言”,呼吁改译龙;从 2015年到 2018年,全国两会代表连续四年每年提案。 虽然外语学界和外宣部门反对改译,但是很多个人、企业和单位已经自己改了。 2006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宣布自主研发的通用 CPU(中央微处理器)集成电路芯片“龙芯”的英文名从 Godson 改为 Loongson。 2011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巴黎航展上展出“翼龙”多用途侦察攻击无人机,该机外文名是 Wing Loong。 2013年,浙江长龙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CDI Cargo Airlines)改名为“长龙航空”,英文名是 Loong Air。 2017年,电影《龙之战》首映,该片英文名是 The War of Loong。该片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 2019年,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中职篮,CBA)公司发布九支联赛球队的标志,其中广州龙狮队和山西猛龙队都把“龙”译为 loong。 与此同时,很多中国文化特征词,例如“象棋”、“京剧”、“君子”、“风骨”等等被官方改为音译。 整体趋势还是令人乐观的,但是速度令人沮丧,整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愚昧,更是触目惊心。 欢迎大家批评! 黄佶,2020年6月5日,微信群“学为圣贤 - 发展论坛” 【编后记】在微信群里用语音做讲座,我这是第三次尝试。我一直觉得听语音不如看文字方便,看文字可快可慢,自己可以控制,但是听语音完全由说话者控制速度。但是有人说听语音时可以做其它事情,这使我突然认识到语音讲座的价值,于是在群主邀请我进行讲座时,采取了语音方式。做语音节目,讲稿应该专门另写,因为有些书面语言,听众不易听懂。遇到不清楚发音的字,应该做好拼音字母或同音字标记。我的语速大约是每分钟两百字,讲座时会有一些即兴发挥,三千多字讲了约四十多分钟。微信群每次语音发言上限是一分钟。讲座结束后,管理员会把分散的语音片段合并成一个文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转发、下载和保存。语音讲座不便于插入图片,为了帮助听众理解译龙问题,我在讲座结束后,在微信群里张贴了十余幅图片,并做了简单说明。(黄佶,2020年6月7日) (返回顶部) |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