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
学术论文摘选 国俗名物词语:音译不仅可行,而且有许多优点 原标题:中国国俗名物词语的英译 摘要: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大量的国俗名物词语。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国俗名物词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时至今日其大部分英译名称尚处于不规范、不稳定的状态。本文在研究国俗名物词语的常见译法和译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音译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揭示了音译、音义兼译在国俗名物词语的英译中遭受冷遇的原因,提出对已约定俗成的中国国俗名物词语的英译名称应予以尊重和保留,对处于磨合期的国俗名物词语应以音译为主的观点。 “一个民族文化中独具的部分体现在词汇系统就是国俗词语。所谓国俗词语, 就是别的语言中无法对译的词语,或者说是别的语言中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非等值词语’。”【1】 1,国俗名物词语的翻译方法和译例 1.1 音译 饺子 jiaozi 1.2 直译 春卷 spring roll 1.3 释译 馒头 steamed bun;steamed bread 1.4 近译 相声 comic dialogue;cross talk 1.5 音义兼译 桐油 tung oil 国内出版物尤其是汉英词典在国俗名物词语的翻译方法上,音译、音义兼译所占的比重很小。这种现象表明:首先,汉语是表意文字,大多数词可见字明义,对外来语的吸收“在形式上始终表现出一种倾向,即抗拒单纯的音译转写,而乐于接受意译或部分意译。”【2】在这种民族文化心理和中国式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汉语词汇英译往往倾向于作释译、直译或近译处理,以求得汉英意义上的对应,惟恐外国读者不能望文生义,一目了然。其次,在文化交流中,经济、科技地位的强弱对文化传播双方的态度和策略有着深刻的影响,弱势文化的一方在译出时倾向于作归化处理(以译入语为归宿),因而倾向于从英语词汇中寻求英译的解决方案。 不可否认,国俗名物词语的直译、释译、近译中不乏佳译,这三种译法在文化传播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国俗名物词语的民族性和文化独特性使得这些翻译方法在文化词汇的处理上有时捉襟见肘。再者,对外交流中的立场是决定翻译方式的关键。尊重、珍视并弘扬中华文化是文化传播者的责任。中国的特色文化是“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应该给它们印上鲜明的原产地标记。因此,笔者认为除对已经约定俗成的国俗名物词语的英译予以尊重、保留之外,处于磨合期的国俗名物词语应以音译为主。下面从音译的可行性和音译的优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2,音译的可行性 音译既保留了中华文化特色,又便于国俗名物词语的传播、使用,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翻译方法,从长远来说是可行的。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认为:“But generally the most favoured procedure for a recently noted term peculiar to a foreign culture (given national pride, greater interests in other countries, increased communications, etc.) is likely to be transcription, coupled with discreet explanation within the text. If the term becomes widespread it may be adopted in the TL. This method is the appropriate sign of respect to foreign cultures.”【3】(一个外国文化特有的概念可能会给该国国民带来自豪感,引发其它国家人民的兴趣,加强文化之间的交流。如果这样一个词汇最近引起了大众的关注,用本国文字进行转写(音译),在文章中配上详细的解释,是最合适的处理方法。如果这个词汇得到广泛运用,它就可能被收入目标语言(TL, Target Language)。这种方法也体现了对外国文化的尊重。【编者汉译,谨供参考】) |
具体来说,音译的可行性表现在五个方面。 2.1 英语的开放性 英语是一种开放的语言,其语源多达数十种,外来语占英语词汇总数的一半以上。大部分英语国家对外来文化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对于借词基本上是来者不拒,采取的是一种完全的拿来主义的态度。”【4】英、美两国在对外进行殖民统治和与其它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接触其它语言的机会很多,使接纳其它语言的词汇成为惯例。当代英语国家有着多文化、多种族共存的共同特点,例如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大熔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是移民国家,英国也有大量的亚裔人口。这些国家的民族、文化构成在未来一段时间都会保持活跃状态。就这些国家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心理而言,也适合于对外来语的吸纳。 2.2 汉语拼音的民族性和国际性 用汉语拼音来记录中国特有文化词汇与英语拼写方式相吻合。1982年8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 ISO_7098 国际标准,规定汉语拼音为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有关中国的专门名称和语词的国际标准。同时,英语是按任意性原则创造的表音文字,非常适合作译音工具。“所谓的任意性指符号或符号系统的能指和所指间不含有命名者的主观动机、不具有意义上的解释关系。……。由于拉丁字的形体结构系统是空洞的抽象之物,它与语音没有任何的动机联系,因而其能指与所指间有一种分离性:它可记录英语、法语这样的西方语言,也可以记录汉语这样的东方语言。”【5】汉语拼音和英文都采用拉丁字母,有相同的字母表,汉语拼音是字母文字与汉字之间的一个纽带,用汉语拼音标记既简便又便于识读。 2.3 “名从主人”的原则 国际上对地名、人名等翻译的通行做法是遵循原语国家的读音。音译的中国地名、人名多年以来已为世界所接受,那么对同样具有浓厚中国色彩的国俗名物词语采取同样的汉英翻译方法也同样会被接受。 2.4 心理需要 从心理学上讲,人类天生有求异心理。音译所具有的异国情调、异族风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和不断尝试新鲜事物的需求。 2.5 中外交流的结果 国际经济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合作与交流的加强,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互相了解。近年来东风西渐,有些事物有改回原名的趋势,太极拳和豆腐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太极拳原来译为 shadow boxing,现在一般称为 taijiquan。“豆腐本来英语叫 bean curd,但近年来却回复 tofu 之名。”【6】 值得注意的是:tofu 源于日语“豆腐(とゥふ)”的发音,而日语“豆腐”源于中国,其汉字是从汉语照搬来的,读音与汉语音接近。与“盆景”一样,“豆腐”一词也经历了汉语→日语→英语的音译传播进程。虽然英语选择的音译不是 doufu 而是 tofu,但这个例子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音译的可行性。 |
3,音译的优点 音译不仅可行,而且还有许多优点。 3.1 音译可以保持中国文化特色、异域情调,“高保真”传播文化,是对本土文化的尊重。gongfu、taijiquan、ginseng、jiaozi、maotai 等词就 反之,不恰当的译介会让文化缩水,歪曲、模糊原义。以窑洞、盆景两词的英译为例说明如下。 在汉语中,“窑洞”一词虽有“洞”字,但决非一般意义上的山洞。目前对“窑洞”的译法有 cave,cave dwelling,dwelling cave,cave house。 cave dweller 的定义是:“1. a person, as a prehistoric human, living in a cave; 2. a person living in an apartment building”。【7】 由此看来,不管是 cave,cave dwelling,dwelling cave 还是 cave house 与窑洞完全是两码事,甚至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窑洞是原始人居住的山洞,所以不如采用 yaodong 译法更为妥贴。 |
“盆景”一词,《辞海》(1984)的解释是:“用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或水等,经过艺术加工,种植或布置在盆中,使成为自然景物缩影的一种陈设品。”《汉英词典》的英语对照词是:potted landscape;miniature trees and rockery。【8】 《英语》(旅游教育出版社)的英译是:potted flowers and trees。不管是 potted flowers and trees 还是 potted landscape,给人的感觉都是植于盆里的花、树,与一般的盆花无异,与盆景的意义相去甚远。究竟有没有现成的说法呢?《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汉语版)中,盆景的对应词是 bonsai。【9】 这一词条的解释为:“日文作盆栽。在容器中栽培的树木或矮化的树木及其培养、加工的技术……盆景艺术源于中国,约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在瓦盆、陶盆和木桶中栽培树木,将天然情景移入咫尺盆中,后来这技术又被日本人接受和发展。”bonsai 是日语词“盆栽(ぼんさい)”的音译,而“盆栽”是来自汉语的外来语。既然 bonsai 一词简单明了,且已约定俗成,又何必另辟蹊径?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为什么英语中有 bonsai,而没有 penjing? |
3.2 音译符合语言的实用性原则即简洁、上口、便于交流和传播。汉语中一个字的语音形式是一个音节,国俗名物词语一般不超过四个音节,英译使用拼音标记,保证了英译词的简洁。而且,音译保留了原语的声音,使得原语与译入语语音保持一致,这样,外国人在使用国俗名物词语的音译词时,可以直接与中国人沟通,能够使他们更容易地融入中国社会,给他们的学习、工作或旅游等带来方便。同时,使用拼音标记对华人英语学习者、使用者不啻是一件好事,省去了背诵、记忆单词的麻烦,而且,译入语受众看见拼音很难望文生义,避免了不恰当译词的干扰,对他们了解中国事物也有助益。 与之相反,释译一般拖沓冗长、难记难说,不利于表达、沟通。如油条被译成:deep-fried twisted dough sticks【8】。这个词笔者记过多遍,可每每用时却难以朗朗上口,原本一种常见食品照此说出来却是那么蹩脚拗口。国人尚且如此,外国人就更不知所云了。由此可见“油条”不如音译为 youtiao,如有需要再加解释。其实食品只要看过或尝过一遍就知道是何物了。 |
3.3 音译通过拼音标记,在文化传播中有利于统一、规范英译法。 目前许多国俗名物词语多种英译并存,虽然“百花齐放”,但弊病显而易见。释译中也常多种释义并存,让人摸不着头脑,难以固定。如四合院的释义有 traditional-style single-story houses with rows of rooms around the 4 sides of a courtyard;a compound with houses around a square courtyard。只看英语,中国人都有可能不知所云。 |
1958年我国汉语拼音方案颁布之后,取代了其他标音法,成为法定方案和唯一的标准形式。汉语拼音音译法可以统一标准,把某些词的译法归于一统。 正因为国俗名物词语的英译名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定名不可不规范。建议由权威的翻译机构界定、统一译名,定期发布。“术语混乱往往是在没有统一规定的情况下产生的……”【10】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间,西方语言大量涌入,中国的文化输入远远大于输出。 关于外来语的文章、书籍很多,但大多数是针对英译汉,汉译英通常是一笔带过,没有深入下去。究其原因是:中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相对滞后和改革开放前长时间的对外隔绝导致了大量“拿来”的必要;而中国目前的相对弱势国家地位和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是许多文化词汇待字闺中、没有定名的原因。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和中外交流的加强,中国文化会更多地走出国门,国俗名物词语的定名和中国文化词汇汉译外方面的研究必然会得到重视和加强。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名称的混乱、模糊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障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大量的国俗名物词语,本文着重探讨音译的特点和对传播中华文化所起的特殊作用。但音译不能包打天下,它有自身的局限性,直译、释译、近译、音意兼译也各有所长。前文已经提过对已约定俗成的英译名不用排斥,原则是便于交流,也不应设置新的障碍。 4,参考文献 1,梅立崇. 汉语国俗语词刍议. 世界汉语教学,1993(1) 2,王西成等. 汉语外来语意化倾向研究.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3,Peter Newmark. 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3 4,熊文华. 汉语和英语中的借词.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 5,孟华. 动机性文字与任意性文字——中西文字比较.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6,孔慧怡. 英文里的“中国吃”. 英语学习. 2001(1) 7,The New Webster's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8,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词典组. 汉英词典. 1996 9,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10,刘涌泉等. 应用语言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83 |
【编后记】王海峻老师的这篇文章非常好,把中国文化负载词的音译问题说全了,说透了,我有强烈的相见恨晚之感。王老师批评很多国人拒绝音译是“惟恐外国读者不能望文生义,一目了然”,说得非常准确。外国的东西进中国,绝大多数名称不能让中国人望文生义、一目了然,但是从来没有学者出来批评。“可口可乐”和饮料有什么关系?什么美食不是可口可乐的?“巧克力”是个什么鬼?千斤顶?“比基尼”是什么东西?“迪斯科”是什么?“披萨”是什么?“汉堡”不是德国城市吗?怎么可以吃?很多人拒绝音译中国文化负载词,实际上就是不敢平视外国人,自觉地把中国文化矮外国人三分。不敢音译,已经使中国失去了豆腐和盆景等大量文化遗产的冠名权。文化争夺战没有硝烟,没有动静,但是每天每小时每分钟都在静悄悄地进行着,中国的文化资产正在静悄悄地迅速流失,中国翻译学界应该警醒起来,每个学者守土有责,重任在肩,其分量绝不亚于边防军战士。(黄佶编辑配图,2020年12月8日) 相关链接: 翻译学界的失职和耻辱:中国龙文化危在旦夕,中国人可能成为日本龙的传人 ------------------------ (返回顶部) |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