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学术论文摘选

如果译者以批判的眼光看译文,不看原文也能发现翻译的问题

原标题:以批判性思维贯穿翻译始终
李长栓(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翻译,2017年第五期

  摘要:翻译可以分为理解、表达、取舍三个环节。理解既包括理解原作,也包括理解翻译的具体情境。对原作的理解要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作者的水平。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作者清楚表达、希望表达甚至应该表达的意思,并视翻译情景的需要,决定以与原文相同、相近或完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原作的意思。本文以具体例子,说明译者如何通过批判性思维,达到上述三方面的要求,并提出翻译教学应放在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上。

  ……

一、理解中的批判性思维

  译者的理解不同于普通读者。普通读者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译者要关注所有信息;普通读者只需要理解大意,译者需要理解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精确含义;普通读者跳过难以理解之处,译者要查清楚每个细节。可以说,译者是世界上最认真的读者。

  原文中存在的一词多义、语意含糊、结构歧义以及语言或逻辑上的瑕疵,译者都会予以关注并利用逻辑思维或批判性思维加以解决,这是机器永远没有办法做到的。

  ……

二、表达中的批判性思维

  表达和理解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如果原文的表达很清楚,译者理解和表达都不会有什么困难,甚至机器翻译都不会有什么大错。译者表达的困难之处,往往源自原文难以理解或存在表达上的瑕疵。

  这时就需要译者启动批判性思维,澄清原文的意思,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

  ……

三、取舍中的批判性思维

  如果按照字面翻译通顺达意,则按字面翻译。文件翻译中大多数情况都是按字面翻译(直译)。

  但如果按字面翻译无法达意或实现翻译目的,译者就需要基于语言文化差异、翻译目的等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批判性思维,对原文进行适当变通或取舍,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习惯或者更符合翻译需要。

  ……

  还有一例。在公园座椅上,有这样的提示:“请照顾好儿童,不要在座椅上攀爬、玩耍,以免发生意外事故。”英文译文是:“Please keep a close eye on your children to avoid injuries. ”这也不是严格按照原文翻译,而是根据英文读者的习惯,用英文重新表述,做到功能对等。这也是对原文的取舍和变通。

  可见,译者往往需要根据具体交际情景,决定是采用直译的方式,还是对原文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改造,用译入语重新表述。这种思考能力,是机器翻译所不具备的,也是机器翻译无法替代的。

四、监控中的批判性思维

  所谓监控,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译文进行检查,判断译文是否符合情理;如果不符合情理,是翻译错误还是原文错误。如果译者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或他人的译文,往往不需要看原文,也能够发现翻译的问题。

  ……

  下面这段话,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奥组委网站上的一段报道,描述礼仪小姐的训练过程:

  例(7)

  For the volunteers who have trained to be hostesses for the medal ceremonies, it meant standing in five- to six-inch heels with their jaws tucked in while balancing a 16-page book on their head and keeping a sheet of paper between their knees, for at least an hour at a time. If either object fell or slipped from place, the women would have to start the exercise all over again.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了解大意即可,不会深究每个字的含义。但译者需要考虑到每个细节,包括将作者 / 译者描绘的情景与生活经验相对照。发现不符合生活经验的地方,再进一步核实。不知道各位读者是否发现这段英文的问题。

  如果读者足够仔细,可能会发现两个问题: 一、鞋跟五六英寸高,似乎太高了;二、16 页的书,似乎太薄了。

  看配图中的鞋跟高度和书的厚度,似乎与英文描述不符:再看相应的中文报道,发现了问题所在:

  为了让颁奖时身姿更挺拔,每名礼仪志愿者必须穿着 5、6 厘米高的高跟鞋,下颌微收,头上顶一本 16 开书,双腿打直,膝盖间夹着一张普通白纸。

原文插图

  原来,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译者(或审校)把“厘米”改为英寸(1 英寸 = 2.54 厘米),把“开本”改为页数。从其他图片判断,这本书足有 200 页厚。真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有趣的是,笔者当初只发现书的厚度不合常理。

  后来在课堂上让学生挑错时,一位女同学发现鞋跟的高度不对。看来批判性思维,是以译者的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如果译者缺乏相关知识,就不敢轻易对作者或其他译者提出质疑。

  ……

五、结束语

  批判性思维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始终,它帮助译者透彻地理解原文、选择合适的表达方法、作出符合需要的取舍,也是监控翻译质量的思想武器。如果译者不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就会在不求甚解的基础上,利用所谓的翻译技巧,进行结构转换。这样的翻译与机器翻译没有区别,必将为机器翻译所取代。译者在与机器翻译的竞赛中要想生存下来,必须发挥其作为人的优势,那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翻译教学,也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而不能把重点放在机械转化或翻译软件的使用上。

  作者简介:李长栓,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学。

作者情况:李长栓(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中文名:李长栓;  国籍:中国
民族:汉;     毕业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
性别:男;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

个人经历

  河南新乡地区人,现住北京海淀区。

  1993年入读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译员训练部(班,现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现为北外高翻学院教授,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帮助学生解答各种疑问;兼做口笔译实践,擅长法律翻译。借用英语国家流行的简明英语(Plain English)指导汉英翻译,试图以最简单的语言解释复杂问题。通过联合国笔译考试,但选择留在北外教书。著作有《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译公司,2004)、《非文学翻译》(外研社,2009)、《理解与表达:汉英翻译案例讲评)(外文社,2012)等。

  对翻译的见解:一、译者的理解应当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作者水平;二、译者需要表达作者清楚表达、希望表达、甚至应该表达的意思;三、译文的表达形式可能与原文相同、相似或完全不同。

  名言:“笔译是口译的基础,口译的最高境界是出口成章。”

  (资料来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李长栓)

  【编后记】李长栓教授不仅适宜搞翻译,还适宜做侦探。能够根据蛛丝马迹,查阅资料,超越原作者、原译者,发现他们的错误,这样认真细致的译者现在已经极少了。

(黄佶编辑增图,2022年4月3日)

相关链接:

《理解媒体》一书中的一处错误翻译(黄佶)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