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书摘

音译模糊了两种语言的界限,是教外国人学中文的先头部队

8-10,学习语言的过程可分解为两个阶段:学音,认形

  让外国人学会中文,最有利于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但直接学习中文很不容易,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不频繁使用中文的外国人或只来中国短暂旅游的外国人,也不可能下决心学习中文。怎么办?有没有折中的办法?

  实际上,语言的学习过程可以分解为两个阶段:1,学习发音:掌握一种语言中常用词汇或短语的发音,能够听和说这种语言。例如一些面向外国人的汉语教材用英文单词为汉字注音,用“Book Itchy”为“不客气”注音,麦静洁也用 phone-jen 为“风筝”注音;2,学习文字:认识文字的“形”,能阅读和书写。

  这两个阶段全部完成了,就能够“听说读写”了,就完全掌握了这种语言。

  我们不能认为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同时学会“音”和“形”。儿童就是先学发音,长大一些后才开始认字的;文盲不识字,但同样能够说话、能够听懂别人说的话。同时学声和形,是学校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而采用的办法,但不是学习语言的唯一办法。

  对于一般的外国人,对于没有条件或不打算进入语言学校正式学中文的外国人,我们可以通过中文词汇的音译,使他们先学会这些词汇的发音。一般来说,这已经能够满足他们了解中国、和中国人进行口头交流的基本需要了。如果和外国人交流的中国人懂一点外语,那么双方就可以相谈甚欢了。所以,音译中文形成的“外去语”是中文和外国人之间的桥梁,是帮助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工具。

  音译的中文大大方便了学习中文的外国人,因为这省去了他们学方块字、学习点横竖撇捺的麻烦。形象地说就是:同时学一种语言的音和形,这个台阶太高。可以在这个大台阶下面加一级台阶,降低难度,这就是先学这种语言的音。

  所以,音译没有什么特殊和神秘的,它不过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音是甲语言的(例如汉语普通话),但形是乙语言的(用英文字母拼写)。音译模糊了两种语言的界限,我们应该重视音译的这一重要功能。

8-11,音译的中文是书写的中文进入他国的先头部队

  我们不应该把中文和外文看作界限分明的两种东西,实际上两者可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音译的办法制造的外来语,就是一种语言进入另一国度的先头部队。“拜拜”、“三克油”和“撒有拉拉”等就是英语和日语进入中国的先头部队,而 Kung Fu、Loong 和 Jiaozi 等等则是中文进入外国的先头部队。

  很多中国人有个怪毛病:自己很愿意学习、也很善于学习来自西方的外来语,却以为外国人学不会外来语,于是不敢把中文音译,不敢为外语创造外来语。

  实际上外国人的智商和勤奋程度并不低于中国人,他们很喜欢来自外文的外来语(实际上大多数英语词汇都是外来语)。看到中国人不为他们创造外来语 , 他们就自己动手了。前几天还因为中国大妈大量采购黄金,导致世界金价上涨,于是外国媒介新创造了一个英文单词 Dama(大妈)。

  所以,那些坚决反对音译中国特有事物名称的中国人,自以为在为外国人着想,但外国人们却认为是瞧不起他们,以为他们都是傻瓜,连 Jingju 这么简单的双音节单词都学不会。

  (摘自黄佶著《译龙风云》)

(黄佶,2021年1月31日)

相关链接: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