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

向反对重新译龙的专家教授们提供一颗大炮弹:Dragon School Oxford

  英国有一所“牛津龙校”,它的英文是 Dragon School Oxford。【1】

  坚持译龙为 dragon 的专家学者一旦知道这件事情,立即又会理直气壮地反对改译龙了:“你看!英国人用 Dragon 一词做小学的名称,充分说明他们认为 dragon 是一个好东西!”

Dragon School Oxford 的标志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根据我以往的经验,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例如英国的 Dragon 号军舰,这样取名背后有一大堆故事,还有文化上的特殊性,导致中国的“威龙号”军舰随便怎么样也不能译为 Powerful Dragon。(详见相关链接)

  我最初猜想:这所小学是不是威尔士人创办的?他们是崇拜杜拉更兽(dragon)的。但是又有点不像。因为威尔士人只崇拜红色杜拉更兽,对白色杜拉更兽是深恶痛绝的。如果是他们办的学校,可能会叫 Red Dragon School。

  我找到这所学校的网站,找到介绍它的历史的网页(Dragon History),下半部赫然写着它为什么要以 Dragon 命名:

  Why the 'Dragon' school?

  The School was founded by a committee of Oxford Dons, among whom the most active was a Mr George, and the first brood held a conclave and in honour of St George decided to call themselves Dragons." (From "A Dragon Century").【2】

  中文意思是:

  为什么以 Dragon 命名这所学校?

  该学院由牛津大学教师组成的一个委员会创立,其中最活跃的是乔治先生。该校的第一批学生举行了一场秘密会议,决定称他们自己为 dragon,以此向圣乔治表达敬意。(摘自《A Dragon Century》一书【3】)。

  这段介绍写得太简洁,很多人可能看不明白。好在这所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很高,很受中国人的关注,可能是中国的留学中介公司在百科百度里做了一个详细的中文介绍。

百度百科:牛津龙小学/历史沿革:

  1877年一群牛津大学的院长们聚在一起商量创办一个小学,为自己的孩子们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和身心关怀,于是杰格恩预备小学就开始书写自己的历史新篇章。当时最欢迎的一个院长是 Mr George,学生们很喜欢他,于是借 Saint George and the Dragon 这一传说,自称是 Dragon(在那个传说里,Dragon 最后被 Saint George 制服)。后来 Dragon 这个名字越叫越响,学校也就正式更名为 Dragon School。【4】

  标题“牛津龙小学”可能是百度百科的编辑根据原文 Dragon School Oxford 修改而成的。毕竟“杰格恩预备小学”是一个商业性的名称,百度百科不想免费为其做广告。但是编辑看稿不仔细,没有发现内文中还有一个“杰格恩”。

  看完这段介绍,我非常庆幸我比那些反对改译龙的专家教授先知道 Dragon School Oxford 这件事,有机会赶在他们前面告诉他们这个案例不能用来证明可以译龙为 dragon,否则他们在报刊上白纸黑字发表文章之后,又要贻笑大方了。

  圣乔治和杜拉更兽(Saint George and the Dragon)这一传说到底说了什么?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在欧洲非常著名的神话传说。

  专门收集圣徒言行的 Golden Legend(金色传奇)记载:在古代利比亚一个叫 Silene 的地方,有一个湖。湖里住着一头染有瘟疫的杜拉更兽(dragon),它危害着整个乡村。为了使这头杜拉更兽不作恶,当地的人每天喂它吃两只羊。羊吃完之后,人们把自己的孩子喂给它吃。具体牺牲谁家的孩子,由抽签决定。一天,国王的女儿 Sabra 抽到了签。国王心急如焚,愿意用他全部的金银和半个王国换回女儿的生命。但人们拒绝了他。公主被装扮成新娘的模样,送到湖边,准备给杜拉更兽吃。

  圣乔治(St. George)恰好骑马从湖边经过。公主颤抖着叫他赶紧离开,但圣乔治坚决要留下。就在他们交谈时,杜拉更兽从湖里出来了。圣乔治骑在马上,用长矛攻击杜拉更兽,使其受到致命的伤害。

  圣乔治用公主的腰带捆住杜拉更兽的脖子。他们带着杜拉更兽回到城里,杜拉更兽把人们吓坏了。圣乔治告诉人们:如果他们答应成为基督徒并接受洗礼,他将当着他们的面杀死杜拉更兽。Silene 的国王和民众皈依了基督教,圣乔治则杀死了这头杜拉更兽。……。【5】

绘画:St. George and the Dragon(圣乔治和杜拉更兽)

  这个传说在欧美等广大地区流传甚广,大量绘画、雕塑、童书、戏剧和电影描述这个故事,而且圣乔治杀死杜拉更兽的情景被绘制在货币、邮票、服装和各种器物上面。这个传说作为一个大“梗”,也被广泛用于其它方面,例如政治海报和时政漫画。欧洲很多国家和城市还把圣乔治视为自己的守护者,每年要举行盛大的“圣乔治节”(St. George Day)活动,活动中会表演圣乔治杀死杜拉更兽的过程。

  这篇百度百科的作者很有趣,使用了“制服”一词,可能是怕影响这所学校招生。因为在这个传说里,杜拉更兽并不是仅仅被圣乔治“制服”,而是被圣乔治杀死了。

  那么那些英国小学生为什么要自称 dragon 呢?为什么要自己“找死”呢?

  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们平时调皮捣蛋,老师免不了要管教他们。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既批评教育学生,又欣赏学生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创新折腾的老师,最能让学生口服心服,获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诸位老师中,Mr. George(乔治先生)最受学生的欢迎,他应该就是这样的老师。于是,学生们把自己想象成闯祸闹事的 dragon,而乔治老师是那位能够制服 dragon 的大英雄圣乔治。

网站截图:Dragon School Oxford 官网首页

  请注意该校网站介绍校名来历时的用词:conclave —— 秘密会议。一群小学生开秘密会议研究自己的绰号,可见这是一群小捣蛋鬼。

  该校管理者认为:boys and girls should enjoy school and be positive and independent【2】(男孩和女孩应该享受他们的校园生活,积极而独立)。小学生们密谋决定自比恶魔 dragon,还被学校管理者接受用于校名,这一行为本身最好地诠释了校方的办学理念和成果。

  但是,圣乔治最后杀死了杜拉更兽,小学生们自比杜拉更兽,是不是太不吉利了?

  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异了。中国人对“死亡”非常忌讳,但是欧美人却不是这样,常常拿死亡开玩笑。

外包装及其广告:Death Wish Coffee(死亡愿望咖啡)

  所以,我在这里要高呼三声:“文化!”“文化!”“文化!”

  翻译不是简单地翻翻辞典,把外文单词转换成中文汉字就完事了。跨文化翻译是一件颇为复杂的事情,如果没有把背后的文化差异翻译出来,就是一次失败的翻译。

  可以为 Dragon School 创造一个中国文化里的对应例子,帮助中国人理解以上的阐述:“小鬼小学”。为什么这样取名?因为该校学生特别调皮可爱,于是人们这样戏称这所小学。显然,“小鬼小学”这个名称没有贬义,但这不能说明“鬼”这个概念是褒义的。

  Dragon School 这件事情还有一个有趣的方面:外语学界很多教授学者在理论上一套一套的,但是在具体如何译龙这个小问题上却迷失了方向;然而,不搞理论、做实际工作的留学咨询人员却抓住了跨文化翻译的核心,他们在翻译 Dragon School 时对 dragon 一词做了音译:杰格恩,一看就是高大上的外国学校。

网站截图:留学咨询网站,杰格恩预备学校

  如果按照现行辞典把 Dragon School 翻译为“龙小学”,中国家长们可能想:“这肯定是一伙中国人在外国开办的学校,迎合我们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我送孩子万里迢迢去外国读书,难道仍旧读中国人办的学校?!”

  在汉译 Dragon School 时把 dragon 译为“杜拉更兽”也不合适,这等于是把 dragon 吃人喷火的真面目展现在中国家长面前,他们肯定承受不了这一跨文化冲击,享受不了小学生自比被老师杀死的恶兽这种欧式幽默。而且这种冲击将伴随他们一生:所有杰格恩小学毕业的学生,都被称为 OD,即 Old Dragon,字面意思是“老杜拉更兽”。

网站截图:Once a Dragon, Always a Dragon!(一日为魔,终身是魔)

https://www.dragonschool.org/once-a-dragon-spring/

杰格恩预备学校校友杂志 OD Magazine 某一期的封面

  所以,把 dragon 音译为“杰格恩”真是太巧妙了,“杰”和“恩”都是有正面含义的字,体现了培养杰出人才、毕业生对父母和母校知恩图报的意蕴;“格”则是中国人音译外来语时常用的汉字,整个译名积极向上又充满洋味。

  “杜拉更(兽)”这种音译是为杜拉更兽(dragon)在中文里创造一个对应的文字符号,两者严格对应。而“杰格恩”专用于 Dragon School,它是音译,但又不是传统的音译。我不知道学界有没有讨论过这种情况。我想应该为这种音译法创造一个新的名称,我暂时想到的是:“专名音译”。即:专为命名而做的音译,译文并不用于指称外文原文的本意。

  这种译法已经有了先例,如“百爱神”是香水品牌 Poison 的中文译文,来自对 poison 的音译,但“百爱神”是香水,而不是毒药(poison)。汉译外的例子也有,如“Bye Joe”是一家英国公司为中国白酒创造的品牌名称,是对“白酒”一词的音译,它是白酒,但并不泛指所有中国白酒。

  由此可见,要搞好跨文化翻译,要考虑很多事情,也要敢于创新。很多专家学者抱着英语辞典不放,而辞典中关于 dragon 一词的解释只有寥寥数行,哪里应付得了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

  相较于丰富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专家教授们反对改译龙的理由都十分苍白、单薄,希望各位学者能够以追寻学术真理、培养合格人才和维护国家利益为重,认真反思自己的观点。

(黄佶,2019年8月21日)

注释:

1,留学杂志:抖森就读的小学,就是传说中的牛津龙校,http://www.sohu.com/a/85081183_107743

2,https://dragonschool.org/the-school/our-history.html

3,Dragon School 建校已经有一百多年,《A Dragon Century》这本书应该是回顾这段历史的著作。Dragon School 的正式中文译名是“杰格恩预备小学”,因此,可以把书名 A Dragon Century 汉译为“百年杰格恩”。

4,百度百科:牛津龙小学,历史沿革。

5,http://en.wikipedia.org/wiki/Saint_George_and_the_Dragon#The_legends

相关链接:

Dragon 一词的言外之意非常复杂:从英国 Dragon 号驱逐舰的格言说起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