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黄佶著,2021年12月版) (部分图片说明在文末) 第五章,dragon应该重新汉译,龙应该重新英译 读完前面四章,相信大家都已经在等着读这一章了。既然dragon一词和龙的内涵完全两样,也的确引发了很多问题,那么改译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5-1,不同的事物应该使用不同的名称 龙和杜拉根是截然不同的事物,为了避免表达时的混乱,应该有不同的名称,“龙”不能再译为“dragon”,“dragon”也不能再译为“龙”。 在实际生活中,即使都是坏蛋,也会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土匪”和“强盗”,“流氓”和“无赖”,“小偷”和“贪官”等等,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或显著或轻微的差异。好的事物和中性的事物同样如此,例如“侠客”和“英雄”,“天才”和“智者”,“汽车”和“火车”、“馒头”和“包子”等等,也都有不同的名称,以表达他(它)们之间的不同。 发现一种译法不妥、后来重新翻译的事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Agfa是一家著名摄影材料公司的名称,早期的汉译是“矮克发”(图5-1-1),后来改译为“爱克发”。出现更合适的新译法后,旧译被取而代之,也很正常:“格致”改成了“科学”,“德谟克拉西”变成了“民主”。 因此,重译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有错就改,天经地义。晚改不如早改。我们不改,子孙后代觉得译错了,还是会改。他们改完了,还要嘲笑我们一番:“居然把自己文化的象征、龙的名字译为恶魔dragon,外语水平真臭!” 5-2,Dragon一词可以汉译为“杜拉根” Dragon代表的事物和龙不是同一种东西,因此不能再译为“龙”。最简单的重译方法就是音译。音译是在翻译外国特有事物名称和外国人名时常用的方法。目前存在多种dragon的中文音译方案建议,例如“抓根”[1](图5-2-1)、“劫更”[2] 、“拽根”[3]和“獗更”[4],还有一种是音译加意译的混合译法:“罪根兽”[5]。 “劫更”、“拽根”、“獗更”和“罪根兽”在中文里都带有贬义,这和杜拉根在西方文化中主要代表“邪恶”与“魔鬼”是一致的。笔者也曾建议把dragon音译为“毒辣更”[6]。 但我后来认识到:杜拉根作为一种神话中的虚构生物,其涉及的文化现象和情感内涵是非常复杂的,在以《圣经》为代表的西方主流文化认为杜拉根是恶魔的同时,仍然有少数欧洲人是崇拜杜拉根的,因此,汉译dragon一词时取中性的立场比较妥当,以避免使中文读者产生先入之见,更可以避免中国人卷入西方文化内部的对立。因此,笔者现在认为把dragon音译为中性的“杜拉根”比较合适。[7] 在音译 dragon 一词的早期,为了避免读者完全看不懂,可以半音译、半意译,译为“杜拉根兽”,并在其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在后面写上英文原文作为注释,即:杜拉根兽(dragon)。 西方神话中的一些反面角色,在将其名称音译为中文时,往往也采取了中性的立场,例如“撒旦”(Satan)、“犹大”(Judas)、“潘多拉”(Pandora)等等。对于女性负面角色,在音译时甚至还使用了比较正面的字眼,例如Pandora也有译为“潘朵拉”的,而Medusa则被译为“美杜莎”。现代故事中的魔鬼,中译时也使用了中性的字眼,例如“哥斯拉”(ゴジラ,Godzilla)。 另一方面,dragon也是一些蜥蜴的英文名称,这些蜥蜴没有神话生物杜拉根的蝙蝠肉翅和喷火功能,也不存在道德上邪恶与否的问题(其中一些蜥蜴甚至只吃草)。因此,用中性词汇音译dragon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事物的名称,是比较合适的。 中文版《圣经》和合本 2010版把drakon(dragon)汉译为“龙”,但是在第一次出现“龙”字的地方“大红龙”的后面增加了一个注释:“‘龙’:原文音译‘杜拉根’,指万恶之兽。”2019年,联合圣经公会翻译顾问洪放博士撰文表示将考虑音译drakon为专有名词“杜拉根”。[8] 考虑到《圣经》的巨大影响力,在音译dragon时向它靠拢是合适的。这一举措一旦实施,《圣经》中的dragon将和龙彻底切断关系,这对保护中国文化、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国家统一,都有重要意义。 杜拉根区别于龙的三大主要特征是有翼、喷火、邪恶(图5-2-2)。一些人根据杜拉根的这些特点将其意译为“魔兽”、“翼兽”或“喷火兽”等。意译的优点是直观,但缺点是为了简洁只能描述部分特征。“魔兽”、“翼兽”、“喷火兽”这三个译名分别描述了杜拉根的三个主要特征,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作为正式译名,而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全面反映杜拉根的基本特征。如果把三者合并,例如“喷火翼魔兽”则又稍显冗长,使用起来不方便。黄冈师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王后提出把dragon意译为“一种传说中能喷火的怪物”[9]。这显然是把“翻译”误解为“注释”了。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连云港分校教师倪芳和淮南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丁立福在论文中写道:“在汉语里‘dragon’也缺少对应物。笔者建议将‘dragon’意译为‘火龙’,主要理由有:‘火龙’基本上照顾了‘dragon’的最主要的特征——吐火,而且‘火’暗含‘dragon’‘fierece,violent’的特性,而‘dragon’的外形和汉语中龙的外形有相似之处。”[10] 作者在同一篇文章中说:“鉴于‘龙’与‘dragon’指的是完全不同的对象,‘龙’和‘dragon’各自连接着两个不同的文化。” 但是,把dragon译为“火龙”会使人认为杜拉根是龙的一个种类,而不是和龙“完全不同的对象”。 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史传龙和该院教授贾德江提出把英文“dragon”在英汉翻译时翻译为“西龙”或“西方龙”[11] 。但作者自己在同一篇文章中说:“中国龙文化价值观以及有关龙的文化活动内容与方式都与西方的‘dragon’有很大差别,把龙翻译为‘dragon’容易引起西方人对中国龙文化的误解;把西方的‘dragon’翻译成中国的龙,容易对中国龙文化的积极方面造成瓦解和破坏。因此,中国龙和西方‘dragon’是不相容的,把‘龙’翻译成‘dragon’,把‘dragon’翻译成‘龙’是不可接受的,很容易产生误导作用。”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把dragon译为“西龙”或“西方龙”呢?“西龙”或“西方龙”不仍然是一种“龙”吗? 龙和杜拉根之间的共同点不是“龙”,因此,不能把dragon译为“某某龙”。就好像帆船和火车之间的共同点不是“车”,因此不能把帆船称为“帆车”或“水车”。 另一方面,“西龙”或“西方龙”这种译法需要两个或三个汉字,相对于音译如“拽根”或“杜拉根”,并没有节约字数,因此这种译法在语言的经济性上也没有任何优势(详见本书第九章9-2节关于翻译经济学的讨论)。 文字是要使用的,文字也有自己的历史。在改译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Dragon一直被汉译成“龙”,如果音译成“杜拉根”或“杜拉根兽”,或其它音译法,字数比较多,使用起来人们会觉得不如“龙”一个字方便。例如电影名“有龙文身的女孩”,就要改为“有杜拉根文身的女孩”,所以,为dragon找一个只有一个汉字的汉译法,有助于推动改正dragon的中文译名的工作。 杜拉根兽实际上是一种以蜥蜴为基础的神话想象动物,印度尼西亚科莫多岛上的Komodo dragon实际上就是一种大蜥蜴(lizard)。所以,在一定要使用一个汉字的情况下,可以把 dragon 汉译为“蜥”,例如:“有蜥文身的女孩”。当然,杜拉根兽比蜥蜴厉害凶恶得多,故事也很多。把dragon译为“蜥”会损失很多信息。如果必须向读者传递更多信息,可以增加一两个汉字,例如: 翼蜥:强调它是带翅膀的蜥蜴; 巨蜥:强调它的庞大身躯和力量; 蜥怪:强调它不是自然界里普通的蜥蜴; 蜥魔,魔蜥:在强调它不是自然界的普通生物的同时,强调它的邪恶。电影片名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可以汉译为“有魔蜥文身的女孩”(图5-2-3); 魔翼蜥:则是全面描述它的特征。 当然,这又回到意译上去了,而意译永远是挂一漏万的,因此,音译dragon仍然是最合适的做法。 笔者的观点是:在不能用“三言两语”(两三个汉字为宜,四个是极限)表达出翻译对象的基本特征时,就应该使用音译,让读者通过有关注释去了解翻译对象的特征(“学习”)。即把音译译文(例如“杜拉根”)作为一个符号,而其所代表的复杂含义(杜拉根的各种特征及其历史文化内涵)则储存在读者的大脑里。 就好像我们听见或看见“哥斯拉”这个音译名(符号)时,大脑会自动在脑海里搜索预先存储(学习)的有关信息,从而知道它的基本特征:出没于现代世界的魔兽,外形很像恐龙,但体量更加庞大,四处破坏,具有正常生物所没有的特点,几乎刀枪不入等等。显然,哥斯拉的这么多特征是难以用简洁的意译、用两三个汉字,例如“巨恐龙”所表达出来的。 5-3,龙不宜译为Chinese Dragon “Chinese Dragon”是龙的很常见的一种译法。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教师曾泰元也认为可以这样翻译[12]。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史传龙和该院教授贾德江建议把“龙”译成Chinese Dragon,或Sino-dragon [13]。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外国语系研究生刘磊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14]。 但是这些译法不妥。外国人认为杜拉根(dragon)是恶魔,那么在他们看来,“中国的”杜拉根仍然是恶魔。就好象我们中国人不会去仔细区分“中国母老虎”和“法国母老虎”之间的差别,更难以相信“法国母老虎”是温柔贤淑的象征。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陈国川的论文摘要全文是 :“在中国,‘龙’是喜庆和权利的象征,但在西方,‘Dragon’却是邪恶的象征。本文作者在通过对中西方文化背景,神话传说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版本的‘龙’的翻译,最后建议把‘龙’翻译为‘Chinese Dragon’”。[15] 在进行了这么全面的研究之后,最后的建议居然是把中国的“喜庆和权利(权力?)的象征”(龙)译为“中国的”(Chinese)“邪恶的象征”(dragon)?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银泉指出:“无论如何是不可以把它(龙)与西方的dragon相提并论的,西方的dragon与中国的‘龙’完全不是一码事”,但是他也建议译龙为Chinese Dragon [16]。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张煜说得很形象:“有人提出折中的办法——译为‘Chinese dragon’,有点类似‘白马非马论’,加上‘Chinese’似乎就脱去了dragon的污沼,但因为有dragon临场,还是避免不了误读,西方人仍会下意识地联想到它的恶。”[17] 河北理工大学研究生李绍青说得更直截了当:“难道西方人看到‘dragon’为前置定语‘Chinese’修饰,其心目中根深蒂固的‘ugly and cruel’的‘dragon’尊容就会自动‘摇身一变’为‘auspicious and handsome’的‘龙’的形象?”[18] 如果把中国的龙译为Chinese Dragon,为了使外国人能够正确区分dragon和Chinese Dragon,需要进行很多宣传推广工作。既然一样做这些工作,那还不如重新翻译龙,使外国人以龙的新译名为基础,直接去认识中国的龙。 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刘白玉等认为:“如果我们放弃这一延续了一百多年的约定俗成的译名,就会有‘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发生冲突时,屈服于西方文化’的嫌疑,这不符合翻译应当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原则,也会伤害很多中国人的自尊;如果延用这一译名,又的确会让西方人误会中国,也违背了中国政府倡导的‘世界和谐’发展的大局,这也不是中国人所希望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中外文化是双向交流的,是相互影响的,而且是受经济、军事、政治力量影响的。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文化会越来越多地得到世界的认可。所以,我们建议:将‘龙’翻译成‘Chinese dragon’。这样既保留了中国一百多年约定俗成的译名,又不与西方的‘Western dragon’发生冲突,达到了东西方彼此尊重、共荣共存的‘和谐’交流的目的。”[19] 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放弃一个“延续了一百多年的约定俗成的译名”,是不是“屈服于西方文化”,关键在于这个译名是不是对中国有利。既然龙的译名dragon“的确会让西方人误会中国,也违背了中国政府倡导的‘世界和谐’发展的大局”,那么放弃这个译名就根本不存在“屈服于西方文化”的嫌疑。 相反,如果因为dragon是“延续了一百多年的约定俗成的译名”,于是继续勉强把“龙”译为dragon,继续“让西方人误会中国”,继续“违背中国政府倡导的‘世界和谐’发展的大局”,这才是“屈服于西方文化”呢。更何况这个译名不是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中国人既没有花钱润笔,也没有注册商标,因此,放弃dragon没什么吃亏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宇燕和副研究员冯维江认为:“东方的神龙与西方的恶魔dragon之间的联系或等价关系,只是近代西方传教士人为建构和散布出来的。”[20] 因此,译龙时抛弃dragon一词是在正本清源。 一些人还把麒麟称为Chinese Dragon(图5-3-2)。从这个角度考虑,龙也不宜译为Chinese Dragon。 5-4,早在十四世纪即有外国人将龙音译为Loung 意大利方济各会修士鄂图瑞克(Odoric of Friuli)在十四世纪著有《亚洲游记》(Les Voyages en Asie [21])一书,在第194至195页上他这样写道:“En Chine, il existe une légende qui dit que les esturgeons remontent tous les ans le fleuve jaune à la troisième lune et que ceux qui réussissent à franchir les rapides de Loung Men, sont transformés en dragons (Loung).”(在中国有一个传说:鲟鱼每年三月回到黄河,那些跳过“龙门”处激流者,就能够变成龙。)他讲的这个传说显然就是“鲤鱼跳龙门”。此处的“鲟鱼”应该是“鲤鱼”的代称,因为当时欧洲还没有鲤鱼。原文中的Loung(图5-4-2)即是作者对“龙”的音译。由此可见,音译异族特有事物的名称,是很自然的事情。 图5-4-1,Odoric of Friuli。 图5-4-2,书籍截图:Les Voyages en Asie(亚洲游记)。 5-5,龙不宜音译为Lung Lung是“龙”字的威托玛拼音(Wade-Giles Romanization System),而中国已经废除了威托玛拼音法,因此不能使用。另一方面,lung是英文中的常用字,意思是“肺”。如果用lung翻译龙,会造成很大的歧义。例如:“Lung is a mythological creature, it has no lung, so it can live in deep water and also in out space wihtout air. Why Lung has no lung? Because it is a Lung!”作者的本意是:“龙是虚构的神话生物,它没有肺,所以既能够在深水中生活,也能够在没有空气的外层空间生活。为什么龙没有肺?因为它是龙!”但“Lung is a mythological creature”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肺是一种神话生物,……”;而“Why Lung has no lung? Because it is a Lung!”则可以理解成“为什么肺没有肺?因为它是肺!”因此把龙译为lung会产生很多麻烦。 文化负载词的译文如果是目标语言的常用词的话,会使其携带的文化被淹没掉。日本围棋“碁”被音译为Go,结果谷歌著名围棋软件、首次战胜人类高段棋手的AlphaGo被汉译为“阿尔法狗”,和日本文化毫无关系。甚至连一些学日语的人都不知道这个Go代表的是“碁”。中国文化要向世界传播,首先要能合理地翻译各种概念和事物名称,否则是无法传播的,甚至会适得其反。 5-6,龙不宜译为Long 1986年出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译龙为dragon的同时,把龙音译为long [22]。2005年,龙落选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次日,北京“中国形象 · 龙的正名”学术交流活动的与会者呼吁将龙音译为long [23]。 汉字“龙”的拼音字母是long,因此人们很容易想到把龙音译为long。但在英语里,long的发音和“龙”完全两样,相当于中文的“狼”(读者可以扫描图5-6-1中的二维码,听取读音[24]),因此,这并非真正的音译。当西方人指着龙说long(音为“狼”)时,中国人还必须纠正他的发音,这不仅增加了交流的困难,还会引起对方的困惑。 金陵科技学院外语部教师陈爱兵的很多观点,笔者非常认同,但他在说明“龙”应该译为Long时的一些理由,让笔者觉得匪夷所思,例如他说:“Long从发音上来说,很有‘中国味’,包括全世界华裔在内的本族人很容易识别,即使不懂英语的人也能从发音上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且Long的发音和long一致,这对于英语国家的人,不会形成语音上的障碍,从而有利于该词的推广和广泛认可。”[25] 什么叫Long的发音很有“中国味”?因为它恰好和“龙”的拼音字母写法一致?可是英语单词long根本不发“龙”的音。把“龙”译为英语,是为了给使用英语的人看和听的,“全世界华裔在内的本族人很容易识别”有什么意义?在“全世界华裔在内的本族人很容易识别”的同时,如果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却很难识别,那么这种译法合理吗? Long在英文中是一个常用词,含义本来就很多。作为形容词,其含义有“(距离、长度)长的,远的”、“(时间)长久的,花长时间的”、“冗长的;过长的;缓慢的”、“(酒用苏打水、啤酒或果汁)混合的;用深口(酒)杯盛的,大杯的;多量的”、“长音的”等等;作为副词,其含义是“长久地,长期地”、“始终”、“遥远地”;作为名称,含义是“长时间;长时期”、“长元音;长音节”、“(投资市场上)做多头的人”。[26] Long一词本来的含义已经很多了,外国人自己已经够烦了,我们中国人还要去给他们添乱,在上面再增加一个含义“龙”,何必呢?就好像汉字“搞”已经有了很多含义,但外国人还要来添乱,说要把他们民族的一种舞蹈译为中文的“搞”,这不是存心要搞晕中国人吗? 下面是笔者用英语写的故事(括号中为笔者本意): It's a long story about long(这是一个有关龙的漫长故事) Long long ago,(很久很久以前,) There is a long,(有一条龙,) The long has a long body, (这条龙有着长长的身体,) and long whiskers, long tail.(长胡须和长尾巴。) The long lives beside a long river,(这条龙住在一条长河边上,) It sleeps for long time everyday,(它每天要睡很长时间,) …… 由于“龙”和“长”的英文单词都是“long”,因此上文使人看得一头雾水,必须猜测每个long代表了什么意思,如果猜测错误或有意混淆,则原文的含义会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可见“龙”是不该音译为long的。即使存在上下文,但仍然会出现意义混淆的情况,例如“The long has a long body”一句,是在说“龙有一个长的身体”呢还是在说“龙有一个龙的身体”呢?更何况单词long的含义也不仅仅是“长”。 很多时候,文字的上下文非常有限,不足以帮助确定文字的含义。 2006年,长城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合作计划专家研讨会再次呼吁把“龙”译为long。报道会议情况的网页上有数张照片。第二张照片是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原军事科学院政委张序三中将致辞表示对创意长城为龙正名行动的支持。在它下面的照片中,一个外国人手举一本书,封面上写着很大的字:The Long Tail(图5-6-2)。 我在第一瞬间以为这本书的名字是“龙尾巴”。我想:“外国人的动作真快啊,这边中国人刚提倡为龙正名、把龙译为long,他们那边就已经用这个新译名出书了。” 但仔细一看照片说明,原来是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学院的金麦克教授在向与会者推荐解读创意新经济的《长尾》一书。[27]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级博士研究生何子章认为不必担心long(龙)与long(长)混淆,他在论文中说:“因为各种语言里同形异义现象非常普遍,更何况词汇的使用都是在上下文中出现的,这种担心明显是多余的。”[28] 不知道何博士看了上面的例子,是否仍然认为可以不必担心。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延林和研究生肖静在论文中写道:“笔者认为如果将龙翻译成‘long’,可以更好地将中国的龙文化原汁原味地展示出来。”“中国的‘龙’音译成‘long’,不仅可以丰富英语的词汇,也有利于中国特色龙文化在世界传播,从而促进中英两个民族间的文化交流。”[29] 主张音译“龙”的确很好,但作者对龙的新译名long与英语常用词long完全一样所可能带来的问题,却没有进行任何讨论。语言翻译不只是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陈红平[30]及其研究生李宁[31]认为把“龙”译为long的优点之一是“利于推广。英语词汇中本来就有long,首字母大写之后成为中国的‘Long’。寓新义于旧词,好学好记,非常利于推广,在具体语境下含义也容易与英语词long相区分。” [32] “英语词汇中本来就有long”居然被视为优点,而且很乐观地寄希望于“具体语境”来使外国人把“龙”的新译名和原英文单词long相区分,真让笔者无法理解外语学界学者们的思维方式。 哈尔滨理工大学公共外语部教师张利新提出将龙译为Chinalong [33],这种译法可以避免把龙译为long所遇到的“龙、长不分”问题。不过,这种译法既不能直接传递“龙”的意思(仍然需要解释其中long的意思是“龙”而不是“长”),也不能使外国人直接读出“龙”的发音,因此仍不理想。 资深翻译家冯世则[34]主张严格遵守汉语拼音方案,他说:“long与英语词long虽然拼写同一却决不会混淆:口头上一个是‘龙’一个是‘狼’,书面上一个是斜体一个是正体——因为在英语一个是外来语一个是本族语,各自遵循不同的读音和书写规则,听起来看起来都是两码事。”[35] 但这一做法有很大的问题。如果“龙”和“长”同样写成long,外国人怎么知道这个long应该读“龙”、那个long应该读“狼”(含义为“长”)? 靠“一个是斜体一个是正体”来区分?这要增加多少书写或打字编辑时的麻烦?一些简单的文本软件如“记事本”不能设置字体特征,手机的输入功能里也没有设置斜体字的功能,那怎么办?装个专用键?(图5-6-3) 连冯先生自己的这篇文章都没有把long(龙)写成斜体,说明这不是一个简便易行的好办法。 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传播,应该尽量方便人们使用,如果仅仅为了遵循某个规定,却永久性地给未来无数人无数次听写说读带来麻烦,显然是不应该的。如果这个规定真的是不可违背的,那么修改的应该是这个规定,而不是削足适履。 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张顺生建议给long加上声调符号,即把龙译为lóng [36],以表示这是“龙”,以区别于“长”。但英文是一维文字[37],加注声调符号既不符合英语的习惯,输入时也很麻烦。一维文字在垂直方向没有变化。如果音译“龙”时使用注音符号,就使译文成了二维文字(字母o在垂直方向有变化,增加了声调符号,即ó)。这样会使龙的新英译在使用时出现很多麻烦。张老师自己在发表“对翻译中‘约定俗成’的再思考”一文时,就遇到了麻烦。他在自己的博客里说:“刊登时还是将龙的调号(lóng)漏了,这是遗憾。”[38] 常有人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声调,但如果把龙译为“long2”显然太“二”[39]了。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周璇璇建议把“龙”译为Long,将“中国龙”译为China Long [40]。后一种译法可以避免“龙”和“长”相互混淆。但这种区别方法还不够经济。语言是要使用的,因此越简洁越好。 在Long前面加一个China,是为了把这个Long(龙)和其它的long(长,久)区分开来。但是,区分两个词汇的方法很多,应该选择最简洁的、且不易导致误读的区分方法。 5-7,龙可以译为Loong 笔者于2005年想到把龙译为Loong,并开始建设“龙Loong网”(www.loong.cn)。收集资料时发现台北学者蒙天祥于2004年建议把龙译成 Loong(图5-7-1)[41],最近又发现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教师李玉萍于2003年提出了相同的建议[42]。 西安龙凤文化研究专家庞进于2006年3月发表博文提议将中国的龙和凤分别译为Loong和Feng [43]。2007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关世杰发表学术论文,提出“‘龙’译为‘loong’较佳”[44]。同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也提出把“龙”译为Loong [45]。2008年,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陈明远在博文中发出相同的呼吁[46]。 根据笔者目前找到的资料,英国传教士在1814年即已经把“龙”注音为loong,在1817年出版的英文书籍中龙已经被音译为Loong。1940年代上海“龙凤牌香烟”的包装上对应的英文为Loong Voong Cigarettes。详细介绍请见本章5-14节“龙被音译为Loong的历史溯源”(第412页)。 很多海外华人姓名中的“龙”字也被音译为Loong,例如著名武术家李小龙的英文名之一是Lee Siu Loong [47](图5-7-2,但此英文名较少使用,他较多使用另一个英文名Bruce Lee),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英文名是Lee Hsien Loong [48]。 英文中原来没有loong这个单词,因此把“龙”译成Loong,不会引发歧义。 Loong方案不仅发音最接近“龙”字的普通话发音,而且还轻松地解决了Long方案“龙、长不分”的问题:加写一个字母o,就把“龙”(Loong)和“长”(long)清楚地区分开来了。 有研究者指出:英文可能最初也是一种象形文字,例如:eye(眼睛),look(看)等等[49]。Loong的两个o字母,就象龙的两只眼睛;Loong 在文字拼写上又和long相近,给人“长”的感觉(很多西方人的确有意把long long ago写成loong loong ago),因此 loong还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和中文汉字有暗合之妙。 Loong作为龙的音译,目前已经有了不少实际应用。详细介绍请见本章5-15节“Loong的应用实例”(第420页)。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教师杜娟认为:“‘loong’这个词把中国龙的音、形、意结合在一起,打破了语言界限,她不仅仅适用于英语,在所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基督教国家的语言中‘loong’也一样适用。可以说,‘loong’是最适合于中国龙的拉丁字母的组合方式。”[50] 但是,把龙译为Loong也存在不足之处:与Loong字形相近的几个英语单词的含义都不理想:英国人把厕所雅称为loo(loo来自法语l’eau(水)。海外华人将姓氏“卢”音译为Loo)。Loon在英语里的意思是“懒人,笨蛋”,loony的意思是“发狂的,疯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曾经设想过用Lorong代替Loong。但检索发现,lorong已经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被用来表达“巷子”的意思[51]。笔者猜测这可能是对中文“弄(堂)”的音译。 期待有人提出更好的译龙方法。 5-8,Loong 这一拼写方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 翻译家冯世则在2007年撰文说:“龙即使定要音译,恐怕也只能遵照汉语拼音方案作long而不可另起炉灶作loong。”“汉语拼音方案于1958年公布,1982年由世界标准化组织批准为国际标准,全球通行,中国人自己反而违背,是否也有违‘为龙正名’的初衷?”[52] 冯先生提出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中国于2009年推出《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2012年进行了修订)。这个国家标准的第5.5条规定:“除了《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符号标调法以外,在技术处理上,也可采用数字、字母等标明声调,……。” [53] “山西”和“陕西”的拼音字母完全相同,只是声调不同,中国官方的做法是用字母a做记号,“山西”和“陕西”分别译为Shanxi和Shaanxi(图5-8-1)。由此可见,通过字母o来把“龙”的音译区别于英语常用词long已经有中国官方的实践作为先例。 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陈红平及其研究生李宁在文章中说:“中国正在世界上积极推广中华文化,国外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在按照汉语普通话拼音学习中文。在对外传播‘龙’这一能象征中华民族的专用名词时,更应使用普通话拼音‘Long’。如果在没有充分的理由下任意改为‘loong’或‘liong’,相当于给中文读音规范化树立了不好的榜样。”[54] 这显然也是僵化对待汉语拼音规则的表现。按照“龙”字的发音在外文中创造新词,和学习中文时用拼音字母为汉字注音,是完全不相干的事情。更何况long是英语中的常用词,本身含义众多,“龙”译为long容易产生歧义,这本身就已经是最“充分的理由”了。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级博士研究生何子章认为个别人把“龙”译为loong的理由之一是loong在形式上看起来更像英语。他认为:“这多少还有一点‘崇洋’的心理在作怪,……。”[55] 笔者觉得很奇怪:为英语造一个新词时,尽量使之能够“在形式上看起来更像是英语”,怎么是“崇洋”心理的表现呢?再说了,long本身就是英语(而不是更“像”英语),那么坚持用long是不是说明崇洋心理作怪得更厉害呢?虽然我们中国人把long当作拼音字母,但别忘记人家英美人可是把它当作正宗的英语单词的哟! 与此同时,有些学者则觉得loong这个词不像英文,例如陈歆铭[56]说:“问题就是这个单词的拼写不符合英语中的发音规则,双写O的后面是不会加上后鼻音ng的,……。”[57] 如果让他来和何先生当面辩论一下这个问题,一定非常有趣。 另外,“双写o的后面是不会加上后鼻音ng”这一说法也不对。这样的英文单词并非没有,例如boong(原住民)、moong(= mung,绿豆,图5-8-2)、voong(有趣的人,美国人的姓氏)。中国民国时期的宋氏三姐妹(图5-8-3)曾经频频出现在世界新闻媒体中,也没人说Soong这个拼写法有问题。 另一方面,loong作为外来语,没有必要遵循英语的拼写规则。 中国民俗协会理事刘其印认为应将dragon改作long,不再添加字母o。他认为没有必要因英文中已存在long这一单词,便要为中国龙的英译再生造出一个单词,而应完全“名从主人”,以汉语拼音为准。[58] 刘先生对“名从主人”的理解过于狭窄了。“从主人”不等于必须“从拼音字母规则”,尤其是在很容易造成语义误读的情况下。龙按照中文发音进行音译,就已经是“名从主人”了。Long是英语里的常用词,坚持译龙为long倒有“名从洋人”之嫌了。为龙创造一个发音相近、拼写独特的专用新词,例如Loong,才是真正的“名从华人”。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刘洪泉及其学生刘琴霞在论文中说:“笔者也赞成为dragon 正名,要切实将中国特色文化介绍给西方,乃至全世界,建议用‘Long’作为中国‘龙’的翻译更好,因为用汉语拼音Long比旧式拼法Loong更符合中国语言文字规范。”[59] 需要指出的是:lung才是“龙”的“旧式拼法”(威托玛拼音法(Wade-Giles Romanization),图5-8-4)。 5-9,一些学者建议把龙译为Liong 西南政法大学教师张治中提出把龙译为Liong,因为Lion在英文中意为“狮子”,和龙一样,也是力量和尊贵的象征[60]。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教师刘朝宗提出:“龙的英译音可以考虑与古音(古汉语发音)结合,在汉唐,是以客家话、闽南语为官方语,经调查,现在龙在闽南语和客家话中的发音都与 liong 的发音极为相似,西南政法大学张治中先生提出的这个建议与古音不谋而合,因为龙本来就是古人的一种想象,译音如果能与其古音相合,则不失为一种和谐。”[61] Liong这一译法的确可以避免Loong方案的一些缺点。Liong方案的不足是读音和普通话里的“龙”发音不同。 但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董云[62]提出:龙的英文翻译“没有必要非要强求在读音上面(与中文发音)一致”。[63]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学者刘庭凯表示赞同:“龙的英文翻译没有必要强求发音和中文一致,至少是没有必要和现代普通话完全一致。龙的发音应该最优先考虑古音。在汉语的方言中闽南话和客家话保留了大量的古音,而这两种方言中龙的发音都是liong,由此推测龙的古音很可能是liong。使用古音可以体现华夏‘孝’文化中‘祖先崇拜’的基本特点。”[64] Liong作为“龙”的音译已有少量实际应用。一些华人姓名或企业名称中的“龙”字被音译为Liong。例如“Kuo-Liong Chien”(简国龙,大学教师,台湾)[65],例如KIM LIONG KERAMIK INDONESIA(印尼金龙有限股份公司)[66];一些电子游戏名称中的“龙”被译为Liong(图5-9-1),其它还有:Liong: The Dragon Dance(龙之舞)[67],Liong: The Lost Amulets [68](龙:遗失的护身符);印度尼西亚一种咖啡名称中的“龙”被译为Liong(图5-9-2);该国一个“龙凤”品牌被译为Liong Feng [69]。 图5-9-1,电脑截屏: 电子游戏“龙,Liong”。 图5-9-2,广告图片: Kopi Tulan, Liong-Bulan (顶级咖啡,龙口)。 5-10,其它译龙建议 1,综合方案:Loong + Liong = Lioong 如前所述,Loong方案的优点是具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始于1814年)和广泛的应有基础(被用于很多华人的英文姓名),但问题是拼写相似的词汇含义不佳,而Liong方案可以消除Loong方案的不足,但它自身的问题是缺乏应用基础。因此网友佩龙来稿提出将两者综合,即把“龙”译为Lioong [70]。这样既能解决Loong与loo、loon和loony等词汇相似的问题,也避免了Liong和Lion混淆的可能。 检索发现,的确有华人把姓名里的“龙”译为Lioong。例如南非开普敦International Kim Loong Wushu Centre(国际金龙武术)[71] 的网页将其首席教官(head coach [72])Jeff Lan的儿子的姓名写为Kim-lioong Lan,并加以说明:Kim-lioong means golden dragon [73](Kim-lioong的意思是“金龙”)[74]。现代台湾语辞典(Taioaan Wiki)收录了这个词[75](图5-10-1)。 2,以世界语词根Lon-作为基准,组建各种外语的龙字,或直接使用 网友Sepio WU提出:把“Lon-”作为“龙”的外文单词的词根,辅助以各民族语变化词尾。因为Lon作为词根,可以兼顾汉语和拉丁语系。Lon在英语中的发音不会与汉语“龙”的发音差很远。在Esperanto(世界语)中名词为Lono, 汉语为Long, 英语为Loong, 法语为Lon, ……,这样,以词根的不变来应对民族语的万变。[76] Sepio WU考虑得很深远。重新翻译龙,不仅要考虑英文如何翻译,其它语言如何翻译也的确是一个需要思考研究的问题。 也有人建议直接把龙音译为Lon。网上有篇帖子,题为“龙姓的英语都用Lon吧”[77],全文如下: 中国龙姓的朋友,你们怎么翻译你的名字呢?如果翻译成Long,读音和汉语又差很远,洋鬼子天天叫你Long(狼)你心里舒服么? 有些香港同事翻译龙为lung,本人也觉得不妥。最后我一直翻译为Lon。 原因是:一、读音和汉语比较接近。中国人,外国人都不会弄错。 二、和英语比较接近,众所周知:一般李姓的人喜欢翻译为Lee,因为英语也有这个姓,读音还接近。那英语中的姓Dilon翻译为狄龙。也算是英语和汉语挂上钩了。 所以我推荐龙姓的同族英语都翻译为Lon [78] “Lon-”的实际应用包括:慈溪龙巍水家电品牌的英文名是LONWE [79];安徽龙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的英文名是Lonsun;啤酒“龙圣”的英文名是LonSun,其商标图案的设计者把字母S画成了一条龙(图5-10-2);深圳市龙控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的英文名是Shenzhen LoncomLP Computer Technology Co.Ltd. [80];台湾龙俊机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英文名是LonJun Industrial Co., Ltd. [81],同在台湾的昱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为E-Lon Technology Co., Ltd. [82]。 3,音译 + 意译:龙 = Londeity 以上的翻译方案都是纯音译,但我们可以拓展思路,把音译和意译结合起来,就如同把beer翻译成中文“啤酒”那样:“啤”是beer的音译,“酒”是beer的意译。 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神的地位,因此可以音译加意译,译为Londeity,其中Lon是“龙”字的音译,deity是“龙”的意译,Londeity的字面含义是“龙神”。 牛津在线词典对deity的解释[83]如下: a god or goddess (in a polytheistic religion): ((多神教中的)神或女神) 'a deity of ancient Greece'(例句:古希腊的一位神) - [mass noun] divine status, quality, or nature: ([不可数名词] 神的地位、特征或性质) 'a ruler driven by delusions of deity'(例句:错以为自己是神、因此狂妄自大的统治者) - (usually the Deity) the creator and supreme being (in a monotheistic religion such as Christianity). ((在基督教这样的一神教中:)造物主,神王(通常写为the Deity)) 'she raised her head as if appealing to the Deity presiding over the church'(例句:她抬起头,似乎在向万神之王祈祷) - a representation of a god or goddess, such as a statue or carving: (神或女神的雕像,例如雕塑或雕刻作品) 'also on show is a bronze falcon deity'(例句:同时展出的还有一座鹰头人身神的青铜雕像) Londeity的译法受启发于Sepio WU的建议:“把‘Lon-’作为‘龙’的外文单词的词根”和cai7686的建议 :“把‘龙’翻译成‘Chin.deities’”[84]。cai7686根据1979年出版的《柯灵斯英语词典》,用“Chin”代表“中国”;“Chin.deities”的意思是“中国神灵”。但笔者认为把“龙”称为“中国神灵”太过宽泛了,“Chin”和“deity”之间用句号隔开也不合适。 4,Loung 台湾有一个1997年启用的“功夫龙网站”,英文名称是Kung Fu Loung from China [85]。但此译法的问题同样是相似拼写法的词汇的含义不佳。lounge在英文里是一个常用词,意思是“休息厅”和“懒洋洋地打发时间”,英文单词loun的含义则是“笨人,无用的人”。不过外国人看到生龙活虎的Kung Fu Loung(功夫龙)们,估计不敢和他们开玩笑,把他们称为“懒洋洋的loun”。 5,Luang 在视频文件“中国的菜在国外做的广告”[86]中,最后的字幕里外文单词Luang的下方有一个汉字“龙”(繁体字,图5-10-3)。但画外音的读音是“龙格”(龙哥?)。 检索得知,在东南亚,Luang常被音译为“龙”,例如泰国高僧Luang Phor Sakorn的名字被译为“龙婆沙空”[87],泰国清迈的寺庙Wat Chedi Luang被译为“契迪龙寺”[88],老挝城市Luang Prabang被译为“龙坡邦”[89]。 6,Lorng 台湾学者设计的“国语罗马字”系统[90]提出了用字母表示汉字声调的具体规则:“一声不标调,二声元音字母后面加r,三声重复主要的元音字母,四声元音字母后面加h”(图5-10-4)。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研究生刘若静据此建议把“龙”音译为Lorng,以避免Loong方案在拼写上接近loo、loon和loony等含义不佳单词的缺点[91]。这一建议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给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5-11,官方不必强行规定和推广龙的标准译法 具体如何翻译“龙”?目前是众说纷纭,以后还可能出现新的建议。那怎么办?很简单:让大众自己去选择。语言是用出来的。对于“龙”的不同译法,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案去使用。反对重新翻译的人,也可以继续使用dragon或Chinese Dragon。 政府同样如此,可以选择不重新翻译(例如北京奥运会上仍然把龙译为dragon),也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新译法。由于“龙”不涉及政治,因此政府没有必要强行规定和推广一个标准译法。万一大众不喜欢,都不用,那就尴尬了。 1997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建议把E-mail译为“电子函件”,但很少有人响应。显然因为其太文绉绉了,一幅公事公办的面孔。现在人们实际使用的是“伊妹儿”或“电子邮件”。 如果政府想推动重译一事,有关部门可以建议(而不是规定)国家的(不包括民间的)新闻出版机构在Chinese Dragon之后用括号加注Loong,即“Chinese Dragon(Loong)”,作为过渡性的渐进措施;一段时间后交换位置,写成“Loong(Chinese Dragon)”;最后只使用“Loong”,完成过渡。当然,如果今后出现普遍认为更合适的龙的译法,也可以考虑采用新译法。 同一事物的名称同时存在不同译法,会带来麻烦。而正是这些麻烦,驱使那些选择非主流译法的小众,逐步放弃自己的选择,转而使用主流方案。但如果小众选择的方案被证明的确优于大众选择的方案,大众也会逐步受到影响,换用原先小众的方案。语言的选择和发展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Loong方案虽然存在不足,但因为李小龙这样的全球偶像级华人英雄的英文名使用了这个译法,出于对他的喜爱和崇拜,很多人愿意使用这种译法;其他人则可能想:“既然李小龙都用这个词了,即使有问题看来也大不到哪里去。”于是也跟着使用起来。更多的人看见大家都这样翻译,也就只能跟着走了,否则自己的译法会被视为陈旧落伍、已经被淘汰,甚至可能没人能看懂。 外译中国事物的名称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好的事情,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这和给孩子取名字时的情形是一样的。相信为人父母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希望精通中外文化的人士都参加进来,为中国的龙和其它中国特有事物取一个好的外文译名。但哪种译法最终被大众选中,不完全是一个技术或学术问题,还涉及感情、文化和历史等很多因素。学术界和业余研究者可以提出各种方案,供大众选择,但对大众最后的决定,往往影响有限。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5-12,音译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写出新译名的外文注释 不论是Long也好、Loong也好,这四五个字母的组合体本身并不能传达任何有关龙的信息。因此,还需要为龙的新外文名撰写外文注释。这一工作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为龙选择新译名本身。 注释可以有两种:短注释和长注释。 1,短注释:用于紧跟新译名,直接出现在使用新译名的文字里。 例如安徽合肥商业学校教师李玉萍提议:“为了纠正误译,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笔者认为音译加注的方法较为妥当,可译为‘Long’(the Chinese totem, the symbol of noble and royalty)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以及读者接受度的提高,附注会自然消失,Long会作为外来词融入英语词汇中,被英语读者完全接受。”[92] 短注释的优点是外国读者能够立即了解新译名的基本含义,而阅读进程几乎不受到影响。缺点是只能介绍最基本的特征,例如上例只介绍说龙是“中国的图腾,尊贵和皇室的标志”,读者无法据此全面了解龙的情况,在理解上还是会有一些困难。 有些人用Chinese Dragon作为Long的短注释(图5-12-1)。由于维基百科等英语辞书已经建立了Chinese Dragon条目,说明了龙的主要特征,以及与dragon的差异,而且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些西方人对Chinese Dragon比较熟悉,因此以此为短注释可以借用现有的基础。 另一方面,用Chinese Dragon作为短注释有助于龙的新译名的普及。原先只知道Chinese Dragon这一表述的外国人一旦发现这一词组有比较简洁的表述(Long或Loong等),出于人的省(tou)力(lan)本能[93],会主动选择简洁的表述。就像中国人主动地用“披萨”取代了“意大利馅饼”一样。但是,用Chinese Dragon作短注释只能是临时的短期过渡措施,否则仍然无法把龙与恶魔杜拉根完全区分开来。 为了克服短注释的缺点,还必须撰写长注释。 2,长注释:不紧跟译名出现在正文中,而是用于辞书(包括电子辞书和网上辞书),供不认识这一新词汇的人查阅,或放在使用了新译名的文章或书籍的注释里,供读者参考,或用于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和书籍等。 网上英英词典Urban- Dictionary已经建立了词条Loong,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图5-12-2)[94]。 图5-12-2,网页截图:Loong。 urbandictionary.com。 笔者在2006年开始提议把龙译为Loong的同时,撰写过Loong的英文注释。现抛砖引玉如下,并希望专家们为龙撰写各种语言的权威注释。 Loong is a mythological creature, with the head of a camel or horse or snake, the horns of a deer, the eyes of a rabbit, the ears of a cow, the neck and body of a snake, the belly of a kind of huge clam, the scales of a carp, the claws of a hawk, the palm of a tiger, whiskers and a beard. Loong has no wings. (龙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生物,头部似骆驼或马或蛇,角似鹿,眼似兔子,耳似牛,脖子和身体似蛇,腹似蜃,鳞似鲤鱼,爪似鹰,掌似虎,还有着胡须和腮须。龙没有翅膀。) Loong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benevolent, powerful, worshipful and lucky. It is thought the source of wind and rain.(龙一般被认为是瑞兽,拥有巨大的力量,尊贵,吉祥。龙被认为是风和雨的制造者。) The earliest artwork of loong ever discovered was built in China about 6,000 years ago. It is a sculpture of loong made by heaping shells of clam. (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龙的艺术品中,最早的是六千年前在中国建造的一座用蚌壳堆造而成的堆塑。) Loong used to be the symbol of Chinese emperors. Now it stands for luck, happiness and power by ordinary Chinese people. (龙曾经被中国皇帝用作自己的象征。现在它被普通中国人作为吉祥、幸福和力量的象征。) Loong is a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It is the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 Loong is a spiritual tie linking the Chines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Many Chinese people are proud to call themselves "the offspring of the Loong". (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国的象征。龙是连接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很多中国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It is wrong to translate loong as dragon in English. In fact, loong is so different in nature from dragons that it may be more reasonable to consider them as dissimilar creatures, rather than as the same creature interpreted differently. (把龙翻译为dragon是错误的。实际上,龙和杜拉根(dragon)在性质上的差异非常大,把它们理解成不同的生物,更加合理。它们不是相同的生物的两种不同解释。) 图5-12-3,龙Loong网宣传画。 黄佶作于2006年。 一些英语辞书对中国龙的解释也可以作为参考。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大不列颠在线百科全书): long, (Chinese: “dragon”) Wade-Giles romanization lung, in Chinese mythology, a type of majestic beast that dwells in rivers, lakes, and oceans and roams the skies. Originally a rain divinity, the Chinese dragon, unlike its malevolent European counterpart (see dragon), is associated with heavenly beneficence and fecundity. Rain rituals as early as the 6th century bce involved a dragon image animated by a procession of dancers; similar dances are still practic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ommunities to secure good fortune.[95] 可以改写为: Loong: a type of majestic creature in Chinese mythology that dwells in rivers, lakes, and oceans and roams the skies. Originally a rain divinity, it is associated with heavenly beneficence and fecundity. Rain rituals as early as the 6th century bce involved its image animated by a procession of dancers; similar dances are still practic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ommunities to secure good fortune. (龙: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威严的生物,它出没于江河湖海,漫步于万里长空。它原先是雨神,与吉祥和丰收有关。早在公元前六世纪,祈雨仪式中就出现由舞蹈演员列队操控的龙的形象,在传统的华人社区,至今仍然举行这种活动,以祈求好运。) Wikipedia(维基百科): Chinese dragons are legendary creatures in Chinese mythology and folklore, .... In Chinese art, dragons are typically portrayed as long, scaled, serpentine creatures with four legs….. In contrast to European dragons, which are considered evil, Chinese dragons traditionally symbolize potent and auspicious powers, particularly control over water, rainfall, hurricane, and floods. The dragon is also a symbol of power, strength, and good luck.With this, the Emperor of China usually use the dragon as a symbol of his imperial power. [96] 可以改写为: Loongs are legendary creatures in Chinese mythology and folklore. In Chinese art, Loongs are typically portrayed as long, scaled, serpentine creatures with four leg. Loongs traditionally symbolize potent and auspicious powers, particularly control over water, rainfall, hurricane, and floods. It is also a symbol of power, strength, and good luck.With this, the Emperor of China usually use it as a symbol of his imperial power. (龙是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中的著名生物。在中国艺术品中,龙的典型形象是像蟒蛇一样长长的身体,身上有鳞片,有四条腿。一直以来,龙代表了力量和吉祥,以及对水、雨、飓风和洪水的控制。它也是权力和好运的象征,因此,中国皇帝曾经用龙作为皇权的象征。) 除了为龙撰写外文文字注释,还可以配上龙的图画、雕塑(照片)或动画和视频等,使外国人了解龙的外部特征,进而较快地完成对新词汇Loong的学习。很多人反对把龙译为Loong的理由是“外国人看不懂这个新词”。这是因为他们以为翻译就是用外文字母写出其译名,而不知道之后还必须撰写必要的注释。 5-13,中国的恶龙也是Loong 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存在很多恶龙,汉语中也有很多包含“龙”字的成语或说法具有贬义。赵培远和武灵[97]在论文中简要地进行了归纳:“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周处除三害,龙都是‘害’。再说说跟龙有关的语言:屠龙之技,比喻技术高超,却不实用;龙行熟路,指夏季的雷阵雨,落雨的地方反复下,不落雨的地方总是旱,这里面有没有不满的意思?龙潭虎穴,比喻极其险恶的地方;降龙伏虎,这里有周处除的两害;‘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蛋,’是责备的口气,不是赞扬;跟着龙王吃贺雨,这是帮凶。龙怕揭鳞,虎怕抽筋,传说龙性温驯,人可骑乘,‘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有人婴之者,则必杀人’(《韩非子 · 说难》)。这是说封建统治者也有‘逆鳞’,即他所忌讳的话题,不要去‘批鳞’,否则‘龙’性大发,治你的罪。上面这些,人们都找到了‘龙’的缺点。另外,‘龙’的喻义也有变化,这要辩证地看。……。古代蒙学课本里讲‘独眼龙,夸李克用一目眇而有勇’,这里的‘独眼龙’是褒义,但今天的‘独眼龙’,就含有‘讥讽、轻蔑’的意思。”[98] 中国革命者毛泽东曾写过诗句:“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99] 其中的“苍龙”指他面对的敌人。 中国现代也有漫画家用黑色的龙象征负面的事物。图5-13-2这幅作品是1957年出版的一份《漫画》杂志的封面。图中象征洪水的黑龙望着高高的河堤,无计可施。 中国的恶龙在英语里应该叫什么?笔者主张还是翻译成Loong,因为它们仍然是中国的龙。有人因为中国神话传说中存在恶龙,因此主张把龙继续翻译为dragon。可是我们中国人想这样翻译,人家外国人还未必同意呢!斯洛文尼亚人会说:“凭什么你们的恶龙要用我们守护者杜拉根的名字?” 龙和杜拉根都不是普通的动物。全世界的猪和狗、牛和马、狮和虎基本上是一样的,但龙和杜拉根是神话动物,携带着大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甚至情感元素,如果合用一名,这些东西就会相互“窜味”,就乱套了。 恐惧杜拉根的基督教徒会诧异中国人逢年过节、喜庆典礼时居然会舞动 “恶魔杜拉根”(实际上是龙);把杜拉根视为守护者之一的冰岛人会恼怒中国神童哪吒抽掉“杜拉根”(实际上是龙)的筋。 同理,反对中国封建主义残余的人士也会不满威尔士人居然把象征封建主义的“龙”(实际上是杜拉根)堂而皇之地画在自己的国旗上。 热爱龙的中国人会因西方人视屠“龙”者圣乔治等为英雄而义愤填膺。2012年1月4日,在“首届龙文化北大论坛”上,我发言时展示了俄罗斯国徽,上面画着英雄杀死杜拉根的情景。一位中国老学者看到后怒火冲天,隔空怒斥俄罗斯人:“他们杀死的是他们的祖宗!” 实际上龙和杜拉根是“风马牛不相及”,中国人过年舞的是龙,而不是杜拉根;哪吒抽掉的是龙的筋,而不是杜拉根的筋;威尔士国旗上画的是杜拉根,而不是龙,和中国封建王朝毫无关系,丝毫没有为在中国复辟封建王朝摇旗呐喊的意味;俄罗斯国徽上被刺倒在地的是杜拉根,也不是龙,和中国毫无关系,中国人如果要为此生气,那是自寻烦恼,俄罗斯人也会觉得很冤枉,莫名其妙。也许他们更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自己什么时候突然多出来了一个祖宗? 我相信读者们读到这里已经明白:龙和杜拉根的问题已经超越了“好”、“坏”之分的境地,而是错综复杂的文化问题的外部表现之一。 总之,应该用Loong这样的词汇专指中国的龙,加上定语之后用于各种场合,就好像汉字“龙”既能用来称呼象征力量和吉祥的神龙,也能用来称呼女娲杀死的黑龙。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中国的恶龙并不涉及“是否正义”的问题,而杜拉根往往是“非正义”的象征,因此在翻译时加以区别是非常重要的。 5-14,龙被音译为Loong的历史溯源 1,至少在1814年,龙已经被注音为loong 1814年出版的一本书有一个很长的英文书名:Elements of Chinese Grammar: with a Preliminary Dissertation on the Characters, and the Colloquial Medium of the Chinese,但中文书名很简短:“中国言法”。该书作者是Joshua Marshman,即英国传教士马希曼。他在1809年英译出版了《论语》。 《中国言法》中有一部分介绍了汉字的组合规律。在每个汉字后面,作者都会写上注音和对应的英文。在第68页,在“龙”字的后面,作者写的是“loong, a dragon”(图5-14-1)。 图5-14-1,书籍封面、内页和局部:中国言法(Elements of Chinese Grammar),1814年出版。Google Books 书籍Journal of the proceedings of the late Embassy to China(学界译为“新近出使中国记事”[100])出版于1817年,作者在第257页第二段写道:“Boats, on reaching this place, usually offer up some sacrifice at the Loong-wang-Miao, or temple of the Dragon King: this was the first temple I had seen…”(开到此处的船只通常会在龙王庙奉献上一些祭品。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寺庙。……)。书中对“龙王庙”有两种表述,一是音译:Loong-wang-Miao,二是意译:temple of the Dragon King(图5-14-2)。 图5-14-2,书籍封面和内页局部:Journal of the proceedings of the late Embassy to China,1817年出版。Google Books 1836年出版的书籍The Chinese: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 and its inhabitants(中国人:中华帝国及其居民概述[101]),第364页提到He-loong Tan,书页下方注释说“He-loong is the Saghalien, or Black Dragon,…”(图5-14-3)。意思是:“黑龙(江)即萨哈连(江)”[102]。显然,He-loong是“黑龙”的音译。He-loong Tan应该是“黑龙滩”,而不是“黑龙潭”,因为书中说要在那里放置一个祭坛(altars should be erected at He-loong Tan and elsewhere.)。[103] 图5-14-3,书籍封面、内页和局部放大:The Chinese,1836年出版。Google Books 1842年出版的百科全书The Penny Cyclop?dia of 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便士百科全书:传播实用知识协会编撰)第24卷第287页提到“Loong-tsing, literally tea of the wells of the dragon”(图5-14-4)。显然,Loong-tsing是“龙井(茶)”的音译。 图5-14-4,书籍封面、内页和局部放大:The Penny Cyclop?dia (vol.XXIV),1842年出版。Google Books 1846年出版的书籍The Chinese: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 and its inhabitants(中国人:中华帝国及其居民概述[104])在第154页写道:“The word Loong is applied as an epithet to most things pertaining to the emperor. Loong-wei, "the dragon-seat", is the imperial throne.”(图5-14-5)(皇帝用的大多数东西都用“龙”字作为标志。“龙位”是皇帝的御座。) 图5-14-5,书籍封面、内页和局部放大:The Chinese,1846年出版。 在Google Books里还可以发现更多例子,例如: 1857年,书籍The Chinese(中国人):“Loong-yen, or "dragon's eye,"”(龙眼,或“龙的眼睛”); 1863年,期刊Fraser's Magazine for Town and Country(弗雷泽城乡杂志):“Of the dragon, or loong, there are three, ...”(龙有三种,……); 1872年,书籍The Spirit of Missions(传教精神):“No other city in the Empire had the power of making the "Loong-ban," "Dragon robes," or the robes worn by the Emperor. ”(帝国的其它城市都没有权力制造龙袍,即皇帝穿的长袍); 1876年,书籍The Mandarin's Daughter(官吏的女儿[105]):“this was the "Kin-loong," or Golden Dragon, ...”(这是金龙); 1878年,书籍China: A History of the Laws,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People(中国社会规则礼仪风俗习惯的历史[106]):“the deity called Loong-moo, or the Dragon's Mother.”(这尊女神被称为“龙母”,龙的母亲); 1879年,期刊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教务杂志[107]):“The Emperor sent an officer who spent over ten years in a minute geomantic examination of the mountain and its surrounding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Loong Mih or Dragon Pulse”(皇帝派出官员花费十年以上的时间仔细考察这座山及其周围地区的风水,尤其重视龙脉的情况); 1886年,书籍Ling-Nam: Or, Interior Views of Southern China(岭南记[108]):“In the midst of these San-ui Hills is said to be the Loong-tam, or "Dragon Pool"”(在这些山之间据说是龙潭); 1892年,书籍Alden's Manifold Cyclopedia of Knowledge and Language(艾尔登知识和语言百科全书):“Oolong, from Chinese woo-loong, "black dragon"”(oolong一词来自汉语“乌龙”:黑色的龙); ……。 [109] 2,1890年代:澳大利亚华人的舞龙道具被称为Loong 1850年代,大量华人来到澳大利亚的本迪戈(Bendigo)淘金。本迪戈每年在复活节会举行庆祝活动,为当地慈善机构募捐。华人于1879年开始参加复活节游行表演活动,1892年的复活节,华人开始在游行时舞龙。这条龙是在中国制造的,到了本迪戈再组装起来,约六十米长。这条龙被当地人称为Loong:“Loong, a five clawed or imperial dragon, was made from papier-mache, silk, cotton and bamboo, and decorated with mirrors and feathers. It was intended to be carried by a large number of dancers in procession. [110]”(Loong是一条五爪皇家龙,是用纸型、丝绸、棉花和竹子做成的,装饰着镜子和羽毛。将有很多舞蹈者举着它加入游行的队列。) 这条舞龙道具(也可能是1906年从中国购买更新后的)至今保存在本迪戈金龙博物馆(the Golden Dragon Museum)内。这件龙灯道具已经成为华人融入当地社会的象征,也成为令当地人自豪的历史文物。2008年,维多利亚地区遗产委员会将其列入当地遗产保护名录(The Victoria Heritage Council listed Loong on the Victorian Heritage Register in 2008. [111])。Loong老旧之后,当地社区又于1970年代先后购置了Sun Loong(新龙)和Dai Loong(大龙)。[112] 图5-14-7,照片:Loong in Procession(游行队伍中名为Loong的龙灯道具)。摄影者不详,1946年。 3,二十世纪的使用情况 继续Google Books: 1906年,书籍Model Settlement(模范居住地):“Mih-ho-loong means the Fire destroying dragon.”[113](“灭火龙”一词的意思是“能够灭火的龙”); 1919年,书籍Official Guide for Shippers & Travellers to the Principal Ports of the World(前往世界主要港口的航行和旅行权威指南):“Loongfei (flying dragon) bridge”(龙飞桥); 1929年,书籍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ina? A Source Book of Materials(关于中国你知道些什么?资料汇编):“"Siaw Bah Loong" (Little White Dragon)”(小白龙); 1937年,期刊The American Magazine(亚美利坚杂志[114]):“It was "Hai Loong," the sea dragon.”(这是“海龙”,海里的龙); ……。 1941年11月24日出版的Life(生活)杂志中有一篇文章中写道:“It is the town of Lung Chuan I (pronounced Loong Chivan Ee and meaning Little Village at the Dragon Spring) . ...”(这是龙泉驿[115]小镇,我读为Loong Chivan Ee,意思是龙泉旁边的小村子。) 笔者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站上发现了Loong用于香烟商标名称的资料:Loong Voong Cigarettes(龙凤牌香烟),福华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年代:1940年代(图5-14-8)。 该网站收集了大量早年烟标[116],其中十六种香烟的商标中包含“龙”字。龙字翻译为dragon的最多(十二种),采用威妥玛拼音法lung的次之(三种),loong最少,仅一种,但足以说明早在1940年代,中国就已经有了Loong的用法。 图5-14-8,香烟包装:龙凤牌香烟。 福华烟草股份有限公司,1940年代。 继续Google Books: 1955年,书籍Favorite stories old and new(新老最爱故事):“a greatly ferocious loong, or, as foreigners would say, a dragon.”(一条巨大的恶龙,正如外国人会说的那样:一头杜拉根); 1961年,书籍San Francisco Chinatown on Parade in Picture and Story(三藩市华埠之巡礼:照片和报道):“Unlike the evil dragon of the West, the Chinese Dragon is a beneficent and gracious creature and is worshipped as the divine ruler of Lakes, Rivers and Seas. It is the powerful yet gentle "Loong" that brings rains to the earth, hastens the crops and cools the toiling farmers.”(和西方邪恶的杜拉根不同,中国龙是行善的、仁慈的生物,被尊为江河湖海的神圣统治者。龙是强大而温和的,它给大地带来雨水,促进作物生长,给辛苦的农民带来凉爽。)该书总编辑是黄定国(Henry Kwock Wong,图5-14-9)。这说明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华侨在宣传龙不是杜拉根了,而且把龙音译为Loong了; 1971年,期刊East West: The Chinese-American News Magazine(东西方:中美新闻杂志):“The loong (Oriental dragon) symbolizes the spirit of change, moral excellence, and timely help to those in need.”(龙是变革精神的象征,具有美德,时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1987年,书籍Mysterious Places(神秘之所):“The choice of the correct site is governed by five factors: Loong, the Dragon, is the form of hills or undulations of the ground at the site in question;”(选择正确地点取决于五个因素:1,龙,即周围山脉或地势的起伏;2,……)。这里显然是在讲风水; 1989年:书籍The Book of Chinese Beliefs(中国信仰之书):“As we have seen, the name Kowloon means "Nine Dragons.'' It comes from the Cantonese gau loong -- gau is nine and loong is dragon. ”(“九龙”这一地名的意思是“九条龙”。它的外文名Kowloon来自广东话gau loong,其中gau的意思是“九”,loong的意思是“龙”。)Kowloon这个地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 1996年:书籍Culture, Religion, and Childbearing in a Multiracial Society(多种族社会中的文化、宗教和儿童抚育):“it is considered lucky to name a baby boy after an animal associated with strength, courage and luck, such as Loong (dragon) or Foo (tiger).”(图5-14-10)。中文意思是:“人们认为为男婴取‘龙’或‘虎’这样的名字能够带来好运,因为它们代表力量、勇气和幸运。” 4,二十一世纪的使用情况 Google Books真是个好东西,继续翻墙: 2001年,书籍The Monkey and the Dragon(猴与龙):“Dragon Village, Long Cun ('loong tswoon'), sounds in Chinese, particularly to Sichuanese ears, just like nong cun, the generic term for rural village.”(在中文里,尤其是在四川人听来,“龙村”一词的发音很像“农村”); 2004年,书籍From Dragon to Dragon(从龙到龙,或:从杜拉根到中国龙,或相反):“The Dragon was the rain spiri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Unlike the Western monster, the Chinese 'loong' was not an evil creature malevolent to mankind, but the rain giver who gathered the clouds, brought the welcome moisture and presided over water.”(在中国古代,龙是雨神。不同于西方恶魔杜拉根,中国的龙不是危害人类的邪恶的动物,它聚集云雾,带来人们需要的水份,统管水的事情,带来雨水。)这本书可能是小说。这段话可能是书中一个角色说的话。据查作者Mark L. Isaac-Williams在香港工作,是园艺师,还写过两本关于兰花的书; 同年,书籍Australian Language and Literacy Matters(澳大利亚语言和文学):“To the Chinese, probably borne out of superstition and belief, the name "Loong" which means dragon in Chinese, bears auspicious connotations and can bring the bearer of such a name to greater heights in his future.”(可能是出于迷信或信仰,对于中国人来说,名字里的“龙”字隐含着吉祥的含义,使取名用了“龙”字的人前程远大); 2007年,书籍Food in China(中国食品):“hot pots such as Wei's Hot Pot, Kuaile Laojia (Happy Home), Yulong (Jade Loong) Hot Pot,...”(有这样一些火锅:尉氏火锅、快乐老家、玉龙火锅、……) 2008年,书籍The Promised Land(应许之地):“The Chinese for dragon is"loong". You've got to know that.”(中国的龙在英文里是“loong”。你应该知道这一点); 2011年,小说Sex, Gossip and Rock & Roll(性、谣言和摇滚):“He pointed to a small dragon. 'This is Xiao Le Loong, the Little Happy Dragon.'”(他指着一头小龙说:“这是一头小乐龙”。); 2012年,书籍Root and Branch(根深枝繁):“This was dragon country, the centuries-old estate of the Loong ("dragon") family.”(这是龙的国度,长达几个世纪,这里都是龙家族的产业); 2013年,书籍Reflections of a Christian Kungfu Master(一位基督教功夫大师的反思):“The Chinese dragon is called a "loong" and only has one head and no wings. Although it looks like a snake to some, it is actually comprised of nine different animals.”(中国龙的英文应该是loong,它只有一个头,没有翅膀。尽管有些人觉得它看起来像蛇,但它实际上是由九种不同的动物构成的); 同年,书籍Golden Dreams of Borneo(婆罗洲金色梦):“His 'loong' (dragon) nose belonged to the fortunate and successful.”(他的鼻子长得很像龙的鼻子,这是有福气和财运的标志);…… 2015年,小说A Flash of Water(一瞬之水):“"He will be called Siew Loong, little dragon," her father had explained,...”(她的父亲解释说:“他将被称为‘小龙’,……) 2017年,小说The Soul of the White Dragon(白龙魂):“This is Loong; it means 'dragon',” Mrs Bai says.”(“这是龙”,白太太说。) 一些中国书籍的书名在译为英文时,其中的“龙”字被译成了Loong。例如《龙凤传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封面上的英文书名是Loong & Phoenix(图5-14-11);《周易见龙》(巴蜀书社,2012年)的英文书名是Discovering Loong from Zhou Yi。《龙种》(作家出版社,2014年)在亚马逊售书网站(amazon.com)上的英文书名是Descendant of Loong(字面含义是“龙的后代”);《中国传统龙纹艺术》(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2年)的英文书名是Chinese Traditional Art of Loong Pattern。 亚马逊网站上一些涉及龙的物品的英文名称把Loong和dragon并列或单独使用,例如Chinese Dragon Loong Lighter(龙打火机),3D Puzzle 12 Zodiac Loong(十二生肖龙立体拼板玩具)。 5,龙被马希曼注音为loong早于马礼逊出版《华英字典》 写到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龙被译为欧洲语言的历史,即本书第260页图3-1-3描绘的内容,并把本小节介绍的情况添加进去,画一张新的“‘龙’的西语译文变迁图”(图5-14-12)。可以看到,在马礼逊于1815年出版《华英字典》之前,马希曼即已经在1814年出版的《中国言法》一书,将“龙”注音为loong,而且之后不断有人使用这种音译法。可见两百多年来loong这条脉络和dragon那条线是并行存在的,而且一直没有中断过,延续至当代。只是由于目前尚不清楚的原因,dragon这条线远比loong强势,导致人们今天只知将龙译为dragon,而不知道龙也可以音译为loong。 仔细研究前面的资料和图5-14-11 可以发现:loong 最初被作为纯粹的注音字在使用,这说明欧洲人觉得loong 的发音和“龙”比较接近。按照最保守的标准,在1955年,loong 一词开始被当作独立的名称使用,例如“a great ferocious loong”(大恶龙)、“The loong (Oriental dragon) symbolizes the spirit of change, moral excellence, and timely help to those in need.”(龙代表了一种精神……)等等。 5-15,Loong的其它应用实例 1,Loong被大量用于华人姓名 除了武术明星李小龙(Lee Siu Loong)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等名人之外,还有很多普通华人的英文名里使用了Loong。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包玉刚在全国多所高校捐资修建图书馆等教学设施,一般以其父亲姓名“包兆龙”命名。1982年,包玉刚向上海交通大学捐款建造图书馆新馆,1985年10月落成,该图书馆名为“包兆龙图书馆”(Pao Sui-Loong Library)。除了真实姓名之外,很多人的网名(网上昵称)或代号也使用了Loong。例如iG电子竞技俱乐部主教练朱小龙的代号是Loong。 2,企业名称和产品品牌中的“龙”字被译为Loong 笔者检索发现,不少企业把自己名称中的“龙”字译为Loong,还有很多企业在注册域名时,用Loong代表企业名称或品牌名称里的“龙”字。 “龙芯”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通用CPU(中央微处理器)集成电路芯片,原来的英文名是Godson,2006年11月改为Loongson [117](图5-15-1)。 2008年1月,腾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网络游戏“龙”,其英文名为Loong [118](图5-15-2)。根据“龙”游戏官网公布的资料,“龙”游戏已经出口全球六十个国家或地区[119] 。2011年开始发行的游戏“御龙物语”,也将名称中的“龙”字译为Loong,其英文名称为The tale of Loong [120]。 电子游戏“战地2”(Battlefield 2)有一个著名的模组(MOD),名称是Wake of Loong(龙之觉醒)[121]。电子游戏“六龙御天”的英文名是Loong Craft。“龙玩互娱”电子游戏公司的英文名是Loong Cheer。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出产的“翼龙”多用途侦察攻击无人机于2011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展出[122]。该机的英文名是Wing Loong(图5-15-3)。 灵龙(翎龙)军用无人机的英文名是Nimble Loong。龙之眼光电吊舱的英文名是Loong Eye。 浙江长龙航空有限公司的英文名是Zhejiang Loong Airlines Co., Ltd.。外国人经常把“长”(long)写成loong,因此,Loong本身也有“长”的含义,“长龙航空”译为Loong Air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双关语。2017年,香港快运航空公司将其第五架 A321 客机(注册编号:B-LEE)命名为“小龙 Siu Loong”号,希望与旅客分享李小龙(Lee Siu Loong)所宣扬之跨越文化界限的武术精神。 至少有十艘远洋货轮的名称已经译龙为Loong:祥龙(Lucky Loong),飞龙(Flying Loong),海龙(Ocean Loong),云龙(Charm Loong),黄龙(Emperor Loong),腾龙(Tempo Loong),汉龙(Orient Loong),宝龙(Power Loong),金龙(King Loong),俊龙(June Loong)。 东风汽车制造厂的新型发动机名为“龙擎”:Loong Gine(图5-15-4)。“龙甲”汽车漆面保护膜的英文名是Loong Guard。 “龙精酿”啤酒的英文名是Loongbrew,“澳德龙”葡萄酒的英文名是AudLoong。“龙叙堂”茶叶被译为 Loong Story Tea。 笔者收集到了大量译龙为loong的实际应用案例,涉及科技和工业制造、传媒和出版、文化和娱乐、餐饮和宾馆、食品和饮料、体育和休闲、金融和商业、服装和奢侈品、房地产和家具等等[123]。 【详见:译龙为 Loong 实际使用案例,http://www.loong.cn/loong_using_topic.html】 3,部分网上辞书已经收录Loong 已经建立了Loong词条的网上英汉词典有:爱词霸在线词典(www.iciba.com),海词词典(www.dict.cn),n词酷(www.nciku.cn),百度百科(www.baike.baidu.com),里氏词典(www.dict.li)等。网上英英词典UrbanDictionary已经建立了Loong词条[124]。Wikipedia(维基百科)也收入了Loong,指向条目Chinese dragon [125]。笔者已经向牛津辞典(OED,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和剑桥英语辞典(Cambridge Dictionary)提交了单词Loong。 5-16,重新译龙好处多多 1,方便表述、避免混淆 2006年12月,在报道中国围绕龙的争论时,中国网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To Slay the Dragon, But Not for Loong(图5-16-1),意思是:“杀掉杜拉根,但不要杀掉龙”。 如果仍然把龙译为dragon,在英文里写起来就是这样:to slay the dragon, but not for dragon,在读者看来,其意思就是“杀死杜拉根,但别杀死杜拉根”。 即便写成to slay the dragon, but not for Chinese dragon,意思变为“杀死杜拉根,但不要杀死中国的杜拉根”,读者也会很糊涂,既然都是恶魔杜拉根,为什么不要杀死中国的恶魔杜拉根? 既然龙和杜拉根是两回事,后者该杀,前者不能杀,那么就为龙另取一个名字例如Loong好了,这样就绝对不会产生混淆了。这么简单的事情,居然惹来无数反对声,真是匪夷所思。 2,方便反对重译者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很多人坚持龙和dragon互译的理由是:“龙和dragon是一样的东西”。我们之所以能够看懂这句话,是因为他们为龙和杜拉根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符号,前者是“龙”,后者是“dragon”。 反对重译的人,自己使用不同的符号“龙”和“dragon”分别指代龙和杜拉根,避免了歧义,却没有认识到使用不同符号指代不同事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外国人不会使用汉字,很多时候中文里也不能夹杂外文,此时怎么办? 如果龙和dragon都不改译的话,用纯中文或纯英文介绍他们的理由就是 :“龙和龙是一样的东西”或“dragon is the same as dragon”。这种话谁能听懂?而一旦听懂了,更是要笑死的。 当然,可以不嫌啰嗦地写为:“中国龙和西方龙是一样的东西”,或“The Chinese dragon is the same as the European dragon”。但如果把“龙”英译为Chinese dragon的话,必然会滑向Loong(或龙的其它比Chinese dragon简洁的译法,例如Long)。同理,把dragon汉译为“西方龙”最后也可能滑向“杜拉根”和“撅根”等音译词,毕竟字数相同或更少,而且是专用名词,没有歧义。 所以,即使对于反对重新翻译龙的人来讲,为龙和杜拉根各取不同的中英文名字,也是有益无害的,因为这能使他们准确地、简洁地表达自己反对重译的理由:全中文表述是:“龙和杜拉根是一样的东西。”全英文表述是:“Loong is the same as dragon.” 传播学也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力量很强大,它总是会把偏离科学的行为拉回到科学的轨道上来。 5-17,龙和dragon不应互译 1,中国外交部门不应将龙译为dragon 龙是中国的象征,连北京天安门城楼上也画着龙[126]。但欧美等很多国家的人视杜拉根(dragon)为邪恶的象征,街头巷尾充斥着圣乔治杀死杜拉根的大小雕塑和店招。 【详见:http://www.loong.cn/tian_an_men.htm】 美国总统宣誓就职时、法庭证人宣誓讲真话时,都会把手按在《圣经》上,而正是《圣经》说杜拉根是最大的恶魔。欧洲很多城市每年庆祝圣乔治节,重演他杀死杜拉根的过程。俄罗斯等国更是把圣乔治杀死杜拉根的场景画在国徽上。更重要的是:欧美人将圣乔治等英雄杀死杜拉根视为正义的行为。 中国外交部门如果把龙和dragon互译,龙和杜拉根同名,那么在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这些国家时,就可能引发外交尴尬甚至导致外交事故,轻则导致双方不便,重则给西方反华势力提供丑化攻击妖魔化中国的机会。 1990年,苏联政府赠送给联合国一座雕塑,描绘一位英雄正在杀死象征核战争的杜拉根(dragon),以纪念联合国成立四十五周年。2015年9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赠送艺术品“和平樽”,以纪念其成立七十周年。这座一人多高的和平樽顶部的龙饰象征着守望和平(图5-17-1)。但是新华社将此龙译为dragon(with dragon-shaped decorations on its top showing expectations for peace)[127],与核战争恶魔同名,这种翻译显然有违中国这一外交行为的初衷。守望和平的龙与威胁和平的杜拉根一样被称为dragon,这种事情十分荒诞,就好像热爱和平的小白兔被称为大灰狼一样。 各国议会邀请到访的外国领导人演讲,是国际惯例。俄罗斯议会(国家杜马)会场的主席台后方高挂俄罗斯国徽(图5-17-2),中间画着英雄正在刺杀一头“龙”(杜拉根)。中国领导人出访俄罗斯时,如何站在这个国徽下方发表演讲? 图5-17-2,照片:俄罗斯杜马会场。 摄影者和时间不详。 2,中国文学中的龙不宜译为dragon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章用诗句描述太虚幻境中仙姑的舞姿,其中一句是:“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128] 杨宪益和戴乃迭翻译的英文版本(俗称“杨版”)译为:“and she bears herself like a phoenix or dragon in flight.”[129] 即把“凤”译为phoenix,把“龙”译为dragon。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红楼梦(校注本)》中对“凤翥龙翔”的注释是:“这里用以形容仙姑体态飘洒。”[130] 但是杜拉根体态庞大笨拙,需要费力地扇动巨大的蝙蝠式肉翅,才能飞起来(图5-17-3),何来的“体态飘洒”?西方读者完全不能从译文中读出曹雪芹的原意,可能反而会联想到dragon lady —— 恶毒的女人。 西方人的phoenix也和中国的凤凰有很大的区别,它更接近鹰的形象,而不是像凤凰那样有雉(野鸡)或孔雀的美丽羽毛。即使phoenix会跳舞,也不会像凤凰那样长尾飘逸,多彩多姿。因此“凤”也不宜译为phoenix,详细讨论请见本书第七章7-4节“‘凤’应该译为Voong”(第510页)。 华裔翻译家云集的proz.com论坛中有人讨论如何翻译诗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人译成:“A sanctuary of the divine heightens the mountain, a harborage for dragons (aka loong) deepens the water.” 另一个人评论道:“看来,这里的‘仙’应是属‘人’多于‘灵’,是‘得道成仙’那种,如‘仙人指路’的‘仙’,可能是‘隐士’。但,龙必定不是dragon了,而是Loong,……”。 为什么诗句里的“龙”只能翻译为Loong而不能翻译成dragon?他没有说。可能是因为道理太简单了:dragon(杜拉根)是喷火兽,它能住在深深的水里吗?水火不相容啊!即使它不喷火,它也不能不呼吸空气啊!只有我们中国神奇的龙才能住在任何地方,包括深海龙宫里。 这就是为什么截然不同的东西必须用独立的词汇进行表述,而不能靠单纯地加个地域名称做定语,例如Chinese Dragon,就能解决的。 看到“龙必定不是dragon了,而是Loong”这句话,这个论坛上曾经群起嘲讽我的译龙为Loong建议的各位翻译专家都不作声了,看来他们也知道杜拉根只能住在山洞里,而无法住在“龙潭”深处。 行文至此,突然发现“龙潭”也只能翻译成Loong Pool了吧?如果把“龙潭”翻译成Dragon Pool那不是存心要伟大的喷火兽杜拉根们活受罪吗?中国很多景区里瀑布重重,涛声震天,水雾弥漫,但各个景点的介绍牌上往往都有dragon的字眼(图5-17-4),熟悉杜拉根喷火习性的外国游客恐怕要觉得奇怪和滑稽了吧? 写到这里又想到:“龙宫”也不应该翻译成Dragon Palace,因为中国人讲的“龙宫”都是建造在大海深处的,杜拉根住在那里不要被憋死的吗?如果把“龙宫”翻译成Dragon Palace,那么“龙宫”本来的意境和背后的典故就全部没有了。所以“龙宫”只能属于Loong,“龙宫”应该翻译成Loong Palace。 因此,正确翻译中华民族特有事物的名称,也是保护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3,中国地名中的“龙”字不宜译为dragon 中国很多地方或旅游景点的名称中含有“龙”字,在译成英文时往往直接译为dragon。但很多学者早就指出这样翻译是不妥的。广西师范大学教师李怀奎和李怀宏指出:“如果生硬地寻找表面意义上的对等,把凡是有‘龙’字的名称都直译成‘dragon’,那么就会达不到吸引外宾的目的,因为‘dragon’在英语文化里有邪恶的含义,倒不如直接音译过来。”“把‘木龙洞’、‘白龙洞’、‘龙脊洞’、‘白龙桥’、‘白龙井’、‘龙脊亭’、‘木龙古渡’分别直接翻译成‘Wood Dragon Cave’、‘The White Dragon Cave’、‘Dragon Backbone Cave’、‘White Dragon Bridge’、‘White Dragon Well’、‘Dragon Backbone Pavilion’、‘Wood Dragon Ancient Ferry’等,就会造成语用含意的改变。”他们对外国游客进行的景点译名的可接受度实证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可以接受拼音的翻译方式,而不按汉语拼音翻译的名称,接受度反而明显较低。[131] (1)“龙山”不宜译为Dragon's Hill 中国人听见“龙山”,心里的感觉是“这是龙居住出没的地方,因此是个吉祥有灵气的地方。”但西方人听见dragon’s hill,产生的感觉则完全不同。英国的确有一座Dragon’s Hill,据说古代武士圣乔治就是在这里杀死了杜拉根。该山山上有一块地方不长任何植物,据说是当时杜拉根的血流过的地方。[132] 西方游客在中国看见Dragon’s Hill这个名称时,心里肯定不会产生“龙在山间腾云驾雾”这样的浪漫感觉,而是“这里曾经出没过恶魔杜拉根”、“这里是不祥之地”的感觉。 厄瓜多尔的圣克鲁兹岛(Santa Cruz Island)上也有一座Dragon Hill,那里的dragon指的是当地的鬣蜥蜴(图5-17-5)。 Dragon Hill是它们的筑巢地[133] 。显然,这些dragon丑得令人想哭,更没有中国龙的华丽外表、飘逸风采。 (2)“黄龙洞”不宜译为Yellow Dragon Cave 张家界的黄龙洞被译为Yellow Dragon Cave [134],这不合适。因为外国游客看到、听到dragon这个词汇,脑海中产生的形象和情感,完全不同于中国看见和听见“龙”这个字的感受;其次,日俄战争时日本侵略者被白人称为yellow dragon,是“黄祸”的同义词;而“黄祸”后来被用于表示“来自亚洲的威胁”,而现在的含义已经变为“来自中国的威胁”了。本书第四章详细介绍了有关知识。 (3)“龙牙洞”不宜译为Dragon Teeth Cave 张家界黄龙洞里的龙牙洞被翻译为Dragon Teeth Cave [135],在中国人看来,它的意思是“有龙的牙齿的洞窟”,似乎没有问题,但在西方文化中,dragon's teeth的含义是“祸根”、“祸种”。因此,西方游客看见dragon's teeth后,心中产生的图像是“这个洞窟里到处都是可能引发祸端的东西”。在西方神话中,杜拉根是住在山洞里的,Dragon Cave(杜拉根洞)已经会使西方游客产生负面印象了,“杜拉根牙齿窟”就更糟了。 实际上,就像“张家界”直接音译为Zhang Jia Jie一样,黄龙洞和龙牙洞都可以直接音译。如果外国游客想了解为什么这个洞叫Huang Long Dong、那个洞叫Long Ya Dong,可以通过解释来介绍huang、long、ya、dong在中文里分别是什么意思。 就好像我们对外国地名所做的那样:“音译”加上“解释”。例如:“美国的Arizona(亚利桑那州)州名来源于印第安语Arimnac,意思是‘小泉水’。”[136] 这种方法既能保持这个洋州名浓郁的异域风采,又能使中国人知道这个洋州名的含义。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美国Arizona州的中文译名是“小泉水州”,那就毫无趣味了,听上去像中国边远地区某条河经过的某个少数民族自治区,而不是万里之外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 黄龙洞和龙牙洞被译为Yellow Dragon Cave和Dragon Teeth Cave,不仅在西方人看来存在贬义(图5-17-6),而且因为译得太直白反而失去了必要的神秘感,使这两个中国风景点在外国人的眼中失去了中国风味。 图5-17-6,书籍封面: Dragon's Teeth。 (4)其他学者对涉龙地名翻译的研究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赵晨辉对介绍常州时事内容的宣传册《中国常州 · 2011:汉英对照》的英语译文提出了批评,他指出:“虽然随着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国外已经有不少人知道Chinese dragon不同于西方的dragon,但是把龙城翻译成‘City of the Dragon’或‘the Dragon City’还是不太妥当的,不能起到对外宣传的积极作用,反而丑化了城市形象。”[137] 湖南文理学院外国学院教师熊欣对2010年8月号China Pictorial(人民画报[138])把地名“龙虎山”译为Dragon and Tiger Mountain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就文化差异来看,dragon一词虽然在现代西方受众心中已逐渐熟知并为接纳,但与其后的tiger连用,虽有形象的比喻意内敛其间,仍不免凶猛、残忍之意再现语词之间,笔者私下认为此处专有地名‘龙虎山’一词的翻译最好还是能采取音译‘Longhu Mountain’。”[139]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外语系教师刘锡安指出了桂林一些景点名称翻译中的问题:“在桂林,带有‘龙’字的旅游景点有好几处,如桂林市内有‘龙隐洞’、‘木龙洞’、‘木龙湖’等,在阳朔有‘遇龙河’等。我们在考察中发现,这些景点的英语译文毫无例外地都译为‘dragon’。‘龙隐洞’是Hidden Dragon Cave,‘遇龙河’译为Meeting Dragon River,‘木龙湖’是Wooden Dragon Lake。由于译者未考虑到西方文化中龙的含义,因此当西方游客看到Hidden Dragon,Meeting Dragon 时心中可能会带来不愉快的感受,因而很可能对这些景点不那么感兴趣了,这对旅游业来说当然不是一件好事。”[140]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常青等指出:“‘老龙潭’对于大多数汉语是母语的人来说,一看到‘龙’首先想到的英语单词便是dragon,但如果把它译为The Old Dragon Pool对于英语是母语的外国游人来讲心里就有些疑惑和不解了,因为在西方人心目中dragon是恶龙,是一种能从口中吐火的爬行类怪兽。而‘龙’在英文中是空缺词汇,dragon在汉语中也是空缺词汇,因而音译最好。”[141] 贵州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张广勇就景点名称“白龙潭瀑布”被译为White Loong Pond Waterfall说:“龙被翻译成了Loong。或许译者担心中西文化差异让英文读者对Dragon 产生误解,可一个Loong 又何以能传递瀑布的神似和名字的由来。而且将龙翻译成Loong 只是一些学者的提议,至今尚在争论之中,而国外游客要接受这一词汇需要更长的时间。”[142] 张老师的批评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根据景点名称中的一个孤立单词Loong的确难以使外国游客理解其含义,更无法由此体会出“龙”的韵味。但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可以在景点的英文介绍中简短注明“龙是中国文化中一种虚构的神话生物,形态飘逸,象征吉祥如意”等,并配上一张龙的图片,外国人立即就能理解什么是Loong了。翻译景点介绍时,外文版本和原始的中文版本不必完全一样,可以根据外国人的情况,在外文版本中做适当的增减。例如在外文版本中简要介绍什么是龙,而中文版中则不需要。 我们也不必担忧国外游客需要很多时间才能接受这一新词汇。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当初接受“披萨”这个新的中文词汇时只用了几秒钟?我们实际上是在看到实物的一刹那就理解并记住了什么是“披萨”。 张老师还说:“前文提及的白龙潭瀑布的翻译中,白龙翻译成White Loong,译者采用音意结合的方法有意回避了Dragon。但这种刻意的规避实际上是对外国游客认知能力的低估。在信息和交流高度发达时代,诚如我们知道英语中的Dragon具有不好的意象一样,多数国外游客也或许知道‘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如将此处的白龙翻译成white dragon,并不至于引起误解,因为汉语原文强调的是瀑布的形。” 问题在于 :1,外国人知道中国人自称dragon(龙)的传人(后代),并非就万事大吉了。他们反而更加怀疑、甚至恐惧中国人了,因为多数西方人视dragon(杜拉根)为邪恶的象征。如果某国人将其图腾名称汉译为“贼”,并自称是“贼的传人”,我们中国人在获悉“在该国,‘贼’不是中文里的那个贼”之后,就会欣然接受“贼是庄严神圣、吉祥如意的”这一概念吗? 问题2,杜拉根的“形”和龙的截然不同。杜拉根的外形以粗壮、笨拙、甚至肥胖为主,和龙修长、飘逸、潇洒的形态截然不同。因此,外国人看见dragon这个词时,并不会想到中国龙的“形”。 问题3,中国人用龙象征瀑布,绝非仅是在借用龙的形。把“白龙瀑”改成“白蟒瀑”、“白蛇瀑”、“白布瀑”、“白绳瀑”,可以吗?显然不可以。此处还可能成为著名景点吗?显然不可能。因为瀑布名称的含义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原来很“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完全没有了。所以在外译中国文化负载词时,首先要对中国文化有最起码的了解。 张老师把跨文化传播的目标设定为“不至于引起误解”,这个要求太低了。跨文化传播的目标至少应该是“不易产生误解”、“不可能产生误解”,更高的目标则应该是“无需过多解释就能充分理解”。 4,中国特有事物名称中的龙不宜译为dragon 龙舟和龙灯都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因此不宜译为dragon boat和dragon lantern。 2011年,亚洲龙舟联合会和中国龙舟协会将“龙舟”改译为Long Zhou。国际龙舟联合会从2017年开始出版的电子报名为Long Zhou [143]。为使外国人能看懂,建议将其注释为Loong Boat。 龙灯也可这样,音译为Long Deng,注释为Loong lantern。 “龙须糖”也不宜译为Dragon’s beard candy。Dragon的含义之一是“蜥蜴”,有一种蜥蜴被称为Bearded Dragon(图5-17-8)。有人将其译为“胡须蜥蜴”[144],它的形象和龙完全不同。 英语中有个词组beard the dragon,字面意思是“拉扯杜拉根的胡子”。由于杜拉根是恶魔,因此该词组的含义是“公然挑战强大的敌人”。Dragon’s beard candy的字面意义是“杜拉根的胡子糖”。因此,西方人听见Dragon’s beard candy,心里的感觉和中国人听到“龙须糖”是完全不同的。决定这样翻译龙须糖名称的厂商应该预先知道这一点,否则会很奇怪为什么产品卖不掉。 如果一定要意译的话,龙须糖还可以译为Santa Beard Candy(圣诞老人胡须糖),这也许能得到西方国家小朋友的喜爱。龙须糖的另外一个名字是“银丝糖”,可以用于对外场合,意译为Silver Silk Candy。 5,中国产品商标中的“龙”字不宜译为dragon 广东省云浮市外事办公室主任吴伟雄不赞同把“亚洲四小龙”译为“亚洲四小虎”,他说:“实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确实加深了对东方‘龙’的理解了。在东西方文化交汇、国际交流频繁的香港,很多商号带‘龙’的公司机构,都拒绝译‘龙’为‘虎’。港龙航空公司者,Dragonair也在英文报刊上图文并茂地大卖广告。游龙(香港)旅运有限公司,就是Flying Dragon (H. K.) Travel Service Limited;远龙国际有限公司,则为Far Dragon International Limited;双龙置业有限公司直译D-Dragon Estates Co., Ltd;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区内的‘龙舫皇宫’酒家,大大方方地译为Dragon Boat Palace,还让腾龙的形象跃然壁上。不见西方人士望‘龙’止步,却见中西食家客似云来。”[145] 笔者认为吴主任对这些事例的内涵的理解不当。以dragon命名的商家门庭若市,不等于证明顾客们都认为杜拉根的象征意义和龙一样,是吉祥正面的。中国有很多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常常为自己的店设置稀奇古怪甚至很恐怖的店名或主题,结果生意非常好(图5-17-9)。 日本东京[146]和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147]都有吸血鬼餐厅,餐桌边是棺材,店内四处布置着白森森的骷髅、血淋淋的尸块,生意也非常好,难道这就能说明顾客们都认为“吸血鬼”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吗?说明可以把吸血鬼作为自己文化和民族的象征?可以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吸血鬼的传人”? 更有饭店直接用Devil(恶魔)作为店名(图5-17-10)。总之,商标和店名等使用dragon这个词汇,不等于可以把中华民族和这个文化的象征——龙——译为dragon,更不等于把商标中的“龙”字译为dragon之后,外国消费者看见外文商标时的感受和中国消费者看见中文商标时的感受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以dragon为名的饭店生意很好,仍然不能证明龙可以译为dragon,因为以George and dragon为名、以圣乔治杀死杜拉根的画面为店招的饭店,生意也许更好(笑)。 图5-17-11是George & Dragon(圣乔治和杜拉根)饭店的迁址通告,上面写着:We have moved to a bigger, better and sunnier location(我们已经搬迁到一个更大、更好和阳光更多的地点去了)。可见生意之兴隆。 湖南工程学院外语外贸系教师杨永和在比较了龙和dragon在各自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之后,指出翻译“龙”字时“如果简单地译为dragon,这种直译的结果是忽略了这些商品名称语用意义中的文化色彩,译文的读者无法获得与原文读者同等的理解和感受。这样的翻译无疑给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判了死刑,因为这样的译名产生了不良的联想意义,给西方消费者带来恐惧感。这样的译名也就无法起到劝购的作用,更不用说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了。”[148] 把商标中的“龙”译为dragon未必是“给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判了死刑”,道理和外国的“吸血鬼饭店”和“恶魔披萨店”的生意未必不好一样,消费者也许就是冲着“魔鬼”这个概念去体现别样风味的。 不过翻译者,尤其是花钱购买翻译服务、最终拍板决定使用这种译法的企业主,需要清楚地知道,从此之后“此‘龙’非彼龙”,翻译后的“龙”(dragon,杜拉根)已经是“恶魔”,已经没有了中文“龙”字的帝王之气。如果企业主就是想用“魔鬼”概念剑走偏锋,吸引消费者,也不是不可以,在商言商,赚钱是硬道理。 但如果企业想使自己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继续体现中文商标中的帝王风范或喜庆之气,那就不能这么简单地一译了之,必须向潜在的消费者做必要的说明:中国的dragon(龙)和西方的dragon(杜拉根)截然不同,中国的dragon(龙)代表皇家朝廷和吉祥如意等等。或者干脆和dragon(杜拉根)彻底切断关系,直接把“龙”音译为Long或Loong,或使用其它能够区别于dragon的译法。龙的新译名的注释在网上已经有很多了,可以摘抄一些放在广告、产品说明书和其它宣传材料里。 6,龙和杜拉根的命理学含义截然相反:龙属水,杜拉根属火 中国企业喜欢在名称和商标里用上“龙”字,一个常见原因是龙属水,因为水意味着“财”。有些企业家为企业取名使用“龙”字,是因为算命先生根据他的八字说他缺水,于是需要增加水,例如在办公室里放个大鱼缸、企业或商标名称中包含“龙”字,等等。 但如果在翻译企业名称或商标时,把这个“龙”字翻译成dragon,那就南辕北辙了,使用dragon一词,不仅不能补水,反而要更缺水了。因为杜拉根在偶尔喷水之外,主要是喷火(图5-17-12)。 当然,如果企业需要火一把,或老总的命相变了,需要火了,这样翻译也是挺好的。 5-18,应该积极推动词汇Loong成为普通英语单词 印度裔学者凯齐卢(Braj Kachru)提出过一个国际英语的“三同心圆圈”(three concentric circles)理论。内圈(inner circle)代表传统的英语,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加拿大英语区等地的英语,涉及近四亿人口。在外圈(outer circle)涉及的地方,英语不是母语,但因为历史原因,英语是主要的语言或官方语言,例如印度、尼日利亚、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坦桑尼亚、肯尼亚、南非和加拿大的非英语区等地,总人口在一点五亿到三亿之间。在扩展圈(expanding circle),英语只是一种外语或商业用语,上述地区之外的地方几乎都属于这一圈,包括中国、俄罗斯、日本、欧洲大部、韩国、埃及和印度尼西亚等等,涉及的人口在一亿到十亿之间。[149] 由于文化的差异,各地各国的人使用的英语都发生了各种变化,甚至出现了变种。中国同样如此,因此出现了“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Chinese English)这样一个概念。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国际英语讲师徐长志[150]参考上述模型,将中国英语的词汇也划分为三个同心圆圈。内圈是来自中文的“借词”(Chinese loanwords in English),外圈是中国化了的英文词汇(nativized English words),扩展圈则是世界主流英语中使用的词汇(common English words, shared by users of the majority of English varieties)。 内圈借词有三个来源:1,音译广东话,例如chow mein(炒面);2,音译普通话,例如pipa(琵琶),以及“普通话”(Putonghua)这个词自己;3,直译汉语词组,例如Red Guard(红卫兵),a well-off society(小康社会)。其中有些已经在英语中长期使用,站稳了脚跟,可称其为"standing" Chinese loanwords in English。外圈词汇来自英语,但是其含义已经在中国发生了变化,例如cadre原指受过训练的人员,但在中国英语中的意思是“干部”,增加了“领导”这层含义。[151] 在中国英语中,dragon一词应该属于外圈词汇,但又不完全是,因为其意思和用它来表达的事物“龙”的含义几乎完全相反。 Loong显然属于内圈词汇,我们应该积极向外国人介绍,大量使用,使之早日在中国英语中“站”(standing)起来,并为世界英语的内圈群体熟悉和使用。 注释: 1,王后:论“Dragon”及“龙”的再译,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8卷第1期,2006年3月 2,庞进:呼吁:中国龙凤不是外国龙凤,应译为Loong Feng,2006年3月15日,http://cul.book.sina.com.cn/t/2006-03-15/1049155356.html 3,关世杰: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中“龙”与“dragon”的互译问题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关系,对外大传播,2007年第10期,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1180/105567/6398340.html 4,专家呼吁改中华龙英文名dragon为loong,兰州晨报,2007年11月27日,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26/111718/111721/6582260.html 5,关世杰:跨文化传播理论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价值——以龙在我国与dragon在英美的文化差异为例,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 2009年11月26日,北京,http://www.soic.china.cn/2009-11/27/content_3266117.htm 6,黄佶:Dragon在中文里不能再翻译成“龙”了!http://www.loong.cn/dragon2.htm,2006年12月23日 7,因担心“杜拉根”和中国人名相同,笔者早期音译dragon一词为“杜拉更”。 8,洪放:《和合本》的修订与专有名词的翻译,天风,2019年第一期 9,王后:论“Dragon”及“龙”的再译,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8卷第1期,2006年3月。 10,倪芳,丁立福:文化冲突下的“龙”的误译,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总第33期 11,史传龙,贾德江:中国“龙”和西方“dragon”之文化差异与翻译,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3期,2007年6月 12,曾泰元:小龙年说说“龙”该怎么英译,东方早报,2013年2月22日,http://www.dfdaily.com/html/63/2013/2/22/949969.shtml 13,史传龙,贾德江:中国“龙”和西方“dragon”之文化差异与翻译,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3期,2007年6月 14,刘磊:中西文化差异下谈中国“龙’和西方“Dragon”的翻译,华人时刊(下旬刊),2013年第12期 15,陈国川: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翻译探究——以龙的翻译为例,文学教育,2013年第四期 16,结束媒体大争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为中国“龙”之英译正名,卫报中文,2017年8月15日/ 17,张煜:文化意象与翻译策略的选择,大家,2010年第11期 18,李绍青:“龙”与“dragon”的文化异同,衡水学院学报,第13卷第5期,2011年10月 19,刘白玉,刘夏青,韩小宁:文化软实力视野下“龙”的英译创新研究,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三期,总第121期 20,张宇燕,冯维江: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北京,第6页。 21,http://gallica.bnf.fr/ark:/12148/bpt6k6536397f 2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5卷,第367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1月。 23,专家提议将“龙”音译为long,北京青年报 2005年11月13日,http://ent.ynet.com/view.jsp?oid=6792463 24,音频来源:http://dictionary.reference.com/browse/long 25,陈爱兵:还“龙”一个公道——从词汇空缺看“龙”之英译,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第27卷第2期,2008年2月 26,罗选民主编:新世纪英汉大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653页。 27,长城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合作计划专家研讨会召开,http://news.sina.com.cn/c/2006-12-15/192211802206.shtml 28,何子章:外宣翻译中“词汇空缺”现象翻译探讨——由“龙”与“dragon”想到的,襄樊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29,李延林,肖静:英汉语龙文化对比及其翻译策略分析,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2月 30,原文没有标注作者陈红平的身份。据检索他可能是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31,原文没有标注作者李宁的身份。据检索他当时可能是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 32,陈红平,李宁:从义素分析角度看“龙”的最佳英译,山东文学,2009年第十期 33,张利新:从文化负载词汇的汉英翻译原则看关于“龙”的汉英翻译,科技信息,2007年第二期 34,冯世则简介:汉族,1924-。中国译协名誉理事,社科翻译委员会顾问。曾任三所中学语言教员,三所高校英语讲师、副教授,社科院译审, 院刊《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主编。二十多年来精力,主要在此两刊。……。 http://www.amazon.cn/翻译匠语-冯世则/dp/B0011ASO6K 35,冯世则:关于“龙”的翻译,http://whb.news365.com.cn/bh/200702/t20070223_1301163.htm 36,张顺生:从“龙”的英译实践谈“龙”的英文名修改,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二期 37,黄佶:英语是“一维文字”,汉字是“二维文字”,http://www.loong.cn/hj/hj_1999_10_19.htm 38,张顺生博客:“对翻译中‘约定俗成’的再思考”一文的作者按,http://suzhougardens.blog.sohu.com/116166225.html 39,东北方言。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愚笨,口语中拥有独特的语意。(百度百科) 40,周璇璇:中国龙和西方dragon的比较研究,滨州学院学报,第22卷第2期,2006年4月 41,蒙天祥:为“龙”正视听是我们的责任,广西文献(台北市广西同乡会编辑出版),2004年1月10日, http://www.kwangsi-taipei.com.tw/j103.htm#0003。 42,李玉萍:文化内涵与等效翻译,安徽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12月,导师:田德蓓教授 43,庞进:呼吁:中国龙凤不是外国龙凤,应译为Loong Feng,2006年3月15日,http://cul.book.sina.com.cn/t/2006-03-15/1049155356.html 44,关世杰: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中“龙”与“dragon”的互译问题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关系,对外大传播,2007年第10期,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1180/105567/6398340.html 45,赵启正:跨文化的交流——现代人的基本功,2007年12月18日“世界知识论坛”,http://www.loong.cn/zhao_qi_zheng080213.htm 46,陈明远:建议“龙”音译成外文 LOONG以代替过去错误的译名“dragon”,2008年12月30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b74a50100bq14.html 47,http://www.amazon.com/Lee-Loong-Memories-Dragon-Bruce/dp/9889818418 48,新加坡内阁官方网站,http://www.cabinet.gov.sg/content/cabinet/appointments/mr_lee_hsien_loong.html/ 49,袁立:English说文解字,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北京,2000年,第7页,http://vdisk.weibo.com/s/u9PIc_z3GOxz4 50,杜娟:正译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龙——从范畴化到隐喻化认知角度,翻译研究,2012年7月 51,杨欣儒:“译同名”与译名规范,原载2004年2月8日马来西亚南洋商报?人文版,http://www.huayuqiao.org/articles/yangxr/yxr08.htm 52,冯世则:关于“龙”的翻译,http://whb.news365.com.cn/bh/200702/t20070223_1301163.htm 53,《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http://baike.baidu.com/view/2292589.htm 54,陈红平,李宁:从义素分析角度看“龙”的最佳英译,山东文学,2009年第十期 55,何子章:外宣翻译中“词汇空缺”现象翻译探讨——由“龙”与“dragon”想到的,襄樊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56,原文没有标注作者陈歆铭的身份,据检索他当时可能是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57,陈歆铭:关于龙和dragon在对方语言中的译名,安徽文学,2009年第十期 58,中国龙英译名应为dragon还是long,山西晚报(记者:张瑾),2012年2月6日, http://www.daynews.com.cn/sxwb/aban/13/1356107.html 59,刘洪泉,刘琴霞:此“龙”非彼“龙”,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0卷,第1期,2007 年2月 60,张治中:最好把龙翻译为liong,2006年12月8日向龙Loong网投稿,http://www.loong.cn/liong.html 61,刘朝宗:致龙Loong网信件,2006年12月9日,http://www.loong.cn/liong3.html 62,可能时为在校学生。 63,董云:致龙Loong网信件,2006年12月10日,http://www.loong.cn/liong4.html 64,刘庭凯:致龙Loong网信件,2006年12月10日,http://www.loong.cn/liong6.html 65,http://homepage.ntu.edu.tw/~premed/staff/5/index.htm 66,http://www.kimliongbrada.com.tw/e-company-inside.htm 67,http://www.kuaikuai.cn/s/9V7E/ 68,http://www.wildtangent.com/games/liong-the-lost-amulets 69,http://liongfeng.blogspot.com/2011/01/kemeja-national-geographic.html 70,佩龙:“龙”可以翻译为Lioong,2007年10月21日向龙Loong网投稿,http://www.loong.cn/lioong.html 71,http://www.kimloong.org/biography.html 72,http://www.kimloong.org/about us.html 73,http://www.kimloong.org/biography.html 74,上述网站在2015年9月时无法访问,参考网址:http://mobilehealing.co.uk/gallery/jefferson-kim-lioong-lan/ 75,http://taioaan.org/wiki/index.php?title=Lioong 76,Sepio WU:建议:以世界语词根Lon-作为基准,组建各种外语的龙字,2006年12月8日向龙Loong网投稿, http://www.loong.cn/shijieyu.htm 77,琴心剑胆客栈,2009年6月11日,http://hi.baidu.com/lon_fee/blog/item/7f0d73030a2b5ce409fa93ef.html 78,原文如此,没有句号。 79,http://www.lonwe.com.cn/ 80,http://www.loncomip.com/ 81,http://brand.cnxz.cn/LONJUN/ 82,http://www.shoart.com.tw/customer/elon/about.html 83,http://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deity 84,cai7686:龙,您知道荣辱吗?2007年11月25日,http://forum.china.com.cn/viewthread.php?tid=262973 85,http://www.kungfuloung.com.tw 86,广告片视频网址:http://v.ku6.com/show/VLNeYRvgnbK_vgrC.html 87,http://hi.baidu.com/acidfish/blog/item/1ab922a0f4d2419e461064f7.html 88,http://www.yododo.com/area/1-06-10-16845 89,http://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223904 90,Romanization comparison chart, http://www.pinyin.info/romanization/compare/gwoyeu_romatzyh.html 91,刘若静:字母r表示第二声,“龙”应该音译成“Lorng”,http://www.loong.cn/lorng.htm 92,李玉萍:从“龙”的寓意看文化词语的翻译,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二卷第二期,2003年6月 93,“省(tou)力(lan)”这种文字表达形式近年起流行于互联网。拼音字母构成的词汇(本例中是“偷懒”)是汉字构成的词汇(本例中是“省力”)背后的、说话者内心想表达的真实含义。年轻网民将这种文字表达方式视为一种时尚的幽(e)默(gao)行为。 94,http://www.urbandictionary.com/define.php?term=loong 95,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351513/long 96,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dragon 97,原文没有标注作者身份。据检索他们可能是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教师。 98,赵培远,武灵:龙的文化内涵兼及英语的dragon,汉字文化,2003年第四期。www.cnki.com.cn 99,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 100,近三百年外国人关于中国的著述目录,http://www.douban.com/note/92861644/ 101,近三百年外国人关于中国的著述目录,http://www.douban.com/note/92861644/ 102,萨哈连(江)这是黑龙江的满语名称。俄罗斯人称其为“阿穆尔河”。 103,本小节部分信息来源于2007年1月网友Daxiyang向龙Loong网的投稿,http://www.loong.cn/160.htm 104,近三百年外国人关于中国的著述目录,http://www.douban.com/note/92861644/ 105,近三百年外国人关于中国的著述目录,http://www.douban.com/note/92861644/ 106,http://www.dl-library.net.cn/book/736/1878nianyingzhongguoshehuiguizeliyifengsuxiguandelishihualongzhoutu-735942.html 107,http://epaper.ntu.edu.tw/view.php?id=15643 108,近三百年外国人关于中国的著述目录,http://www.douban.com/note/92861644/ 109,重复的应用都没有收入。下同。 110,Loong, Chinese Dragon (Heritage Listed Location) , http://www.onmydoorstep.com.au/heritage-listing/14363/loong-chinese-dragon 111,BENDIGO CHINESE HISTORY - BENDIGO CHINESE DRAGONS - LOONG DRAGON, http://www.bendigo.ws/Bendigo-History/Bendigo-Chinese-History/Loong-Dragon.html 112,http://en.wikipedia.org/wiki/Sun_Loong 113,https://archive.org/stream/personalreminis00dycegoog/personalreminis00dycegoog_djvu.txt,p220 114,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1f859901000bn4.html 115,龙泉驿区_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34000.htm 116,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2/SmokeMark/DL/ 117,龙芯处理器英文品牌定名Loongson,新浪网,2006年11月20日,http://tech.sina.com.cn/it/2006-11-20/00141245061.shtml 118,五千年神话再现,神秘网游新作《龙》(Loong)首度曝光,太平洋游戏网,2008年1月11日, http://wangyou.pcgames.com.cn/xwkx/gnww/0801/1010086.html 119,全球已入驻《龙》的国家展示,http://www.loong3d.com/event/global/index.html 120,http://baike.baidu.com/view/5899513.htm 12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4101870.html 122,中国新型攻击机参加巴黎航展,外形酷似美军战机,东方网,2011年6月21日,http://mil.eastday.com/m/20110621/u1a5953679.html 123,专题:译龙为Loong实际使用案例,http://www.loong.cn/loong_using_topic.html 124,http://www.urbandictionary.com/define.php?term=loong 125,http://en.wikipedia.org/wiki/Loong 126,天安门城楼曾在1970年重建,描龙画凤用6公斤黄金,北京青年报(记者:李天际),2014年9月29日,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9-29/6640643.shtml 127,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15-09/28/c_134665287.htm 128,红楼梦(校注本,一),曹雪芹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91页 129,A Dream of Red Mansions, Volume I, Tsao Hsueh-chin and Kao Ngo, 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Peking, First Edition 1978,第71页 130,红楼梦(校注本,一),曹雪芹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7页,注36 131,李怀奎,李怀宏:景观标识名称汉译英的语用等效研究,上海科技翻译,2004年第一期 132,Dragon's Hill, http://www.infoplease.com/dictionary/brewers/dragons-hill.html 133,拉丁假期——厄瓜多巨龜島8日遊,http://www.apftravel.com/Chinese/ecuador8.htm 134,Yellow Dragon Cave - Zhangjiajie Tourism Network, http://english.zhangjiajie.gov.cn/?action/viewnews/itemid/2.html 135,Dragon Teeth Cave_Attractions, Zhangjiajie China, http://www.zhangjiajie-tour.com/Attractions/295.html 136,给大家点背景知识——美国州名的来源,http://www.gdutbbs.com/thread-5089-1-1.html 137,赵晨辉:提高美好常州国际形象的外宣翻译研究,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第18卷第2期,2012年3月 138,http://www.chinapictorial.com.cn/ch/index.htm 139,熊欣:外宣翻译中的实、表研究,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2011年 140,刘锡安:旅游景点翻译语用失误探析——以桂林景点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第7卷第7期,2012年7月 141,常青,周玉忠: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外宣翻译——从宁夏旅游景点的英译谈起,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三期,2009年5月 142,张广勇:旅游景区翻译问题研究———以贵州赤水四洞沟景区英译为例,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年第8期。www.cnki.com.cn 143,资料汇总:国内外部分龙舟竞赛组织对“龙舟”一词的英译,http://www.loong.cn/longzhou.htm 144,鬃狮蜥,宠物世家,http://species.intopet.com/1709.shtml 145,吴伟雄:何必译“龙”为“虎”?——浅议广告商标翻译评论的误区,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第二期 146,奇幻蜜月:东京吸血鬼餐厅,江西时尚网,2009年9月22日,http://female.jxnews.com.cn/system/2009/09/22/011210969.shtml 147,陈安:我在吸血鬼饭店吃饭,科学网博客, 2012年2月28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542003.html 148,杨永和:英译中文商品名称的语用失误研究,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第13卷第三期,2003年9月 149,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aj_Kachru 150,http://profiles.arts.monash.edu.au/Zhichang-Xu 151,Xu Zhichang: Chinese English, A future power? https://www.academia.edu/8730816/Chinese_English_A_Future_Power 部分图片说明: 图5-2-1,涂鸦作品:抓根- dragon。作者不详。 黄佶摄于北京后海民居墙上,2014年8月29日。 图5-1-1,照片:“矮克发”广告局部。 黄佶摄于上海电影博物馆,2014年4月4日。 图5-2-2,绘画:Dragon's Revenge(杜拉根的复仇)。 作者和创作时间不详。 图5-2-3,电影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中使用的文身图案。 图5-3-1,财经杂志封面: Exame(检视,巴西),2005年5月。 图5-3-2,网页截图:麒麟 Chinese Dragon。 图5-6-1,二维码: 英文单词long的发音。 图5-6-2,照片。袁新海摄影,2006年12月13日。 图5-6-3,效果图: 给每只手机增设一个斜体字按键? 黄佶制图。 图5-7-2,书籍封面:Lee Siu Loong - Memories of the Dragon(李小龙:龙的纪念)。 图5-7-1,网页截图: 蒙天祥“为‘龙’正视听是我们的责任”一文。 龙Loong网,2006年2月19日。 图5-8-1,标志:中国陕西网。 图5-8-3,书籍封面: The Soong Sisters(宋氏姐妹)。 图5-8-4,Lung Ching(龙井茶)。 图5-8-2,Moong Whole(全天然绿豆)。 图5-10-1,网页截图:taioaan.org 图5-10-2,商标:龙圣(LonSun)鲜啤。 南风盛世设计。 图5-10-4,Gwoyeu Romatzyh romanization system(国语罗马字系统)。 图5-10-3,视频截图:Luang龙食品广告片。 图5-12-1,网页截图:everything2.com 图5-13-1,连环画封面:哪吒闹海。 作者:汪玉山,1956年。 图5-13-2,漫画:筑墙。 作者:韦启美,1957年8月23日。 右图为局部放大。 图5-14-6,A Dragon Boat(龙舟)。作者:John Henry Gray,1878年。 书籍China: A History of the Laws, ... 的插图。 图5-14-9,书籍封面和扉页:San Francisco Chinatown on Parade(三藩市华埠之巡礼)。1961年。 图5-14-10,书籍封面和内页局部放大: Culture, Religion, and Childbearing in a Multiracial Society。1966年。 图5-14-11,书籍封面:龙凤传奇。 图5-14-12,示意图:“龙”的西语译文变迁路线之二。黄佶制图,2015年7月。左上部分为图3-1-3局部。 图5-15-1,照片: 龙芯(Loongson)集成电路。 图5-15-2,标志:电子游戏“龙,Loong”。 图5-15-3,照片:翼龙(Wing Loong)无人侦查攻击机。 梁旭摄于2012年11月13日。 图5-16-1,网页截屏:china.org.cn,2006年12月15日。 (插图为笔者为龙Loong网创作的宣传画。) 图5-15-4,东风汽车品牌春季盛典。 2021年4月17日。 图5-17-1,和平樽(和平尊)及其顶部的龙。摄影者和时间不详。 图5-17-3。绘画。 作者和创作时间不详。 图5-17-4,照片: 龙跃瀑介绍牌(The Waterfall with the Dragon Jumping)。 黄佶摄于2006年3月,浙江安吉。 图5-17-5,照片:iguana-espanola(鬣蜥蜴,埃斯帕诺拉)。 摄影者和时间不详。 图5-17-7,照片:瀑布和龙图腾。 黄佶摄于2014年7月3日,湖北,神农架。 图5-17-9,照片,左:骷髅武士雕塑装饰;右:身着骷髅服饰的服务员。 黄佶摄于2005年4月9日,上海“天界”主题餐厅。 图5-17-8,照片:Bearded Dragon(胡须蜥蜴)。 摄影者和拍摄时间不详。 图5-17-10,照片:Red Devil Restaurant(红魔饭店)。 美国,密歇根州。 图5-17-11,图片:George & Dragon饭店迁址通告。 西班牙,萨洛。 图5-17-12,绘画。作者和创作时间不详。 资料:书名中含有dragon一词的部分外国书籍 A Natural History of Dragon (杜拉根的自然史) Dragon Mage (杜拉根魔法师) Dungeons & Dragons (地下城和杜拉根) Here, There be Dragons (这里有杜拉根) The Dragon with the Girl Tattoo (有姑娘文身的杜拉根) Dragon Magic (杜拉根巫术) The Lamb, the Woman and the Dragon (羊羔、女子和杜拉根) The Bearded Dragon Manual (胡须蜥蜴手册) Smiling Tiger, Hidden Dragon (笑面虎,隐身魔) Dancing with the Dragon (与龙起舞:对华贸易秘籍) In the Shadow of the Dragon (中国群龙阴影下的国际市场) The Hungry Dragon (饥饿巨龙重塑世界资源格局)